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节下 (第4/11页)
日在伏牛山庄,目下却不知去向。” “谢谢你!”怪人说完,如飞掠走了。 “哥,快找我的剑。”姑娘说。 由于在无情岭耽误了三天,几乎误了两人的大事。 而由汝州赶往扫云山庄的桃花仙子一行众女,一到出产名酒的宝丰,竟然与四明山武当旁支的门人,真正获得张三丰真传的张真人松溪,以及普陀风雷僧的俗家两弟子遭遇,双方一言不合苦斗两日,所以也未赶上。也幸而她们没赶上,不然更不可收拾。 逸云和如黛一阵子好赶,向北再向北,饥餐兽rou,渴饮山泉。第二天入暮时分,他们总算出了山区,他们不知道这些山区是什么地方,反正山连天无穷无尽,伏牛以北是外方山,出外方便到洛河南岸。他们到了河边找庄上的人一问,发现已经到了永宁以西二十里,距熊耳远着哩。 这天是七月二十一,子夜一过,便是二十二日,也就是群贼预定袭击扫云山庄的一夜。 两人找.渡口过河,走上了永宁今洛宁,那时属河南府管辖至卢氏县的官道。 暮色苍茫,官道中已罕见人迹。两人饥肠辘辘,先找到一座路旁村舍,请村舍主人准备晚餐。 逸云的意思,要连夜赶往扫云山庄。姑娘却有点迟疑,要回到家中,她可没有机会和小冤家亲近了,所以她并不急于赶路。 天色尽黑之时,两人已经饱餐一顿,洗漱完毕,正在大厅中商量走与不走的问题。 村庄在官道之右,这一家是庄左第一家农舍,大厅面向官道之东,道上的景物一一入目。 突然狗吠之声大起,里外一群黑影正以绝顶轻功沿官道向西及赶,到了村庄突然刹住身形,有一个人大踏步向村庄奔到。 真巧,正是走向逸云住的这一家。 大厅幽暗,一灯如豆,村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天一黑便各自歇息,没有余暇情话家常,平时大厅中极少客人。主人是一对中年的朴实庄稼人,男主人正和逸云聊天。 逸云早已看到那群黑影,便向姑娘说:“道,请到内间一避,我来应付这些江湖好汉们。” 如黛刚闪入内间,一个紫黑色脸膛,大环眼凶光暴射的劲装大汉,已经跨入厅中。 农舍主人吃了一惊,变色站起。逸云背灯而坐,不言不动,大汉跨入厅中,用破锣似的嗓门说:“喂!主人是谁?” “爷台有事么?小民…”主人惊骇地答。 “这儿到卢氏还有多远?”大汉急着问。 “远着哩,约有两百里左右。” “有小道抄近路么?” “没有,官道是最近的一条路。” “到熊耳山可有近路?” “到了头峰集,不必沿官道走,随洛河上源向西南走,可以近二十余里。” “头峰集在何处?” “那是距此一百三十里,一座最大的村镇,一看便知。” “你的话可真?”大汉厉声问。 “小人句句是真。”主人惊惶地答,情不自禁往后退。 大汉不再问,却说:“你象对熊耳山甚为熟悉,劳驾,替我们带路。” 主人大惊,张口结舌地说:“往返一次最少得三天,小人…家中无人…” “呸!今晚必须赶到,用不着你的两条腿,走!”大汉叱喝着向前,伸手便抓。 “且慢!我替阁下带路。”逸云突然站起说。 大汉一怔,听逸云的称呼不俗,不象村民呢!逸云一站起,他可看清啦。灯光下,逸云身材雄伟,一身绿色劲装,腰带上有小剑,腰肋下是长剑,确不是村民哩。他说: “咦!你是武林朋友,高姓大名?” “在下是江湖小混混,名不见经传,不说也罢。”逸云说。 “你是到熊耳山么?”大汉问。 “正是。” “有何贵干?” “应朋友之约。” “那敢情好,阁下可是应太叔盟主之召,在子夜后大举进袭扫云山庄的朋友么? 逸云心中暗叫不好,但神色末变,说:“正是应盟主之召,要在子夜前赶到。” “事不宜迟,咱们一同上道。在下王超群,淮阴三奇的手下,目下三位爷都在庄外。 时辰不多,我们快走。” “两百里不过一更次,不必太急。王兄请在外稍候,小弟即将伴当唤出一同—上路。” “快些儿,我去禀知三位爷。”大汉出厅而去。 姑娘提着包裹抢出,逸云摇手止住她说话,接过包裹传音入密之术说:“在路上宰他们,事已急矣,走!” 两人重谢了主人,急急奔上官道,不等十余名大汉开口,逸云急说:“路上不好走,咱们得赶一步,走啊!”两人径自展开轻功,用两成劲急走。 淮阴三奇见他俩轻功蹩脚,一面跟上一面问,一人说:“你们是谁?安窑何处?” 逸云一面走,一面答:“垛儿落鞍山,四海任道游。”他说落脚在鞍山,是不受约束的黑道小贼。 “留万。”大汉不客气地问。” 这时已离开村庄二四里。 “道上同源,忌讳太多。”逸云说。 “你小看我淮阴三奇?”大汉火了。 “不敢,阁下真要盘道?” “理所当然,天下鞍山多如牛毛,讹知你是那一座鞍山,那一条路的朋友?” “告诉你亦无不可。熊耳山双峰竞秀,远远看去也象是鞍山,在下的住处就在那儿。 扫云山庄少庄主玉麒麟,乃是我华逸云的泰山丈人。” 淮阴三奇心中一震,伸手去拔兵刃,十余大汉叱喝一声,正欲散开动手。 逸云猛地回身,哈哈下笑道:“好朋友,没有你们的机会了。” 但见褐影疾飞,紫虹暴涨,小夫妻俩同时返扑,剑过人影倏仆。 两头猛狮扑入了羊群,那情景不问可知,双剑急如狂风暴雨,只消片刻便宰了十余名大汉:尸体一一掉下了洛河,干净利落,全不费功夫。 “快走,哥。”姑娘说。 两人收剑携手,向西一闪即没。 熊耳山,天下共有三座之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