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_徐无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徐无鬼 (第5/7页)

的青青,想起从前他同墓中人 的争论,不胜感慨,乃回头向学生讲了一个故事。

    话说楚国郢都有个泥匠,手艺绝精,长袍大袖给泥墙 刷石灰,而袍袖不污渍半点白痕,却又刷得又快又匀。一 个徒弟不小心,溅了一滴石灰浆在郢都泥匠的鼻尖上。郢 都泥匠不愿意拭擦掉,那样做他认为有损职业荣誉。待鼻 尖上的石灰浆干透了,凝成白痕一点,他叫徒弟去请著名 木匠大师,单名石,人称匠石。匠石来了,郢都泥匠两手 插腰,站了个骑马桩,大声说:“锛掉吧!”匠石右手握 着长柄锛子,侧身挥臂,旋转成风,闭紧眼睛,只用灵耳 倾听,逐渐逼近郢都泥匠的鼻尖。就那么嚓的一声,rou耳 听不见,便锛掉了鼻尖上的白痕,而不伤及鼻尖,郢都泥 匠站在那里,脸不改色心不跳,眼睛都没有眨一眨。后来 ,宋元君知道了,派人去请匠石,说:“表演给寡人看看 吧。”匠石说:“我曾经锛掉过,不错。可惜我的唯一对 手,那个郢都泥匠,他去世多年啦!”

    庄子讲完这个故事,遥向惠施之墓拱手行礼,说:“ 先生啊,自从你死后,我再也找不到够资格的对手了。我 去找谁争论呀。寂寞啊寂寞!”

    齐国相爷管仲,创造霸业有功,齐桓公尊称他仲爸, 国务交给他管。管仲病了,齐桓公去慰问,说:“仲爸, 你老的病不好说啦。我不能再瞒着你老啦,就直说吧。如 果病情继续恶化,我该找谁接你的班,掌管国务?”

    管仲说:“你打算交给谁?”

    齐桓公说出了鲍叔牙的名字。鲍叔牙与管仲友善多年 ,情同弟兄。当初齐桓公夺得王位后,任命鲍叔牙做相爷 ,是鲍叔牙坚辞不干,力荐管仲做相爷的。现在轮到鲍叔 牙了,齐桓公想。

    管仲说:“不行。鲍叔牙为人廉洁,做清官可以,做 宰相不行。能力比他低的,他不放在眼里,谁犯错误,他 知道了,终身不忘。他掌管国务,不当和事佬,上不讨好 君心,下不迎合民意。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就会得罪 你啦!”

    齐桓公说:“那你认为谁合适?”

    管仲说:“如果找不到更合适的,隰朋就行。隰朋为 人呢,能使上级放心得忘记了他的存在,能使下级向心地 团结在他的周围。隰朋态度谦虚,常常检讨自己哪些方面 不如轩辕圣人,还主动关怀那些能力比自己低的同僚,能 给人以思想教育。那是圣,不说了。能给人以物质好处, 这是贤,不妨谈谈吧。有两种贤,一是高高在上的贤,一 是低三下四的贤。高高在上的贤,普降甘霖,仍不讨好。 低三下四的贤,施点滴恩,获涌泉报。隰朋属于后一种贤 。还有呢,处理国事有时候装装聋,处理家事有时候装装 瞎,也是他可贵的优点。如果找不到更合适的,隰朋就行 。”

    吴国国王放船游长江,登猴山。群猴见国王仪仗威严 ,锣鼓喧天,吓得弃树逃窜,躲入棘丛,不敢露面。独有 一猴,藐视君权,不慌不忙,大摇大摆,表演一臂搔痒痒 一臂打秋千,技巧精湛。国王拉弓一射,此猴敏捷,一把 接住飞箭。国王怒,命令警卫班:“上!全体放箭!”此 猴誓死不逃,乱箭射穿,可怜!

    国王回头盯住伴游的颜不疑,说:“此猴炫耀技巧藐 视我,落得个被处决的下场哟。你得引以为戒!唉,在我 面前,可别做脸做色拿架子哟!”

    颜不疑名义上是国王的朋友,因为他不愿意在吴国做 官称臣。国王此次请他伴游,意在找机会教训教训他,打 打他的傲气。

    颜不疑回家后,拜贤士董梧为师,锄掉傲气,抛开享 受,再不以国王的朋友自居了。三年后,群众反映好,像 个贤士了,仍不做官。

    楚国的子綦先生住家在南城郭,人叫他南郭子綦。他 出身楚王族,是清高的学者,爱思考。那天他在炕上坐着 ,双手撑颊,两时靠在炕桌边上,仰望窗外天空,长声叹 息。他的学生姓颜名偃,又名子游,这时候来拜望,见他 精神状态这般沮丧,便说:“老师,你可是当代的杰出人 物呀。坐功要求你身姿若枯树,怎么心态也若寒烬了啊? ”

    子綦说:“想当年我隐居齐国南山,避红尘,蹲岩洞 ,藏身够秘密了。怎么会走漏消息,给齐国官方打听到了 ?国王田禾跑来看我,回去张扬,骗得各界派代表进宫再 三致贺词,颂他有德。反省起来,必定是我出名在前,才 有他的打听在后;必定是我批发趸卖,才有他的转手零售 。如果我能不显示自己的存在,他又从何打听到我的为人 呢?如果我能不批发趸卖,他又从何转手零售呢?唉,我 怜悯那些包括我在内卖掉自己的人。进一步,我怜悯那些 包括我在内怜悯别人的人。更进一步,我怜悯那些包括我 在内怜悯别人的人。更进一步,我怜悯那些包括我在内怜 悯怜悯别人的人。进步不停,我离红尘愈来愈远啦,愈来 愈远啦。这就是为什么你刚才看见我心若寒烬了啊。”

    孔子出访楚国,国王敬酒满觞。相爷孙叔敖捧三足酒 器给孔子斟满,肃立在旁。家住市南的勇干熊宜僚举杯敬 客,洒酒祭神,曼声吟唱:“贵宾效古人,即席发议论。 请!”

    孔子致答词说:“在下孔丘仰慕古人不议论的议论, 所以迄今未尝议论,不过愿意借此机会说两句。熊宜僚, 会抛球,八球在空,一球在手,不理睬说客的引诱,拒绝 参加械斗,化解两派对立的深仇。孙叔敖,睡大觉,心中 无烦恼,羽扇摇摇,做无为而治的宰相,敌国不敢侵扰, 锈了英雄豪杰的战刀。我愿有三尺嘴,空发议论?”

    他们三人,熊宜僚和孙叔敖可以说是不修道而暗合道 ,孔子则是不议论而议论了。

    天道无私,对待任何人皆是一样的。人的德养归结在 道的原理内,便到顶点了。人智有限,智力圈外的事物是 不可知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