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庚桑楚 (第3/5页)
年之后!三千年之后,争啊抢啊吃人rou!” 庚桑先生预言将来会发生人吃人的惨祸,在座的学生 听了无不心惊。大家都在默算,尧舜时代到现在近两千年 了,所谓三千年之后也就是再过一千年啊,快要到了。教 室寂然无语,似乎都在用灵耳侦听人吃人的啃嚼声。庚桑 先生不让学生遐想,叫大家讨论刚才他讲的“修道者把自 己藏起来” 这时候有一位大龄学生,姓南荣,名畴,挺胸端坐, 表情紧张的说:“像我这样的人,年龄够大了,光阴不多 了,要抓哪些重点,方能达到老师的要求,把自己藏起来 ?” 庚桑先生说:“守住本份,保住性命,不要勤思苦想 ,脑胀头昏。坚持三年就能达到要求。” 南荣畴说:“都是人眼,形状没有差别,常人能视, 瞎子视而不见。都是人耳,形状没有差别,常人能听,聋 子听而不闻。都是人心,形状没有差别,常人能思,傻子 思而不得,都是人体,有眼有耳有心,形状也够相似了, 也许是我体内存在着障碍吧,想求教而一无所得。老师赐 教,要我守住本份,保住性命,不要勤思苦想,脑胀头昏 。我总算恭听了,如此而已。” 庚桑先生说:“我的话讲完了。讲两句题外的话吧。 细腰蜂能把小桑虫捉回去变成幼蜂,不能把又肥又大的 [虫蜀]儿虫变成幼蜂。越国的小种鸡不能孵天鹅蛋,鲁国 的大种鸡就能。都是母鸡,德性没有差别,鲁鸡能,越鸡 不能,体型大小不同嘛。我太小了,不能孵你,抱歉。你 为什么不南去中原,拜见老子?” 南荣畴背一袋口粮,下畏垒山,六天七夜步行到洛阳 ,在中央图书馆找到老子,递了介绍信。 老子说:“你是从庚桑楚那里来的吗?” 南荣畴说:“是。” 老子说:“你怎么带了一群人来哟!” 南荣畴惊愕的回头看,背后无人。 老子说:“你还没有懂我的意思吧?” 南荣畴低下头,因不懂而惭愧。片刻,抬起头叹气说 :“我现在不晓得该怎样回答,心头一急,原来准备的问 话也想不起来了。” 老子说:“你准备问什么?” 南荣畴说:“想起来了。智巧内储,别人笑我蠢猪; 智巧外露,又怕聪明自误。残酷不仁,难免伤害好人;广 施仁恩,又要自我牺牲。油滑不义,影响人际关系;要讲 义气,又对自身不利。左右两边都有危险,我往哪里逃呀 ?这三对矛盾真要我的命。愿你看在庚桑楚的份上,帮助 帮助我吧。” 老子说:“起初看见你眼垂帘眉挂锁,我猜你是带了 一群问题来的。现在你谈了,果然是。瞧你这副样子,孤 伶伶的,就像小孩找不到爸爸mama,便拿竹竿下海去捞似 的。迷惘啊,你这离家逃亡的狼子!你想返回天性,找不 到路,真可怜!” 南荣畴请求在馆内暂住,以便清理思想,批判仁义, 消除智巧,找回天性,老子允许了。 住了十天,南荣畴觉得不解决问题,三对矛盾仍然把 人弄得很苦,便又去见老子。 老子说:“你洗澡啦,周身热气腾腾的哟!不过心中 湿漉漉的还有污垢。人有俗务羁绊在身,切勿纠缠不放, 请让心灵保持虚静,便好对付了。人有俗念羁绊在心,切 勿纠缠不放,请让身体保持空闲,便好对付了。怕的是身 心都羁绊了,内外夹攻,没有回旋余地。遇上内外夹攻, 得道者都招架不住,何况绕道而行,他怎能对付呢。” 南荣畴说:“一人害病,四邻慰问。病人自诉病情, 承认有病。这证明他身有病,心无病。我心没有俗念羁绊 ,所以心无病。你若向我讲道,等于灌我药汤,只能加病 。我只想治身病,听你讲讲卫生常识,如此而已。” 老子说:“卫生常识?我先要问问你。能保持心态的 纯一吗?能不丧失天性吗?能不用占卜而预见吉凶吗?能 谨守本份吗?能一了百了吗,能不靠别人,自己省悟吗? 能抛却仁义而潇洒吗?能忘却智巧而憨厚吗?能洗净污染 的人伪,回归婴年的天真吗?幼婴整天哭叫,喉嗓不嘶哑 ,因为全凭本能发声,十分谐和。幼婴整天握拳,手掌不 拘挛,因为在母腹内早已如此。幼婴整天凝视,眼睛不眨 ,因为心不外用,只看不想。学学幼婴的德性吧,走出去 没有固走的目的,坐下来没有固定的任务,虚应社会,委 随潮流。这些都是卫生常识呢。” 南荣畴说:“这样说来,讲卫生也就是修道养德做至 人啦,是吗?” 老子说:“不是。万里河水,一朝解冻,说说罢了。 你以为修道养德做至竟那样容易?至人溶小我入大我,混 同黎民百姓,祈求后土赐给食物,祈求皇天赐给安乐,而 自身别无所求。人际纠纷,社会冲突,一切利害得失之争 ,他都不卷入。标新立异,出谋划策,创业举事,他一概 不参与。潇洒而去,不顾什么仁义。憨厚而来,不怀什么 智巧。这就是我要讲的卫生常识呢。” 南荣畴说:“这样一来,修道养德也就到此为止啦? 是吗?” 老子说:“没个完哟。我对你讲过了,能洗净污染的 人伪,回归婴年的天真吗?你看幼婴,伸手伸脚不晓得要 做何事,爬来爬去不晓得要到何处,身好比秋树无叶不招 风,心好比冷灶无烟不冒火。你若能这样,祸福双免了, 得失两忘了,社会怎能危害你呢。” 胸襟坦然,心态安然,便有灵光罩体。灵光是天然光 ,rou眼看不见的。灵光罩体的修道者,看人看物,明明白 白。修道取得优异成绩,才可能保持灵光的长期稳定。灵 光长期稳定的得道者,众人赖他荫庇,大自然赐他奇能。 就众人赖他荫庇而言,不妨叫他宇宙之民;就大自然赐他 奇能而言,不妨叫他宇宙之子。 四、走到圈边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