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英雄_第十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第2/12页)

好,得名师真传,真正不同凡响。”

    “胡二爷又替我吹嘘了。”王翠翘说:“三老爷,你别听他的!胡二爷会卖流当货,奇铜烂铁也说成金子一样。”

    胡宗宪与被调侃的胡元规都笑了。王翠翘却告个罪,翩然出室。这时,胡宗宪才有机会细细打量这间楼厅,名画法帖、古玩旧瓷,样样精致,略略估计一下,光是这些陈设,就非上万银子不办。

    “这王翠翘,”胡宗宪问道“到底是什么路数?”

    “三爹莫非没有听说过她?”

    “在杭州听说过,是个名妓。不过,”胡宗宪指指点点地说“如何能有这样的场面?”

    “自然是有个大户在养她。”

    “嗯,嗯!”胡宗宪矍然而起“这大户不光是有钱,还很不俗,而且精于赏鉴。”

    “三爹好的眼力!”胡元规深深看了他一眼“请过来,有样东西请三爹过目。”

    说着,胡元规走到紫檀多宝架前,一探手取下一个黑色福建漆木盒,上有四个金字:“明窗尘影”原来是一盒墨。

    揭开盒盖来看,墨的形状无一雷同,葫芦、方胜、一封书、元宝、金钱等等,共计10枚,都用红绫嵌裹,制作得非常讲究。

    “好墨!”胡宗宪爱不忍释地“自从离乡背井,还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墨。不知出于那位名手?”

    “三爹,你看背面就知道了。”

    背后有一行小金字:“小华手制。”胡宗宪很高兴地说:“久闻我们徽州有个墨工叫罗小华,制墨之精,可以追南唐李廷珪。真个名不虚传。”

    “三爹法眼无虚,不过有一点错了,罗小华不是墨工。”胡元规说“三爹在外面做官,20年没有回过家乡,难怪不知道罗小华的底细,此人是个奇人。”他从胡宗宪手里将墨接了过来“这面坐,我跟三爹细谈罗小华。”

    罗小华名龙文,是在徽州崛起不久的富翁。徽州多巨贾,或者开典当,或者做盐生意,是怎样发的财,来路十分清楚;唯独罗龙文缘何致富是个迷。有人说他掘着了藏银;有人说他交结海盗,黑吃黑侵吞了一笔寄存的赃银;还有人说他曾经高人传授,会点铁成金的法术。比较可信的说法是,罗龙文少小离家,投身在一家豪富人家做书僮,主人是收藏古玩字画的大名家,因而罗龙文亦精于鉴别,并学到了一手造假字画、假古董的本事,起家即由于此。

    此人多才多艺,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制的墨,与黄金同价,一两金子一两墨。还有一样绝技,就极少人知道了,他能入水个把时辰不露面,在水中如何呼吸,就跟他如何发的财一样,皆是个极大的迷。

    “这些都还在其次。”胡元规说到这里,脸色变为很严肃了“此人足智多谋,善出奇计,三爹,你可愿意结识此人?”

    “哪有不愿之理!”胡宗宪看一看四壁字画“想来此君就是养王翠翘的大户。何不此刻就请来一见?”

    “此刻不在,稍停数天,我为三爹引见。不过,”胡元规的神态越发郑重其事“此人心术不正,三爹只可用他的才具,他出的计策能行不能行,千万要自己作主!”

    “怎么?”胡宗宪想了一下问道:“莫非他还会劝我谋反不成?”

    “这就不敢说了,反正三爹心里有数就是。”

    “好!”胡宗宪深深点头“我懂你的意思,用其长,舍其短。”

    酒到三分,宾主都深感投机,因而抛却矜持,脱略形迹;胡宗宪虽未到放狼形骸的地步,但已像熟客那样,对王翠翘调笑亲热,不大有顾忌了。

    “说你弹得一手好琵琶,唱得一口好吴歈,这该让我见识见识了吧?”

    “今天怕不行了!”王翠翘蹙着眉说。

    “为什么?”胡元规抢着问。“你看!”王翠翘将右手从胡宗宪的掌握中抽了出来轻轻揉着“这只手都不是我的了,哪里还能弹琵琶?”

    “这怪我!握得太久,气血有些停滞了。不要紧,我替你按摩一下好了。”

    “算了吧!”王翠翘将右手往怀中一缩,狡黠地笑道:“还想捡我的便宜。”

    “这可是冤枉人家了!”胡元规在一旁凑趣“老爷学过按摩,你何妨让他试一试。”

    做作过分就无趣了。王翠翘便伸出手去,让胡宗宪将她的手心手背,五指关节都细细捏到。这一下,血脉畅通,五指灵活,王翠翘亦相信胡宗宪真的学过按摩了。

    从侍女手中接过琵琶,卸去锦套,王翠翘先取一块干净罗帕,细细抹弦,然后转轴调音。果然入手不凡,叮咚两响,便有高山流水,幽谷鸟鸣的意致;胡宗宪不由得整顿全神,屏息以待。

    而王翠翘却从容得很,先喝口茶,润润喉;套上银比甲,抱起琵琶,半掩粉面,却还有两句话交代。

    “倭寇猖狂,害得我们百姓家奇人亡;如今大军云集,眼看小鬼、汉jianian要有苦头吃了!请三老爷满斟一杯,我弹一曲《十面埋伏》,替你老下酒。”

    “说得痛快!”胡宗宪的意兴更豪了“我干三杯。”

    “慢慢!”胡元规看他已有酒意,急忙拦阻“这也是翠翘的‘十面埋伏’,三爹,你当心着了她的道儿。”

    “什么话?用不着她十面埋伏,我宁愿自投罗网。温柔陷阱,虽死不辞!”说着,胡宗宪一仰脖子便干了一杯。

    这是所谓“越扶越醉”胡元规因为还有正事,便向王翠翘使个眼色,示意她不可再藉故劝酒了。

    王翠翘使个会意的眼色,随即拨动琵琶。一开始便是金革之声,仿佛辕门传鼓,点将发兵,弦音轻快爽朗,是那种士饱马腾,跃跃欲试的光景。接下来马蹄声疾,杂以风卷旌旗,猎猎作响,是踏上征途了,这样数番迭奏,渐趋轻缓,终于转成沙沙的步伐声,间或有战马轻嘶、枭鸟惊鸣,宛然黑夜山谷中卷旌旗,包马蹄,啣枚疾走的光景。

    侧身静听的胡宗宪刚要发话,只听弦音一变,又转为轻快;王翠翘在《十面埋伏》中,别出心裁加了一段《百鸟朝凰》,鸦飞省噪,莺啭燕语,意味着天色已晓。于是蓦地里“铁骑突出刀枪鸣”但见五指如飞,弹打挑抹。闭目静听,似乎人喊马嘶,天摇地动,置身于战场之上。胡宗宪百脉贲张,忍不住睁眼伸手去取酒杯了。

    而王翠翘的琵琶“四弦一声如裂帛”收束了战局,转为舒徐宽缓之音,牧马桃林,叱犊平芜,是解甲归田了。胡宗宪的心情也就平伏下来,啜一口酒微笑着,静静地欣赏弦音中那种樵歌渔唱、晚钟悠然的恬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