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殇:1938·花园口_第八章黄河殇:1938花园口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黄河殇:1938花园口敌 (第3/4页)

军队中电台也远未普及,而中国大多数军队乃至兵团级单位也没有一部电台,1937年川军两个集团军(兵团)出川抗日,一去半年无消息,究其原因是缺少先进的通讯工具。可是“德式师”的电台很快被搁置起来,原因是缺少进口电池,所以传递命令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人工方式来完成。

    1938年5月,第二十七军派出一辆三轮摩托车,前往第八十八师传送军长桂永清的紧急命令。这道命令被写在一张纸烟盒背面,内容为第八十八师立即放弃兰封县城,向东北方向的红庙阵地转移。由于这项命令十分重要,关系到全军作战部署的成败,所以军部专门指派一位姓秦的通讯参谋执行任务。秦参谋将命令装进公文包,摩托手发动马达,三轮摩托车驶出军部箭一般绝尘而去。

    命令于当天中午顺利送达第八十八师指挥部,秦参谋得到龙师长签字作为回执,许多目击者都看见那辆德国制造的三轮摩托车一溜烟开出阵地,然后消失在道路两旁即将成熟的滚滚麦海之中。但是摩托车从此再也没能返回军部,秦参谋和摩托车手一起失踪了,后来人们在田野里找到摩托车残骸和两具烧焦的尸体,才据此推测他们可能遭遇空袭不幸牺牲。

    这道军部命令却使正在指挥作战的龙师长眉头紧蹙颇费踌躇。

    本来下级服从上级天经地义,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何况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谁敢拿军长命令当耳边风呢?然而问题在于,第八十八师转进兰封是校长亲自下达的电话指示,那个严厉的浙江口音犹在耳畔,令龙慕韩一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如果第八十八师的上级长官还是宋军长,他当可悄悄加以请示,但是现在已经换成桂军长,桂、宋不和为人所共知的秘密,他绝对没有胆量去碰这个钉子。

    龙慕韩站在作战地图跟前思考。

    情报表明,来犯的土肥原师团十分狡猾,其主力盘踞在黄河岸边考城一线,这个位置恰好不利于我优势大军运动围歼,说明土肥原对于全线压上还是有所顾忌。桂永清下令放弃兰封的目的恰恰在于调动敌人,以兰封城为诱饵诱敌深入,而第八十八师即将转移的红庙阵地就是这只口袋的袋口,一俟土肥原钻进去就好扎紧口袋断其退路。

    公正地说,这是一个相当有气魄的作战部署,即使他心存芥蒂也不得不佩服桂永清的大将风度,敢于主动把敌人放进城来决战。可是兰封为举足轻重的战略要地,他拿不准校长会是什么态度。既然他是校长信任的学生,就该替校长守好兰封县城,万一校长不同意怎么办?可是他绝对没有胆量越级禀报委员长,于是左右为难的龙幕韩只得悄悄派人把命令呈送老长官第七十一军宋军长知晓。派去的人很快回来说,宋长官只说知道了,别无他话。

    这就是中国官场的奥妙。只说知道了,就是不表态的表态,如今第八十八师已不归宋希濂指挥,他只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否则就是手伸得太长,犯了官场大忌,所以怎么做还得龙师长自己拿主意。龙幕韩召集幕僚商议,参谋长谏言道:桂军长现在是师长的长官,谁敢不服从长官命令呢?再说军长奉命全权指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他的命令等于就是校长命令啊,如果将来校长怪罪当以军长命令为凭。

    龙慕韩停止犹豫徘徊,决心执行军部命令。他指示副官在《陆军第八十八师作战日志》上详细记录军部命令到达的时间、地点、传令人员、命令内容以及执行时间,该作战日志现存于南京国家第二档案馆。

    但是仅仅一个月后“天下第一师”中将师长龙慕韩因放弃兰封而招来杀身之祸,被扣上“擅自逃跑”的罪名押送武汉执行死刑。当枪决龙慕韩的枪声响起几十年之后,历史为我们留下许多破绽百出的问号;既然军长桂永清下令诱敌深入,为何被枪毙的人却是龙慕韩?既然龙慕韩出生入死战功卓著,率部参加抗战以来多次重大战役,难道蒋介石不了解他的学生,犯了用人失察的错误,把“天下第一师”交给一个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指挥吗?蒋介石为何亲自下令枪毙他信任的学生,大全独揽的委员长有何迫不得已的难处和不为人知的苦衷?凡此种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历史常常是一团乱麻,整理它需要时间,好在当事人为我们留下一些断断续续的线索和文字记载,从而使得厘清这段无头公案成为可能。

    第八十八师于命令到达当天放弃兰封县城,转移到红庙阵地准备战斗。后经查明,兰封县城至少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处于无人防守的真空地带,说明狡猾的土肥原心存狐疑并不肯轻易上钩。直到次日下午,敌人才小心翼翼地开进城来,随即在兰封城头和火车站升起象征占领的太阳旗。

    5

    当土肥原师团占领豫东要地兰封之后,一直守候在作战室的寺内寿一总司令才大大松了一口气,他立即给第十四师团拍发电报指示说:你部必须不惜代价坚守兰封县城,尤其要保证火车站不被敌人占领,直到派遣军主力到达为止。

    第一军军长香月清司也指示土肥原说:你应派出坚强有力之部队增援罗王寨火车站,不使敌人打通陇海铁路的企图得逞。

    本来生性多疑的前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对这场深入中原腹地的冒险行动一直顾虑重重,所以始终将其主力猬集在考城、东坝头一带的黄河沿岸,小心翼翼步伐缓慢。派遣军对于第十四师团的战斗进展很不满意,多次来电催促土肥原坚决进攻。寺内总司令更是怒不可遏,斥责土肥原为“不称职的军人”甚至警告说如果贻误战机他将为严重后果负责。

    兰封守军忽然撤离县城去向不明,这个意外情况令一向老谋深算的土肥原提高警惕,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人主动放弃兰封是个陷阱,目的当然是引诱他继续深入。可是他的师团渡过黄河长途奔袭数百里,目的不就是为了切断陇海铁路,与敌人决战中原吗?他相信中国人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才把一座空城摆在他的面前,等于下了一道挑战书。

    现在轮到土肥原举棋不定。派遣军得知这一情报大为高兴,督促土肥原立刻大举压上,寺内总司令甚至打了这样一个自豪乐观的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