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_第十六章晁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晁衡 (第5/5页)

蓬莱国,隐身蛰居热田。

    其后,平息叛乱返回长安的玄宗,派遣方士杨通幽,寻觅杨贵妃魂魄栖息之所,最后打听到栖息于日本蓬莱山。

    方士与贵妃魂魄相会后,返回唐土禀告玄宗,玄宗悲不可抑,病情加重而死——以上是传说内容。

    传说梗概见诸《仙传拾遗》、《晓风书》。

    奉秦始皇之命,走访蓬莱仙山,寻觅长生仙丹的徐福,也曾来到热田神宫。

    《东海琼华集》记载,徐福曾说:“此处即为蓬莱宫。,,根据热田神宫寺志记载,杨贵妃坟冢原位于主殿西北,后移往清水社附近,最终因故将坟冢掩埋。

    热田神宫另有一名为“春敲门”的门扉。

    朱鸟元年(六八六),该门建于本殿东侧,贞享三年(一六八六),因热田神宫整修而移往东参道,昭和二十年(一九四五)三月遭空袭烧毁。

    当时于事前拆下的“春敲门”匾额,幸免于难。而春敲门实与杨贵妃别馆同名。

    如上所述,日本各地,残存不少杨贵妃遗迹或遗物。

    相同传说,也流传于中国。

    据《杨贵妃传说故事》所载,杨贵妃有一侍女张氏,深受贵妃宠爱。

    据说张氏自愿穿上贵妃服,替贵妃受死。

    张氏舞艺精湛,貌似杨贵妃。曾与杨贵妃共舞,备受贵妃与玄宗皇帝疼爱。

    由于敬爱玄宗皇帝、杨贵妃,她期盼有朝一日可以回报恩宠。

    如此机会来了。安禄山之乱兴起,安禄山部众攻入皇宫。

    安禄山要挟将贵妃逐出宫并处死。当时,张氏愿替贵妃受死,她挺身而出说道:“让我代贵妃娘娘受死吧!”说毕,张氏穿着杨贵妃之服,于安禄山面前受刑。

    贵妃之墓所埋,正是张氏尸骸。

    贵妃本人则一身民家打扮,先逃至四川,后搭船抵日。

    当时日本天皇为女帝孝谦天皇。

    以遣唐使身份滞唐的晁衡——也就是安倍仲麻吕,为贵妃引见孝谦天皇。此事记载于上述之书。

    据说,杨玉环当时为证明自己是杨贵妃,曾在宫里舞了一阙“霓裳羽衣曲”

    这些传说为何流传至今?一大理由乃出自白乐天的《长恨歌》。

    此故事背景发生于八O五年——当时白乐天的《长恨歌》尚未登场。

    实际上,空海返日后的八。六年,此篇长诗才问世。

    此一《长恨歌》内容,无疑是日本诸多传说的背景。

    奉玄宗皇帝之命,寻觅杨贵妃香消玉殒的魂魄,有一方士干里远至蓬莱宫,终于与贵妃相逢,此为长诗最脍炙人口的章节: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乌,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贵妃摘下头上金簪,一分为二,其一托付方士返回长安面交玄宗。日本诸多杨贵妃的传闻,即以此诗发想编纂。

    虽然日本书上记载,白乐天以此传说创作《长恨歌》,不过,相反说法似乎更具说服力。既然传说故事中触及《长恨歌》,即表示贵妃东渡日本的传说、创作于《长恨歌》之后当较为可信。

    只不过——既为日本传说源头,那《长恨歌》的创作背景又出自何处呢?继续述说杨贵妃传说之前,在此可以提出的史实,是上皇玄宗返回长安之后,曾迁移杨贵妃之墓的事实。

    我们先来看看史实,平凡社《世界大百科事典》有如下记载:玄宗返回长安,曾命人秘密改葬,但下葬所在不明。

    中央公论社《世界之历史》第四卷(唐与印度)也曾提及杨贵妃之墓:七五七年岁末十二月,上皇玄宗撇下马嵬路边埋葬的贵妃,恋恋不舍重返长安。当时虽经劝谏,上皇仍悄悄令宦官改葬贵妃。贵妃丰满玉体已成骸骨,唯有织锦香囊仍留原状。宦官将之携回,玄宗目睹贵妃随身香囊遗物,因思念而泪涌如决堤。

    这些记载出处,皆以《旧唐书》中《杨贵妃传》或北宋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为本。

    顿带一提,《旧唐书》中《杨贵妃传》,有如下记载: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

    香囊,意指香包,袋内装有形形色色的香木碎片。

    《杨贵妃传说故事》作者,对于改葬作了以下记载:“没有证据显示,已下葬的贵妃之墓,曾遭人挖掘再修复。有关贵妃葬于其他场所一事,为何不进一步详细为文?”实际上,《旧唐书》、《新唐书》都强调留下了香囊,对于遗骨是否仍在,几乎未曾触及。

    于是日后才会出现,马嵬驿之墓似乎只是“衣冠冢”之说。

    “正史并未清楚记载,或许因为贵妃尚未离开人间。”《杨贵妃传说故事》作者曾如此评论。

    书上别处中也提及贵妃尸体,虽一度被埋葬了,但也可能因为战乱而失踪。

    据说奉命挖墓改葬的宦官们,不敢将实情禀告玄宗。

    另有一说,一名士兵在重新处置贵妃尸体时,寻得贵妃遗留的一只鞋子,并将其携回家中,该鞋仍残余独特的香气。

    此说法与中国道家尸解升天之际,只留衣服及鞋子,躯体则自坟中消失之说,有共通之点。

    总之,在大批记载有关杨贵妃之死的史实文献中,有不少文献主张杨贵妃在马嵬驿之后仍幸存,此事确实耐人寻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