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沟洫志 (第5/7页)
子河决啊有何办法?浩浩洋洋的水,担心全成为黄河。全成黄河啊地方不安,河工没有休止啊吾山已经凿乎。吾山凿平啊钜野泽外流,鱼儿不高兴啊又临近冬天。河道废弛啊水常流,蛟龙驰骋啊放任远游。水流回到了旧河道啊,是神在照顾沛县,不出来封禅啊不知道外面的事!我对河伯说呀你为何不仁,泛滥不休啊愁煞人!啮桑漂浮在水中啊淮水、泅水满,久不归故道啊惟愿水流稍缓。另一首是:黄河汤汤啊水流急,北渡曲折啊水流难疏通。拔取草芊插在决口啊沉美玉于河,河伯同意息水啊但草不足。草不足啊是卫人的罪,百姓烧柴尚不足啊如何御水,伐淇园的竹啊做成楗来堵石柱,宣防被堵住了啊万福就到来。 于是终于堵塞了瓠子的决口,在上面建筑了一座宫殿,名叫宣防。而且在黄河北岸修了两条渠来疏导水流,恢复了大禹时的旧貌。梁、楚地区重又得到了安宁,没有了水灾。 从这以后,当权的人都争相说修水渠的好处。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等地区都引黄河水及河谷的水来灌溉农田。而关中的灵轵、成国、漳渠引各川I,汝南、九江引淮水,束海引钜定,泰山的下面引汶水,都凿渠来灌田,各有一万多顷。其他的小渠以及劈山通水道的,数不胜数。 从开凿郑国渠的时候起,到元鼎六年,有一百三十六年了,而倪宽为左内史,上奏请求开凿六辅渠,以利于郑国渠一带地高的农田的灌溉。皇上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泉流浇灌滋润,是用来培育五谷的。左右内史的地方,名山名河原来都相当多,百姓不知道它们的好处,所以就开凿沟渠,增高湖堤,用来防备旱灾。现在内史稻田的田租约令重,与各郡不同,我主张减免。命令官民致力于农业,充分利用土地的潜力,平衡水利,不要使百姓误了农作时间。” 过了十六年后,到了太始二年,赵国的中大夫白公又上奏请求开渠。引泾水,从谷口开始,流入砾阳,注入渭水中,长二百里,灌溉四千五百多顷的农田,因此渠名叫白渠。百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歌颂它道: “田在什么地方?池阳、谷口就是。郑国渠在前面,白渠在后面。举起的镭像云,开挖的渠像雨。泾水一石,泥有几斗。一面灌溉一面施肥,使我的禾黍生长。供给京师的衣食,达亿万的人数。”是说这两个渠的富饶的。 这时候汉朝正和匈奴作战,兴建功利,陈述对国家有利的事的人相当多。齐国人延年给皇上写信道: “黄河发源于昆仑山,流经中原,注入勃海,这是因为它的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可以考证图书,观察地形,命水工测量高低,在山头上开辟大河,流行于胡人中,向东注入大海。这样,关东地区可长期没有水灾,北边不必担忧匈奴,可以节省堤防和堵塞决口的费用,省去士兵运输粮食,以及胡敌的侵略,减少士兵的伤亡和将领的损失,避免抛尸荒野的忧患。天下常防备匈奴而不担心百越的原因,是百越地区的水阻隔着他们。这一功业一旦成就,将成为万代的大利。”书上奏后,皇上认为他计划伟大,回信道:“延年计划相当深刻。但黄河是大禹所疏导而成的,圣人所做的事情,成为万代的功业,与神灵相通,恐怕难以更改。” 自从堵塞了宣房的决口后,黄河又在北面的馆陶地区决口,分流而成屯氏河,东北经魏郡、清河、信都、渤海流入大海,宽和深与大河一样,所以顺其自然,没有发生堵塞事件。这开通以后,馆陶东北的四五个郡虽然时常遭受小规模的水灾,但兖州以南六郡却没有水忧。宣帝地节年间,光禄大夫郭昌被派遣巡行黄河。北面三处曲折地方水流之势都缓慢经过贝丘县。郭昌担心水大后,堤防不能承受,就另外开渠,直着向东,经过束郡境内,不使它向北弯曲。渠通后受益,百姓感到安全了。元帝永光五年,黄河在清河灵鸣犊口决口,屯氏河从此就绝迹了。 成帝年初,清河都尉冯逡上奏说道: “清河郡在黄河的下游,与兖州的束郡以水为界,郊区的居民地势尤其低下,土壤轻脆容易损坏。眼下所以没有多大的灾害,是由于屯氏河畅通,两河分流的缘故。现在屯氏河被堵塞了,灵鸣犊口又更加不利,衹有一条大河肩负着几条河流的任务。即使加高堤防,也终不能泄流。如果碰上连绵大雨,十多天不晴,河水一定会溢出来。灵鸣犊口在清河东部边界,位置低下,即使让它通畅,仍不能为魏郡、清河减轻水害。大禹并不是不珍惜民力,是因为地形有高低之势,所以开凿了九河,现在已经灭迹难以分明,屯氏河水不流通有七十多年,刚断绝不久,容易疏浚。还有它的发源地势高,可用来分流减轻水力,疏导方便,可重新疏浚以帮助大河分泄洪水,以备特殊情况。另外地节年中郭昌开凿直渠,过了三年,黄河水流又从原来第二处拐弯的地方北面大约六里,重新向南汇合。现在它弯曲的势头重又缓慢经过旦丘县,百姓感到寒心,应重新开渠使水向东流。不加以修治的话,北面决口就使四五郡受害,南面决口就会使十多郡受害,到这之后再来忧虑它。就已晚了。”这件事交给丞相、御史处理,丞相、御史说博士许商研究《尚书》,善于计算,能估计费用。派许商去巡视,认为屯氏河泛滥情况正当国家财力人力不足的时候,可暂且不加以疏浚。 三年后,黄河果然在馆陶以及束郡的金堤决El,淹没了兖州和豫州,进入平原、千乘和济南等地,一共淹灌了四个郡三十二个县,水淹地十五万多顷,深者地方达三丈,损坏官亭房屋将近四万所。御史大夫尹忠答对的策略不切实际,天子狠狠地责备了他,尹忠于是自杀。皇上派遣大司农非调调拨均平钱和谷给黄河决口所淹灌的郡县,派遣两个谒者征派河南以束的漕船五百艘,迁移百姓躲避水流居住到丘陵上,共有九万七千多El人。黄河堤的使者王延世被派往堵塞决口,用落地长四丈,直径九围的竹,装着小石,用两只船夹载着投入河中。三十六天,黄河堤形成。皇上说: “束郡的黄河决口,漂流到二州,校尉王延世修筑堤防,三旬建成。命以五年为河平元年。士卒中治理黄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