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_沟洫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沟洫志 (第4/7页)

的湖泽已被筑堤,华夏各国得到治理而安定,功绩使夏、商、周三代受益不绝。

    从这以后,荣阳以下引黄河水流向东南,成为鸿沟,把宋、郑、陈、蔡、曹、卫各国连结起来,分别与济水、汝水、淮水、泅水交汇。在楚地,西面在漠水和云梦之间修渠连通,束面就在长江、淮水之间挖沟连通。在吴地,就把三江、五湖开渠连通。在齐地,就连通淄水和济水。在蜀地,就有蜀国太守李冰凿通离单,避开沫水的危害,在成都开凿了二条江河。这些河渠都能行船,多余的水就用来灌溉,百姓享受到了它的好处。至于渠水所经过地区,人们往往引水灌田,沟渠相当多,但数不清。

    魏文侯的时候,西门豹为邺县县令,名声很好。到文侯曾孙襄王的时候,同各位大臣一起饮酒,襄王为各大臣祝酒说:“希望我的各位大臣都像西门豹做臣子一样!”史起进谏道:“魏氏实行一个男子一百亩田,邺县单独有两百亩,这裹的田不好。漳水在它的旁边,西门豹不知道利用,这是不聪明。知道了不去干,是不仁。仁和智西门豹都没有全达到,怎么足以效法呢!”于是任命史起为邺县县令,便引漳水灌溉邺县,使魏国的河内地区富裕起来。百姓歌颂他道: “邺县有贤能的县令,是史公,打开漳水,灌溉邺县周围地区,使自古以来的盐咸地上,长出了稻粱。”

    这以后,韩听说秦国喜欢兴建之事,就打算使秦国疲惫不堪,使它不能向东方出兵。于是韩国派遣水工郑国秘密地游说秦国,要它凿穿泾水,从中山以西到瓠口,修一条水渠,依着北

    山,向东注入洛水,全长三百多里,想用来灌溉农田。事情在进行过程中被发觉了,秦国打算杀掉郑国。郑国说: “开始时臣是间谍,但渠成后也是秦国的利益。臣替韩国延长几年的命运,为秦却是建立了万世的功业。”秦国也认为是这样,最后命他继续把渠修成。渠修成后就引淤积浑浊的水流灌溉盐咸地四万多顷,使收成都达到每亩一钟。于是关中地区成为肥沃的土地,没有灾年,秦国因此而富强,最后吞并了诸侯,因而把渠命名为郑国渠。

    汉朝建立了三十九年,孝文帝的时候,黄河在酸枣决堤,东面的金堤崩溃,于是东郡大举发动士兵堵塞黄河。这以后过了三十六年,孝武帝元光年间,黄河在瓠子决口,向东南流入钜野泽,流到了淮水、泅水。皇上派遣汲黯、郑当时发动人员来堵塞决口,很快又崩溃了。这时武昼侯田蚣为丞相,他的邑地在郎县。郃县在黄河以北,黄河决El向南,那么郇县就没有水灾,邑县收入增多。田蚧对皇上说: “长江、黄河的决121都是天意,不适合用人的力量来强行堵塞,强行堵塞决口未必符合天意。”而且仰望云气用术数来占卜的人也这样认为,因此很久以来不再堵塞了。

    当时郑当时为大司农,说“从前关东从渭水上水运粟米,大概需要六个月的时间,但渭水有九百多里,时常有危险的地方。从长安开一条渠引渭水,依着南山而下流,到黄河有三百多里,是一条直道,容易行船,估计用三个月时间就可以了;而且渠水经过的一万多顷农田又可得到灌溉。这样既能减少漕运时间和兵卒,又能使关中农田更加肥沃,多获粮食。”天子认为说得对,就派齐国入水工徐伯做下记号,派遣士兵几万人开漕挖渠,三年而通。用来漕运,果然十分便利。这以后漕运逐渐增多,渠周围的百姓都颇能得到溉田的利益。

    后来河东太守番系说:“从山东漕运粮米西行入关,一年一百多万石,经过底柱地区的艰险后,破坏损失很大而且花费巨大。开渠引汾水灌溉皮氏、汾阴一带地区,引黄河水灌溉汾阴、蒲坂地区,估计可以造田五千顷。因为这全是黄河边被遗弃的荒地,百姓在这裹打草放牧,现在在这裹灌溉耕种,估计可以得到二百万石以上的谷。这些谷从渭水漕运,与关中收获的没有两样,而底柱以束就可不再进行漕运了。”皇上认为他说得对,就派几万名士兵开渠灌田。过了几年,黄河改道,河渠就不再有用了,种田人的收成不够抵偿粮种。久而久之,河东的灌渠耕地全都作废,把它们给越人,命少府稍稍收入一点租赋。

    这以后有人上书,打算疏通褒斜道以及漕运,天子把逭件事交给御史大夫张汤处理。张汤询问这件事后,说“从故道进入蜀郡,故道有很多坡,曲折遥远。现在凿通褒斜道,坡路少,比原路程少四百里;而褒水与沔水相通,斜水与渭水相通,都可以行船漕运。漕运船只从南阳沿沔水上行进入褒水,从褒水登陆到斜水旱路一百多里,用车来转运,从斜水下行驶入渭水。这样,漠中的粮食可以弄来,山东的粮食经过沔水没有禁限,比经过底柱的漕运方便。而且褒水、斜水富产材木竹箭,可同巴蜀媲美。”天子认为有道理。封张汤的儿子张印为汉中太守,派遣几万人开凿出裹斜道五百多里。道路果然方便而且路近,但水流湍急多石,不能通船漕运。

    这以后严熊说“临晋的百姓希望凿穿洛水,来灌溉重泉以东的一万多顷旧有的盐咸地。倘若果然能够得到水灌溉,可使亩产达到十石。”于是调发兵卒一万人来开渠,从征地引洛水到颜山下。洛水河岸易塌方,于是沿流凿井,最深的达四十多丈。许多地方凿了井,井下相互连通,使水通行。水从地下穿商颜山而过,束行到山岭之中十多里远。井渠的诞生就从这时候开始。凿渠时得到了龙骨,所以渠名就叫龙首渠。这条渠筑了十多年,很有些地方通了水,但仍没得到太大的利益。

    从黄河在瓠子地区决口后二十多年,每年因此而年成不好,而梁国、楚国一带尤其严重。天子封禅以后,巡视祭祀了山jI!,第二年,干旱少雨。皇上就派汲仁、郭昌调兵几万人堵塞瓠子地区的黄河决口。在造以后,皇上到万里沙进行祭祀,回来的路上亲自到黄河决口处,把白马玉璧沉入河中,命群臣从宫中自将军以下都背负薪柴,填塞决口。当时东郡百姓烧草,因此柴薪少,于是就用淇园地区的竹子作为楗。皇上既然亲临了黄河的决口处,悲痛塞河没能成功,就作歌道: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