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玉几君臣笑语空  (第3/3页)
,宣祖与昙宏大师并没有半字谎言。这一件件、一桩桩,的确都是卓王孙的所作所为。    只是杨逸之相信,卓王孙如此做,必定有原因。    他绝不是个无情无义、暴虐恣肆的昏君。他的“暴行”一定有他的道理。只不过人们还无法理解而已。    比如他的“第三人”的打算。杨逸之本一直反对,但,当宣祖与昙宏大师一起诟病的时候,杨逸之忽然发现,自己在心底竟非常认同这种看法。    救朝鲜的,必定是朝鲜自己。这样的拯救,才是真正的拯救,才有意义。别人的拯救,只不过能救得一时。反而有可能会加深这个民族的腐烂。    但对于另外的“暴行”杨逸之就不知道原因了。那并不能全都用“第三人”来解释。    如果连自己都不能说服,又如何说服别人相信?杨逸之暗中叹了口气,缓缓点了点头。    杨继盛大怒,猛然站了起来:“老夫这就去找他算帐!”    昙宏大师慌忙站起来,将他按下:“杨大人且请坐。杨大人此去,难道能劝说得了他吗?”    杨继盛斩钉截铁道:“大不了他拿尚方宝剑将我斩了,老夫以身殉国便是!”昙宏大师笑了笑,道:“那也不见得。咱们求公主前来,并不是想让老大人殉国的。而是有一条妙计,想求老大人许可。”    杨继盛怔了怔,道:“求我许可?此话怎讲?”    昙宏大师道:“老大人请想,卓王孙手握尚方宝剑,这座城又是按照华音阁所造,每个人在城中都被限制。若是公开反对他,不但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很容易被他剿灭,于事无补。最佳计策,就是不触怒于他,同时又能够剿灭日寇,救朝鲜国民于水火之中。”    杨继盛道:“如果能够这样,自然最好。但世事哪能这般如意呢?”    昙宏大师笑了:“所以需要老大人的恩准啊!老大人不知,明朝的援军,其实并不止一拨,还有一拨,跟随着公主来到朝鲜。这一拨人马大约有五万人,驻扎在离平壤城两百里的白山脚下。”    公主笑道:“父皇命我领兵交给卓王孙。但我早就料到他必然靠不住,所以先不交给他。”    昙宏大师点头道:“公主此举极为巧妙。如此我们就有了兵力,只需有位优秀的将领,率领他们埋伏在灵山城不远处,我仍按照卓王孙的命令,与王储临海君进入灵山城。倭贼受了幸州大败,必然会大举来袭。但他们绝对料不到会有五万人藏在他们背后。必然大败。碧蹄馆三万,幸州三万,若再能全歼这支倭军,汉城中的十八万军队,就只剩下不到一半了。朝鲜虽小,区区九万士兵还吃不下来。那时,无论卓王孙怎么折腾,朝鲜国都不至于有灭国之虞。”    昙宏大师道:“我再暗派飞虎军兜住敌人的退路,务必能够全歼。城中也可以配合瞒住消息,骗过卓王孙。”    这个计策实在天衣无缝。    不得罪卓王孙,还能拯救朝鲜国。    连杨逸之也不得不承认,倭贼被削弱之后,朝鲜诞生“第三人”的难度也大大降低。    这是釜底抽薪之计。    杨继盛沉吟良久,觉得此计实是很妙,有百利而无一害。他颔首道:“看来,我们就缺一位优秀的将领了。不知王与大师可有人选?”    昙宏大师肃然道:“自然是有,否则也不敢来见老大人了。唯有此人,才能与卓王孙抗衡。也唯有此人,才有大败倭贼的实力。也唯有此人,才能令众将官与飞虎队服膺,甘心受其驱使!”    他一字一字道:“此人就是令郎,杨逸之!”    杨逸之吃了一惊。    他,要率领军队,诛灭倭军,与卓王孙对抗?    冥冥中,他预感到会有这么一天,但没想到到来的是如此之快。    杨继盛缓缓点了点头,目光望向杨逸之。    “你可愿意?”    杨逸之低下了头。    他心底,也认可这是一条妙计。    如果不能正面对抗卓王孙,那么就釜底抽薪,先消除掉危险。的确,也只有他能够运用谋略,对抗战斗力如此强大的倭贼,取得胜利。    灵山城离汉城较远,敌军不可能倾巢而出,顶多出兵五万。五万对五万,他的确有信心能够歼敌七成以上。再辅以追击、埋伏,昙宏大师的预计并非不难达到。    那么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他,愿不愿与卓王孙为敌?    他可以想得到,卓王孙知道此事后的震怒。打乱了卓王孙的计划的后果,只能是两人兵戎相见。    那个水红的人,愿意见到这一幕吗?    他,愿意见到这一幕吗?    他抬起头,杨继盛的目光凛凛望向杨逸之。    杨逸之感到自己的面色正变得苍白,因他无力违抗这样的目光。亦因为,他的心是那么彷徨,不知道该怎么做是对的,该怎么做是错的。    他是多么需要指引。    他低下头。    “我愿意。父亲大人。”    公主笑了:“杨将军,你不要害怕,我一定会帮你的!这次我带了很多厉害的武器过来,管保让倭寇有来无回!”    这一句却增加了杨逸之的惆怅。令他忍不住想:    若是她在这里,会怎么说呢?    会不会挽起额前的散发,书上太乙神名,坚毅地站在阵前,像她以前守护的一样,为苍生挥舞起战旗?    是的,她会的。一定会的。    那么,我也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