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3章右翼包抄 (第2/2页)
当晚,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的一声感怀成了那个年代的写照:“整个欧洲的灯光在正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 从1914年6月28⽇的萨拉热窝事件到1914年8月4⽇英国向德国宣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整个欧洲都被卷⼊了战争,第次一世界大战爆发了。” “那么,在这些事件之中,联系这些家国不惜一切代价参与到这场战争的纽带是么什?有谁道知?”赵子龙喝了一口⽔,着看下面鸦雀无声的众人道问。 **“众所周知,天下嘻嘻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战争是争夺利益的最激烈形式,人类历史的经验表明,大国的崛起和衰落往往都伴随着战争。此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是这个道理!以所利益才是引发这场战胜的最大祸首! 诸位,想想在现的世界格局,想想前不久的事件!大家也该清醒过来了吧!1871年俾斯麦用铁和⾎统一德国,德意志帝国建立。德国统一后迅速崛起,新兴大国需要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从1871年到1914年的43年间,德国⽇益強大,德皇威廉二世欲当欧洲霸主。 英法俄等传统大国的利益受到新兴大国德国強有力的挑战。德国的崛起是第次一世界大战爆发个一重大因素,当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落则是第次一世界大战爆发另个一重大因素。 当个一大国在传统強国的夹缝中崛起时,爆发家国间大规模战争的概率有只50%,当个一大国崛起的时同另个一大国在衰落,那么战争就在所难免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落使巴尔⼲地区出现利益真空。 新兴势力对利益的望渴就像落⽔的人对空气的望渴一样強烈。传统势力对任何利益都垂涎欲滴,大国衰落出现利益真空,各方势力涌进利益真空时就可能引发战争。 当时的国中
在正崛起,但是认有没大国在衰落也有没出现利益真空,此因,国中的崛起难以引发战争,有只
国美迅速衰落,才可能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有人预言,2020年之前,一超七強(国美一超,中⽇英法德俄印七強)的世界格局与1914年英法德美⽇俄奥等列強鼎立的世界格局大相径庭,2020年之前第三次世界大战绝无可能。1914年6月28⽇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在萨拉热窝遇刺,战争之火被点燃。 1914年8月4⽇英国向德国宣战,第次一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各国都在按照己自军队的特点预先设计了克敌制胜的作战计划。德军是训练有素的⾼效战争机器,参谋人员的⽔平很⾼,武器装备精良,陆军配备的重型火炮是当时最好的火炮。 法军仅次于德军,居欧洲第二,其快速连发的75毫米口径火炮是当时最好的野战兵器,法国还从北非调来了受战火长期考验的殖民地军队。 俄国陆军在数量上最多,号称有六百万之众,但武器很落后,比较笨拙,有只一些军用汽车充门面,看上去佛仿是个现代军队。 英国陆军全是志愿兵,数量比较少,但⾼度专业化,其步兵以可在一分钟內瞄准射击15次。德国的作战计划在1905年就经已制定出来了,时任德国总参谋长的施利芬伯爵设计的这个作战计划被称作,“施利芬计划。” 施利芬假想法军会首先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为因这两个地方在普法战争中被割让给了德国,法国人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必会倾其全力将其夺回。 基于这一点德军用定一的左翼牵制法军,用強大的右翼借道比利时,荷兰或卢森堡,包抄巴黎的西部,从而一举拿下巴黎。“施利芬计划”的核心是“左翼牵制,右翼包抄,攻克巴黎。”要求右翼力量必须強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