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5/12页)
我跟你说郑姑娘,你不必谢我老太婆…”    郑冷翠立即插嘴说道:    “婆婆是知道的,我的名字叫冷翠。”    余婆婆笑笑,叫郑冷翠坐在旁边,说道:    “对你,我当然很了解,你哥哥是一名很有原则、很讲道理的…嗯,说他是江湖客吧!他对我曾经有过一剑之施,免除我一次尴尬,所以,我给他一枚债钱。”    郑冷翠大概不明白什么是“债钱”?脸上露出疑惑。    余婆婆说道:    “谁对我有帮助,我赠给一枚债钱,我唯一能还债的,就是医道治人。所以,你也不必念念不忘什么救命之恩。与其说我们之间有缘,一见对了胃口:倒不如说,你郑冷翠欠我一笔债,说不定什么时候我向你讨回来。”    郑冷翠还没有说话,于妈在一旁接着说道:    “小姐,婆婆是面冷心热,是一位十分重视情感的高人,真正的古道热肠,她老人家对人不吝施恩,却从不望报的。”    余婆婆笑笑说道:    “那可不见得,对冷翠来说,我就会望她能报答我。”    郑冷翠立即说道:    “冷翠之命是婆婆所赐,任何时期,有任何需要,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婆婆说道:    “冷翠,话不要说得太早,说不定有一天你会恨我入骨也不一定。”    郑冷翠连忙说道:    “婆婆,冷翠幼承庭训,又受恩师教诲,尚知感恩图报,不致无知无情到如此地步。”    余婆婆点点头,但是又摇摇头说道:    “世间事,有许多是难以预料的,好了,现在且不谈这些。”    她一拍手掌,余无忌从后面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东西出来,放在桌上,人退到一边说道:    “婆婆吩咐,为郑姑娘准备一碗吃的,只是我的厨下手艺太差,只能果腹,谈不上口味。请郑姑娘多包涵。”    郑冷翠站起来,刚说一声“谢谢!”    余婆婆说道:    “他叫余无忌,是我收养的孩子,你也不必客气,以后你们之间,相互扶持帮助的机会很多,凡事讲谢,那就谢不完了!”    郑冷翠还是很大方的“道谢”她不知道婆婆的“日后”是指的什么?她不便问。五六天没有吃东西,不止是饥饿,而且是虚弱不堪。她端起碗来,慢慢的啜食,碗里有面、有莱、有rou、还有说不出味道的汤。    郑冷翠慢慢吃完以后,站起来刚说“谢谢”忽然感觉到自己体内有一股力道在蠢蠢欲动,而且这股力量,从体内扩散到四肢,愈来愈大。郑冷翠是聪明人,她立即想到,这碗汤汤水水的东西,绝不是普通食物,她有些惊惶,忍不住叫道:    “婆婆!”    余婆婆当时厉声喝道:    “敛神、收心!抱元守一,调息行功,尽量让自己意念与体内力道相结合。”    郑冷翠那里敢怠慢,顿时跌坐地上,垂帘内视,摒除杂念,遵照婆婆的指示,努力导引自己意念,与那股左衡右突的力道结合,就如同婴儿结胎一般,凝为一体。    霎时间,郑冷翠浑身大汗,进入物我两忘的虚无境界。    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时间,郑冷翠才悠悠醒过来。但觉得天色已黑,室内没有一线光亮。她刚要从地上站起来,才觉得自己浑身上下,全都湿透。    就在这时候,一盏油灯从后面进来,郑冷翠想到自己浑身湿透的狼狈样子,不觉一时大急,正要找地方暂时遮躲一下,就听到于妈叫道:    “小姐,你这次功行周天之后,一直睡到现在,已经三天了!”    于妈一面说,一面放下手中的灯和另一只托盘。盘里一碗稠稠的粥,一碟老腌菜。    “要不是婆婆临走之前,再三交代,只需要替你护持不受惊动,尽管让你睡下去,让你自己醒过来。话虽然是这么说,我却一直在担着心事。那里有调息行功到三天时间的。”    郑冷翠惊问道:    “我在这里睡了三天吗?”    于妈说道:    “可不是吗!婆婆和余无忌在你行功不久,就离开了,就剩下我一个人,怎么叫我不担着心哪!”    郑冷翠又惊问道:    “婆婆离开了?可曾说她什么时候回来?”    于妈说道:    “没有。不过她有交代。小姐,你先吃碗粥再谈别的,三天没有进过粒米滴水,婆婆临走之前,让余无忌熬了这碗粥,说是特地为你准备的。”    一旦提到吃,郑冷翠立即感到饥饿难忍。在桌子边坐下来。很快吃完这碗稠粥,才想起来于妈,问道:    “于妈,你呢?你吃什么?”    于妈笑道:    “我吃的是黄粱糙米饭,放心饿不着,倒是你,三天没吃饭,这会只喝一碗粥,要不是婆婆再三交代,我宁可为你煮一锅米饭。”    郑冷翠顿了一下,想了想,这才说道:    “婆婆是有心人。那碗汤,让我甜睡了三天,如今又让我喝下这碗粥,这份恩泽,恐怕要报答无门了。”    于妈这时才有所警觉,立即说道:    “对!婆婆是神医赛华佗,她特地为你煮的汤和粥,一定是益气养神,有助于内修功力。”    她从身上拿出一封书简,交给郑冷翠说道:    “这是婆婆临走时交给我的,她说等你醒过来以后,交给你看。”    素简前面写着两行小字,簪花行素,十分动人。真没有办法能让人把婆婆的为人和这秀丽的小字连在一起。    第一行写着:“是缘不是债。”    这意思郑冷翠能懂得,余婆婆所以如此对她好,不是因为她留下的一枚“债钱”而是彼此的“缘份”这句话,令人感动。    第二行写着:    “留与冷翠亲览。”    展开里面的书笺,纸是真正的宣纸,墨是真正的徽墨,未读书信,先闻到一阵淡淡的松烟墨香。    留书是这样的写的:    “我和令兄是忘年之交,令兄不是杀手,但是他却誓言要杀尽天下的贪官污吏。他说,杀一个贪官,等于救千万百姓黎民,所以,他不是杀生,而是行仁。他的个性,与我老婆子不谋而合。加上他曾经为老婆子解一剑之厄,所以,我认真的感激他,虽然不常见面,却莫逆于心。    这次,他为自己‘心灵’惹了一生难安的麻烦,我不能坐视。我要帮他做好他一切想做的事,所以,我不得不离开百草谷。    我为你下了药,虽然是冒着揠苗助长的风险,但是,你天赋好,又有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