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十七 (第3/4页)
说:“贤女长得根漂亮,我心里十分钦佩仰慕她。今 晚是否能叫她出来一下呢?”主人因为虞定国是当地的高贵人物,便叫女儿 出来陪伴侍侯他。于是虞定国来往渐渐频繁,他告诉苏公说:“我没有什么 来报答您。如果有什么官府中的公差。我就替您承担吧。”主人听了很高兴。 在这以后,有个差役叫苏家主人去服役,主人就去找虞定国。虞定国十分惊 讶,说:“我和你根本没有面谈过,你怎么会这样?这里页一定有怪。”苏 家主人就详细地把那事情说了。虞定国说:“我难道肯乞求人家的父亲而jianian yin人家的女儿?如果你再看见他来,就该把他杀了。”后来苏公果然捉到了 妖怪。 淮南内史朱诞,字永长,在吴国孙皓时,任建安太守。朱诞侍从的妻子 患有鬼病,她的丈夫却怀疑她有jianian情。后来侍从外出,便偷偷地在墙上打了 个洞来监视她。正好看见妻子在布机上织布,但她的眼睛却远望桑树,和树 上的人说说笑笑。侍从抬头看那树上,只见有一个年轻人,大约在十四五岁, 穿着青衣服,戴着青头巾。侍从把他当作真人,便拉弓射他。他却变成了一 只蝉,大小象畚箕,伸展着翅膀飞走了。妻子也随着那射箭声惊讶他说:“呀! 有人射你。”侍从觉得这事很奇怪。后来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侍从看见两个小孩在路上交谈。有一个说:“为什么老是看不见你?”其中一个就是树上的小孩,他回答说:“上次倒 霉,被人射了,伤口拖了很长时间。”那小孩又问:“今天怎么样了?”这 小孩说:”全靠了朱太守粱上的膏药,我把它拿来敷在伤口上,这才痊愈了。” 侍从对朱诞说:“有人偷了您的膏药,您是否有所察觉?”朱诞说:“我 的膏药早就放到了梁上,别人哪能偷得着呢?”侍从说:“不一定这样吧。 您还是去看看它。”朱诞根本不相信。他试探着去看看,那膏药还是象过去 那样原封没动。朱诞便说:“小子故意胡说八道,膏药明明还是象原来那样。” 侍从说:“打开试试看。”朱诞一打开,只见那膏药早就丢了一半。把它收 刮起来时。看见有脚爪的痕迹,朱诞因而非常惊讶,就详细地问侍从,侍从便把这事情的前后经过一一告诉了朱诞。 吴国的时候,嘉兴的倪彦恩住在县城西边的诞里,忽然看见鬼魅到他家 中,跟人谈话,吃东西也象人一样,只是看不见它的形体。倪彦思的奴婢中 有一个在背后骂女主人的,那鬼魅说:“现在该把她告诉给主人听了。”倪 彦恩收拾了这个奴婢,于是再也没有敢骂他老婆的了。倪彦恩有个小老婆,鬼魅缠着要她作陪,倪彦思就去请了道士来驱逐这 鬼魅。酒rou已经摆好了,鬼魅却从厕所中取了大粪撒在它的上面。道士便猛 烈打鼓,召请各路神仙,鬼魅却拿了小便壶,在神座上吹出号角似的声音。 一会儿,道士忽然感到背上发冷,慌忙起来脱衣服,原来是小便壶在背上。 于是道士便作罢走了。倪彦思夜晚在被窝里偷偷地和老婆谈话,两人都为这个鬼魅发愁。鬼魅 却在屋梁上对倪彦思说:“你和妻子一起来说我,我现在该锯断你的屋梁。” 梁上立即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倪彦恩害怕屋梁断下来,就拿了火烛照着察看, 鬼魅立即把火吹灭了,而锯断屋梁的声音更猛烈了。倪彦思害怕房屋塌下来, 就把全家老幼都打发到门外,又拿了火烛,再去察看屋梁,那屋梁却还是象 原来那样完好无损。鬼魅哈哈大笑,问倪彦思:“你再说我吗?”郡中主管农业的官员听见了这件事,便说:“这怪物一定是只野猫精。” 鬼魅便去对典农说:“你拿了公家几百斛谷子,藏在某某地方。你当官这样 不清廉,却还敢来说我。今天我该向官府告发,带了人去取出你所偷的谷子。” 典农非常恐惧,连忙向它道歉。从这以后,再也没有敢说这鬼魅的了。三年以后,鬼魅走了,不知在什么地方。 曹魏黄初年间(公元 220 年—226 年),顿丘县边境上有个人骑着马在 夜里赶路,看见路当中有一样东西,象兔子那样大,两只眼睛象镜子一样明 亮,突然跳到马的前面,使马不能再向前走了。这人大吃一惊,便从马上摔 了下来。鬼魅便在地上把他捉住了,这人又惊又怕,一下子昏死过去了。过 了好久他才苏醒过来,鬼魅已经消失了,不知道它到了什么地方。他于是又 上了马,向前走了几里,碰到一个人,互相问候完毕,他便说:“刚才我碰 到了这样的怪事,现在能和你作伴,我十分高兴。”那人说:“我一个人走 路,有您作伴,快乐得不能再说了。您的马走得快,就在前面走吧,我在后 面跟着您。”于是他们就结伴页行。那人问他:“刚才那东西怎么样?让您 担惊受怕了吗?”他回答说:“那东西的身体象兔子,两只眼睛象镜子,形 状很可怕。”这伙伴说:“你想回头看看我吗?”他回头一看,又是那怪物。 那鬼魅便跳上了马,这人就摔到了地上,吓死了。家里的人奇怪这马独自回 来,就去寻找,才在路边找到了他。过了一夜,这人才苏醒过来,他描述的 情形就象这样子。 袁绍,字本初,他人在冀州,而在河东郡却有他的神灵出现,号称度朔 君,百姓一起为他建立了庙宇。庙里有个主簿非常幸福。陈留郡的蔡庸当了清河太守,前来拜访这庙宇。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