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4/19页)
一切十六岁的少年心性没有两样,好奇,好动,几乎所有的角落他都一一搜寻到了。 在天文仪器面前,福临变得严肃了。汤若望熟练地介绍:这是黄道经纬仪,那是赤道经纬仪,这边两座是地平经仪和地平纬仪,那边两座是纪限仪和天体仪。他还简要地说明了仪器的使用方法。 福临指指桌面,那儿一摞摞纸上写满算草算式,鹅毛管笔扔在旁边,凹形的金属墨水容器中墨汁已经用干。他问:“这些,就是你的天算?你正在演算什么?““今年五月,有一次太白金星昼现。此外,九月里将有一次月食。"福临聪慧的眼睛里忽然闪过一道强烈的光芒,他凝视着汤若望的蓝眼睛,说:“玛法,如果天上星宿的轨道可以预先测算,那就是说,它们的轨道必定如此,不可变更。那么,由星宿预示的灾祸也就不可变更了。上帝有什么办法克服这不可变更的灾祸呢?而且这同样的星象,难道对我和对朱由榔、对郑成功都是一样的示警吗?"博学的汤若望一下子被问住了。但他不慌不忙地来了个缓冲:“皇上,我们到教堂里去,可以讲得更明白。"汤若望虔诚地信仰上帝。作为一个传教士,如果能使一位中国皇帝成为信徒,把天主教引到东方,拯救世界上最大国家的亿万灵魂,那将是他对天主的最大贡献,也是他一生事业的最大成功。但他看到,福临的天性中固然有仁厚宽宏的一面,不过性情热烈急躁,一件小事就足以激起他的暴怒,毁掉劝谏者的一切希望。所以他汲取先行者利玛窦的经验,努力以天然宗教和一般道德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儒学和佛教,将基督教义融汇其中,把少年人的目光引向灵魂的解救,引向天主,最后,水到渠成,皇帝将不知不觉地被引导入教。 福临对汤若望,除了少年人的好奇和真心的尊重之外,还另有一番心事。目前全国各处抗清兵马中,对他心理上威胁最大的,是奉明朝正朔的永历帝朱由榔,而朱由榔本人和他的皇太后、皇后及太子,还有随侍太监和相当部分的大臣,都是基督教徒。汤若望在教会中地位很高,影响很大,礼敬汤若望,是招降朱由榔的一个重要姿态。如果汤若望能通过教会直接劝谕朱由榔就好了。但他贵为天子,怎好开口求人?万一人家以不介入政事为辞拒绝了,他怎么下台? 大教堂又广又深,堂顶如同高高的穹庐,上面用绚丽的色彩绘满了天堂和大神天使。从天窗投进一束束巨大的、长长的光柱,光柱交汇着,形成庄严、宏伟而又神秘的气氛,它照亮了墙壁上精美的浮雕,也照亮了五座高大而美丽的祭坛。 地面铺着地毯,走上去毫无声息。汤若望陪同福临来到正中大祭坛下。祭坛修饰得金碧辉煌,无数烛光和鲜花供奉着救世主大圣像。耶稣身披长袍,头顶圆光,一手托地球,一手伸出降福。小天使和信徒们环绕着他,虔诚地向他祈福祝祷。 “赞美天主吧!"汤若望的声音热情而虔诚,"不论自然律则多么铁定不变,全能全知的上帝,总能根据他的意志安排自然律则的效果,以便向人类,尤其是向君王们默示训诫。因此,君主帝王们应该奉祀上帝,崇敬上帝。尤其是你,皇上。“在小小的工作室里引起福临疑惑的道理,在这崇高的圣堂里被赋予神圣的意义,变得令人信服了。但那最后几个字使他忍不住问:“为什么尤其是我呢?”“因为你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又自命为天子。你统治着世界最大的民族,天主因此也特别眷顾你。”“只要我改正我的过错,就能转移天灾天祸了吗?”“是的。欧洲有一句谚语:哲人统治天上的星宿。”“教导我吧,玛法,我怎样避免过失。"汤若望象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抚着胸前那部浓密的大胡子,向皇帝进劝:遵守帝王的责任和义务,厚爱百姓和官吏;专一信奉天主,不信任何假神假鬼;牢记孔圣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准则;严格以天主制定的"十诫"律己…福临静静地听着,很有几分虔诚。后来,他咬咬嘴唇,问:“上帝的律则,帝王也要和臣民一样遵行?”“是的,皇帝比其他人更要遵守,因为他是榜样。"沉默片刻,福临把眼光投向巨大的堂柱,仿佛在专心研究那些长了翅膀的光身子小天使为什么总在微笑。半晌,他突然问:“玛法,为什么天主教禁止男人多娶妻妾?"汤若望装作没看见他闪烁不定的目光,从容答道:“这可以使儿童得到良好教育,也可使家庭和睦。这是上天的真意。”“这条诫律,对帝王们也有效力吗?]汤若望明知这是福临入教的一大障碍,但他是个虔诚严正的传教士,不肯牺牲原则去换取实利,不管这实利多么巨大、诱人。他点点头,沉稳地说:“是的,它对帝王有加倍的效力,以树立好榜样。"福临不作声了。 汤若望领福临走到左边的圣母祭坛下。坛上的圣母像,是罗马圣母大教堂所供圣母像的复本,出自一代大画师施乃(Schnee)之手。福临默默地站了许久,眼睛一刻也不离开圣母。后来,他轻轻地说:“玛法,请告诉我,她,圣母,愿意我挑选一个什么样的皇后?"汤若望恍然悟出,这是福临今天来访的主要目的之一。他郑重地、诚挚地望着少年明亮的黑眼睛,说:“选一个你最喜爱的人,一个能使你恪守诫律的人。” “我最喜爱的人?” “上帝用亚当的肋骨造就了夏娃。你要象爱自己一样地爱你的妻子。"福临脸上掠过一片迷惑和茫然,跟着又沉默了。直到出了教堂,走进那种满果树、布满石雕、有一处迷人的喷泉的花园,他还没有摆脱沉思。太监和侍卫们蜂拥着跟了过来,他似乎也没有察觉。 和煦的阳光,略带寒意的春风,刚刚泛绿的小草,明亮的蓝天白云,终于使福临又回到温暖的世俗生活中来。庄严的教堂、神圣的天主圣母和玛法那纯银似的嗓音,曾使他灵魂净化,飞得很高。但是,高处不胜寒,远不如人间的喜怒哀乐那么诱人啊! 福临在被无数葡萄藤缠绕的白石小亭里坐定,对着阳光愉快地眯着眼睛,宽舒地吁了一口气,笑道:“玛法,我进你大门好久了,你还没给我拿点什么吃的喝的呢!”“请皇上见谅。没有你的旨意,不敢随意进食。”“我想喝一口你这园里葡萄酿的酒。"深红色的浓葡萄酒被托在晶莹的水晶杯盘中呈进,同时奉上许多花色美丽的、按欧洲方式烘烤的糕饼。福临饮干一杯葡萄酒,说:“玛法,等你园里的葡萄熟了的时候,给我留下,我要自己摘来吃。"临行,福临又说:“玛法,你需要我赐给你些什么吗?”“谢谢皇上。我什么都有了。”“那不行。玛法总得要向皇帝请求一点恩泽的!”“皇上恩泽深厚,若望早已感激不尽了。"福临蹙着眉头想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