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九章良人归来大结局 (第1/3页)
第二百一十九章 良人归来(大结局) 江月昭回到东州已经半个月了,仍然没有容毓飞的消息。容府里一直弥漫着悲痛的气氛。只不过容家主子们心里的痛,已经由最初的撕心裂肺,变成了那种绵绵长长丝丝缕缕扯不断的哀伤。 有一日晚饭后,容家的四位主子聚坐在堂屋里。容尚天看着老中少三个女人,犹犹疑疑地提起要给容毓飞发丧,在祖坟里给他起一个衣冠冢。老太君和容夫人只是默默垂泪,却没有出声反驳。显然她们也认为此举是很有必要的。 一旁的江月昭却象被人挖了心肝似的,那“发丧”两个字如两把利刀,在锯割着她最后几根强撑着的神经条。她扑到老太君面前跪下,哭得语不成句,哀哀地说道:“老太君…老爷、太太…毓飞一定会回来的…等他回来那一天,却看到自己的牌位供在祠堂里,岂不是可笑?求老太君再等些日子,他一定会回来的…” 江月昭这样一说,上座的婆媳二人那如死灰一般的心里,仿佛又拨拉出两块亮着暗红火星的炭来。两人一齐点头,同意江月昭的说辞。容老爷一见娘仨儿这个样子,摇了摇头,再也不提发丧的事了。没过几日,有一件事给绝望的容府带来了一丝生机。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被流放到北方烟瘴之地的容毓阳,蒙赦回到了东州。容府在失去了容毓飞这个嫡子长孙擎天支柱之后,迎回了这位二公子。都觉得分外亲切欣慰。 不到一年的功夫,容毓阳象是变了一个人似地,再也不复以前那华贵浮骄之气。他壮实了许多,皮肤黑堂堂的,颏下有青青的胡碴儿。眼神也不似以往那般稚气迷茫,炯炯地透着深沉。 孙姨娘见了自己的儿子,精神一下子清明起来。冲上去抱着自己的儿子,摸着他手上地茧子,哭起来没完。 容毓阳好不容易才将孙姨娘劝住了,回手扯过来一个人,两人一齐跪到老太君和容老爷容夫人面前,规规矩矩地叩了三个响头。你道那人是谁?秦真儿是也! 众人见容毓阳拉着秦真儿的手不肯松开。又瞄着秦真儿的肚子有些微微的隆起,心里就有**分的明白了。两人磕了头,也不起身。容毓阳伏在那里说道:“老太君,孙儿不孝,自请责罚。” 老太君猜出他要说什么了,慈爱地笑了:“有事起来说,大老远地赶回来就够累的了,别再跪疼了膝盖…。” “孙儿犯不孝之罪,不敢起身。老太君容禀。”容毓阳继续跪在那里,不肯起来。“孙儿历经这几个月的流放,自是有一番苦楚的。那流放之地地官差一个个如虎如狼,所派劳役也是苦重不堪。若不是有真儿在我身边照料打点,我早就不知道累死在哪个荒山野岭之上。被人拖去乱坟岗喂了野狗了。真儿也是清白人家的小姐,还未出阁就这样跟着我一个男人流放在外,没个名份终究是不太好看。因此孙儿斗胆擅自做主,与真儿私结了终身了。若是老太君、老爷太太要怪责,只罚我一个人好了。这是我的主意,与真儿无关的。” “这是好事啊!老太君怎么会罚你呢?”江月昭笑着截过话头,上前去扶秦真儿“毓阳是多玲珑的一个人啊!必是忖度着老太君和老爷太太是相中真儿了。当时那种情形之下,要回禀也来不及了,才先结了亲的,对不对呀?” 老太君是个性情中人,乐得见年轻的一辈儿有情人成眷属。容尚天和容夫人虽觉得秦真儿人不错,但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私下里结了亲。还是觉得有些不妥。不过听江月昭这样一说,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真儿辛苦了。”容夫人冲着秦真儿点头笑道。 那秦真儿因为这私订终身的事。心里有些窘,完全不似往日那般天真豪气,反而红着脸垂着头,下意识地用手轻轻地揉搓着自己的腹部,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依我看呀,不但不该罚,还要好好地给他们补办一场婚礼呢。真儿对毓阳如此上心,我们家也不能委屈了她不是?流放在外的时候,条件不允许,便宜行事也就罢了。现如今回来了,怎么着也得让真儿打容府地正门进来呀。”江月昭见容毓阳与秦真儿都是一副做错事认罚的样子,便出言帮衬道。 “应该的应该的。”老太君连声附和道“真儿是个好女子,也算对我们毓阳有恩,不能亏待了她。我看在被办婚礼地事,就由小昭看着张罗吧,只一样,千万别想着省银子的事,该置备的就置备。” 江月昭赶紧应下了。随后又听到老太君低喃一句道:“兴许家里办个喜事冲一冲,飞儿就会转凶为吉,过几日就回来了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