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圣坛的周恩来_夫走下圣坛的周恩来之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夫走下圣坛的周恩来之间 (第3/8页)

晃过去,最多不过贴在门缝处探头张望,却不进总理办公室一步。

    “恩来,该活动一下了。”邓大姐在门口最爱讲的就是这句话,每天讲一遍,不多打扰总理,能提醒他活动一次就满足。

    有时也提醒:“恩来,该吃饭了。”如果周恩来仍然不停止办公,那就加重点语气,改称:“总理,该吃饭了!”

    这样称呼是为了表明,我不仅因为你是我丈夫才关心你该吃饭了,更因为我们是战友、同志,我必须站在全国人民的利益上来提醒你爱惜身体,按时吃饭。

    总理逝世后,一些同志找邓颖超了解总理生前的各种事迹经历,邓颖超说不上来,只能歉意地说:“他的工作我不了解,许多事秘书知道,我不知道,你们找秘书问去吧。”

    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后,第二天便订立了一项协议:两人可以在一个地方或一个机关工作,但不要在一个具体部门共事。几十年来,他们都遵守了这个协议。

    年,有人找邓颖超了解周恩来生前做的一项工作,邓颖超说不出,她不了解。但她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一个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的共产党员》。这是她所了解的周恩来——你不应该说的事,不要说;你不应该问的事,不要问;你不应该看的文件,不要看。越是党的负责干部,越是担负责任重大,越要以身作则地做到这一点;越是对自己亲近的人,越要警惕不出例外。

    从通信确定恋爱关系时起,周恩来与邓颖超就确定了允许并尊重对方可以有秘密,只属于个人的秘密,不像传统世俗的旧观念,所谓夫妻一体,就不能有各自的独立性和隐秘。

    周恩来和邓颖超确定恋爱关系后,彼此都不知道对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邓颖超对我们讲过,直到结婚时,经组织沟通,彼此才知道对方已经加入共产党。但他们谁也没有责怪对方隐瞒了自己。

    周恩来去南昌领导“八一起义”与邓颖超握手言别,分明是生离死别,周恩来却什么也没说,直到离开武汉的那一刻,才笼统说一句:“我今晚要去趟九江。”去干什么?呆多久?何日再相见?怎么联系?周恩来没说,邓颖超也不问。直到12天后,国民党的报纸登出了“南昌起义”的消息,邓颖超才知道丈夫是去干了惊天动地的造反的大事业。

    这种“互不打听”的关系一直保持到生命终结。周恩来在弥留之际,有一次醒来,与邓颖超手握手地互相望着,充满了无限依恋不舍的神情。他们彼此是最了解的,又是最陌生的。

    周恩来的嘴唇轻轻抽动,邓颖超俯下身去,望着周恩来,等候他讲什么放不下心的事。

    周恩来从喉咙里轻咳出一声,终于吐出郁积心底很久的一句话:“我肚子里还装着很多话没有说。”

    邓颖超轻轻点头,目光里流出的是信任和理解。她用少有的温柔与平静,回答一句:

    “我肚子里也装着很多话没有说。”

    他们彼此握紧的手用了用力,便全明白,全理解,全讲清了。那情那景,令我们陪护在身边的同志深受感动,并且对夫妇之道的认识一下子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新层次。

    当时,陪护总理的主要是我和卫士高振普,后来又增加了乔金旺。我们曾由总理和大姐的这两句对话,忆及许多往事。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总理的办公室里电话一个接一个,人来人往忙得不可开交。

    但是除了军事秘书,无论是邓大姐还是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却不知在忙什么。直到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宣布了,我们才和全国人民一样惊喜欢呼起来。

    以后爆炸次数多了,就难免漏出点风声。

    那是一次试爆前,总理办公室又是电话不断,一夜末睡。第二天早晨邓大姐起床后,见到值班警卫乔金旺,就关心地问:“总理睡了没有?”

    老乔摇摇头:“还没有睡。”

    “什么事啊,又一夜不睡?”

    这本是随口问话,并非是存心打听。乔金旺从军事秘书嘴里听到一点影子,也就随口回答:“听说是风向不对。”

    邓颖超出于关心,便推开总理办公室的门,探头问一声:“恩来呀,听说是风有问题?”

    周恩来与邓颖超彼此的称呼,细琢磨是很有讲究的。

    周恩来认识邓颖超时,周恩来21岁,邓颖超15岁,周恩来就叫邓颖超“小超”这个称呼一直叫到他去世。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同事中邓颖超渐渐由“小”到“大”称呼自然而然起了变化。在上海搞地下工作时,邓颖超是革命同志中年龄小的一个。所以大家也叫她“小超”到了抗战结束后,重庆的党员干部里,多数是新鲜血液,都比邓颖超年轻,所以不知不觉就改称了“大姐”或“邓大姐”周恩来始终把邓颖超叫“小超”鉴于大家已改称呼,则对着邓颖超叫“小超”对第三者讲话时,也随大家叫“大姐”或“邓大姐”

    邓颖超结婚时,称呼周恩来为“恩来”偶尔也称“周公”到了长征前后,周恩来蓄一部又长又黑又密的美髯,邓颖超便以这部大胡子改称周恩来“胡公”抗战爆发后,周恩来主要在重庆主持南方局的工作,住处叫“周公馆”邓颖超就很少叫其他,基本只称呼其为“周公”“周公”一直叫到进城,叫到建国,便基本不叫了。改称“思来”和“总理”一般倩况,夫妻间称“恩来”公事和社交场合称“总理”就是说,在称呼上也是“公私分明”

    现在,邓颖超在西花厅家中,只面对周恩来,自然是称“恩来”偏偏她问的“风向”问题又是公事,周思来一听就生气了,猛地睁大眼,望住邓颖超严厉责问:“什么风向问题,是谁告诉你的?”

    邓颖超自知犯了忌,无意中介入了周恩来的公事中,不敢隐瞒,用知错的语气解释:

    “我只听老乔说了一句是风向不对么…”

    “你把老乔叫进来。”周恩来放下了手中的公事,这是要认真追究了。

    乔金旺不安地走进总理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