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4/5页)
同泰戈尔一行离开北京,前往山西省参观访问。 在灯火通明的火车站,泰戈尔向北京挥手作别,志摩向微音挥手作别。 接连数天的重新接触,志摩心头的死水又激起了涟游。他无法不时时感受到微音的气质与风度的魅力的吸引,他无法不让情与爱的新芽嫩叶从心灵的朽枝上萌发出来;但是,他又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地向她倾吐衷肠——他知道,她已是属于思成的了。 徽音站在欢送的人群中,头裹一条薄纱巾,风姿绰约,气度雍容。抛看出了志摩眼中的伤感和黯然,她用她的理解、宽容、持重和蕴静的眼神抚慰着他。 “再见!再见!” “旅途愉快!” “多谢!谢谢!” 宾主在互致高情别意。 志摩无限惆怅地向微音慢慢挥手。 “志摩,再见!”微育向车窗跨前一步,诚挚地喊着。 志摩把头扭过去。突然,他飞快地打开黑色公文包,抽出一张笺纸,从襟袋里拔出自来水笔,刷刷地写起来: 我真不知道我要说的是什么话,我已经好几次提起笔 来想写,但每次总是写不成篇。这两日我的头脑只是昏沉 沉的,开着眼闭着眼都只见大前晚模糊的凄清的月色,照着 我们不愿意的车辆,迟迟的向荒野里退缩。离别!怎么的 叫人相信?我想着了就要发疯。这么多的丝,谁能割得断? 我的眼前又黑了! 汽笛声出其不意地尖叫起来,火车车头烟囱里冒出一股nongnong的白雾。 站台上的工作人员吹起哨子,挥动小旗。簇招在火车车窗下面的送客往后退了两步。 志摩一下子愣住了。 他探头出窗。徽音在向他挥手。 一阵震动,火车启动了。 志摩怔怔地擎着没有写完的信,对着徽音,悲怆的热泪涌了上来。 车轴铁轮发出节律的轰响。站台上的人退后了,远了,模糊了。 一只温热的大手搭上了志摩的肩头。另一只手抽掉了炮手中的信纸。“给我吧。” 志摩猛然回头:是恩厚之。 五月二十一日晚抵达山西太原。二十三日泰戈尔在文瀛湖公园演说,志摩作翻译。他们参加了各教育机关举行的欢迎会,并游览了晋祠。 五月二十八日,志摩陪同泰戈尔回到上海。 再见,古老的国度,热情的人们!我带着美好的记忆去了。 志摩站在老诗人身边,在海轮甲板的栏杆旁,看着渐渐退后的码头和送别者,告别了上海,告别了中国,东渡去日本访问。 “亲爱的老戈爹,您在中国,有什么东西遗落吗?如果有的话,我以后邮寄给您。” “没有。没有什么了,”泰戈尔慈爱地望着志摩“除了我的心之外!” 日本之行,志摩留下了许多洋溢着忧时伤国之悲的诗篇。给予他极为深刻的印象是日本在遭逢大地震的灾难之后,全国上下埋头苦干重建家国的勇气和毅力。对比中国的腐败政局,他不能不感到一种切肤之痛。 结束了在日本的访问,志摩专程送泰戈尔到香港。 两入依依不舍地在香港握别。 “我爱中国,爱你们的人民,爱你们的一切。梁启超先生替我取的中国名字竺震旦,我太喜爱了。我想替你取个印度名字:SUSIma——素思玛。这样,我是半个中国人,你是半个印度人。” “谢谢您,老戈爹!我也喜爱这个印度名字。但愿从此开始,我们两大民族有更多的交往和更深的友谊。” “好极了!亲爱的孩子,素思玛,我在中国所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问,你的友谊是其中之一。” “您给予我生命的启示,我从您身上获得了创造的灵感,你永远是我的老戈爹。” “你是个极有才华的诗人。我忘不了在离别日本时你创作的那十八首绝妙的好诗里的最后一首。这几天,那几行美丽的诗句,一直在我心头萦绕。我用我的彭加尔声吟诵给你听: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挪拉! 这首诗,我相信,如果让一位日本少女来低声吟唱,那一定更动人了!” 泰戈尔拥抱志摩,吻他的前额。 “孩子,跟你分别,我心里充满忧伤。我们还没有分开,我就在想什么时候能够再见到你了。” “我的老戈爹,只要您愿意,您给我来信,不论您在什么地方,我都赶来同您相会,哪怕是天涯海角。” “我…明年春天,想出外作一次游历。那么,我们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同游欧洲吧。你能出来吗?” “能!即使辞去我的职务,我也一定赶来同您相会广 “徐先生,”恩厚之握着志摩的手说“现在让我用英语吟诵您的(沙扬娜拉),作为对您的告别辞吧。” 泰戈尔用彭加尔诺,思厚之用英语,不断地重复着沙扬娜拉。——沙扬娜拉,沙扬娜拉,不同的语言抒发着同一的情傣。人与人之间,也许相通永远大于隔阂。 《+》 从日本回国后,志摩去庐山小住。 庐山的真正神髓在于它的灵秀、清丽、明净。那一泻三千尺的飞瀑,那出神入化的云霞,把一个淡雅绝俗的意境带到志摩的心里,使他的灵魂又得到一次洗涤。他住在小天地近处的一个寺庙里,每天清晨看着烟云从自己的脚下升腾而起,俯视那“百滩度流水”的风光,尽量的让清冽的新鲜空气充实胸肺,把一腔恶浊的碳酸气吐出去,又倾听着万壑松涛应和着引得回声四起的明流鸟鸣,他陶然“忘机忘世”了。 远离了现实生活,远离了喧嚣的尘世,志摩感到一种超脱的愉快。世间的悲欢离合,仿佛都候然消除了,大自然的旖旎风光,丢弃了他作为一个成人的种种倾扰,将他的活脱脱的孩童本性从层层外壳中剥了出来,他引吭高歌,他登高舒啸;他奔跑,他蹦跳;他跟白云对话,与小鸟倾谈;他快活得像一头重返林泉的麋鹿。 在这里,他用那略带夸饰的华丽文笔译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