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胡月兰 (第3/3页)
舌。有一次,上面(省、专、县都有)来人检查工作,汇报间隙,她没来由地对墙上那张本县地图发生兴趣,专门研究了半天,忽然转身对屋里各位叫起来: “喂嘿,你们看,下湾洲像不像个大卵泡。” 地图上,她说的那个下湾洲长长的像丝瓜,两边各带一个小小的冲积洲。 屋子里,除了胡月兰自己,都是男同志。这些从省、专、县来的部门负责同志面面相觑,一时竟不晓得怎样是好。似乎胡月兰突然一下扯落了他们的裤子。 最要命的是胡月兰在政治上完全没有原则性。镇上人给将军送葬的时候,讲清了镇上干部是不准参加的,胡月兰自己却跑去看热闹。她毕竟是城里长大的,这么地道的乡下风俗是头一次看到,很新鲜,回到镇机关,还高声大气地大谈观感,一点不顾及所的人敢不敢答腔。倘有人告上去,她不受处分也是要挨批评的。因为晓得她缺心眼,竟无人有告状的兴趣。 不过,胡月兰离任前,还是给镇上留下了一些业绩。 按照县三级干部会的精神,要抓纲治国,建设大寨镇,社社队队都要有蓝图。胡月兰说,我们镇的蓝图,将军早就制定了,就照他说的办。于是,在那一年的下半年,把癞痢山和附近的几个山包挖满了树洞;把镇上的两条十字交叉已经破碎不堪的青石板路铺成了水泥路。河的改造做了规划:等有了资金,就在镇外的下游修几道水破。这之前,先是清除了河岸边的垃圾,又造了一座公路桥。正好地委宣传部的冯部长到镇上来视察,就请他题词。他就用颜体写了“长虹卧波”胡月兰在一边大声喊好,说“跟英明领袖的字一样”冯部长倒是平静,从桌子跟前后退一步,一只手托起另一只夹烟的手,在那幅字前站上老半天,让烟雾弥漫了全脸,极陶醉地沉浸在自己艺术创造的幸福中。这位冯部长就是当时领导写“三百例”的小冯。在基层当了几年书记,直接调进地委宣传部。先是当副部长,很快就转了正。考虑到担负的责任大了,经常要批文题字,他把艺术兴趣转到了书法方面。而且晓得做领导干部的人“学书当学颜”他说,这是到了他这一级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一种修养。诗和剧本不再写了,那是他领导的下边人做的事,虽然不好说就是雕虫小技。作家呢,也就不屑于做。像小丁那样的,不过就是一个走投无路的知青罢了。 当时他无法晓得行家对他的书法艺术有另外的说法。桥造好了,剪彩的时候,县里来了一些人,其中有县文化馆那位傲气十足的画师。看了那几个字,牙痛似地蹙紧了眉毛,说:“这又是哪个庸官在附庸风雅,恶俗!” 恶俗的不只是那几个字。桥造得极粗蛮,跟“虹”一点不沾边。桥底下的水刚刚漫过脚背,又哪里会有“波”题辞很浪漫,放在这上头却了无诗意。那桥除了证明一种想要改天换地的愿望,并无多少实际意义。只是给小镇的发展留下了一个有些喜剧意味的话题。 胡月兰下台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生儿子。 四月里她去插秧。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还没有到断雪的日子,正赶上寒潮,田里的水冷得彻骨。她跳到田里,泥水浸到膝盖头,她一下忘了形(她一做事就忘形),忘记自己有五个多月的身孕,结果流了产。一团模糊血rou里,分辨出是个带把的。一下哭起来,哭得噎了气。先前别人只是见她笑,没有见过她哭。一哭就哭得这么狠。 从此她也就特别警惕。一晓得怀了第二胎,就再也不离镇政府院子一步。依然是瞌园大,只是不会到会上睡,在家里睡。三天两头上镇医院,让医生决定是不是采取保胎措施。弄得那个有些名气的妇科大夫很头痛。说了多少遍“只管放心”镇长只是不放心,那个第二胎不产下来,她就莫想过安生日子。妇科大夫因此恨自己多嘴多舌,当初就是她好心好意关照镇长以后千万小心,怀了孕要经常检查,搞成习惯性流产就麻烦了。没有想到,把镇长吓成神经质。 第二胎顺利生产,却是个女的。胡月兰又哭一场——他男人是个独崽,而这时上面来了文件:提倡生一个。 女儿刚脱奶,她怀了第三胎。肚子日益膨胀,被人觉察。镇党委、县委都来给她做工作,她却铁了心,听任肚子继续膨胀。说是决不能做对不起男人的事。她娘就是因为没给她老子生儿子,认了一辈子不是。这样的话从一个共产党员、镇长口里说出来,无疑就严重。她于是在党内受到警告处分,镇长自然不能再当。调回李八碗畜牧良种站(那个良种站现在归县农业局管理,可以进国家干部)。 走的时候,她好像还很开心。一出镇街,到了李八碗的地面,她就执下鞋袜,放了赤脚。 大热天,刚打过风暴,满世界湿漉漉的。看不到头的田扳绿得透明,上面浮着一层若有若无的白烟。没有一点杂色的天上,悬着虹。平荡荡的沙土地,赤脚板子一踩一汪水。脚板痒索索的,一直痒到心尖尖子里。“真好过,就跟…一样。”胡月兰体味着,忽然“格格”笑起来,用手拐撞了一下来接她的男人。 他男人驮着女儿,一直门声不响地走着,总是忍不住不时瞟一眼她那个豪迈凸起的肚子。斜阳在上面照出灿烂的金黄色,像一座明亮的山坡。他叹了口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