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往事 (第3/7页)
佟武重重磕了三个响头,道:“臣万万不敢,所发生的事,责任全在臣一人身上。臣有罪,无论千岁如何处置,臣绝无怨言。只请千岁开恩,让臣完成臣的计划。” 太子冷冷地凝视着他,好半天,方道:“昨夜劫狱的事,你事先知不知道?” 佟武道:“臣不知。” 太子道:“为什么人犯在锦衣卫九天,没人劫狱,刚被提到东厂,就有人来劫狱呢?” 佟武道:“人犯在锦衣卫时,也曾有人意图劫狱。” 太子道;“哦?”佟武道:“拿获人犯后。锦衣卫马指挥和臣一直小心谨慎,对大狱严加戒备,来人才没有得手。” 太子道:“此话属实?” 佟武道:“千岁如果不信任臣,可以去问马指挥。” 太子慢慢叹了一口气,道:“你一再提到你的计划,到底是如何计划的?” 佟武道:“先放了人犯,再加派得力干员,对她的行踪严密监控,以期一网打尽白莲余孽!” 太子道:“人犯到底是不是白莲一党?” 佟武道:“臣不敢肯定。” 太子道:“审了九天,也没审出个结果来?” 佟武道:”没有。人犯一直自称冤枉,说自己只是个普通的江湖人。” 太子道:“你认为她的话可信吗?” 佟武道:“不可信。” 太子道:“为什么?” 佟武道:“如果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江湖人,就不会有人甘冒风险,潜入锦衣卫送信告密,说她是白莲一党。” 太子道:“哦?送信的是什么人?” 佟武道:“不知道。” 太子道:“锦衣卫一向戒备森严,却连送信的人是谁也不知道,森严二字又从何说起?!” 佟武道:“不单锦衣卫,臣也接到了一封同样的告密信。” 太子道:“你也同样不知道信是什么人送来的?” 佟武道:“臣无能。” 太子道:“那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佟武道:“如果人犯的确不是白莲一党,则送信之人便是白莲余孽无疑。” 太子点点头,道:“有道理,所以你想先放出人犯,引他们上钩?” 佟武道:“是。” 太子沉吟着,忽然道:“据东厂禀报的情况,昨夜劫狱之人,武功奇高,白莲余孽似乎没有那种实力。” 佟武心念急转,道:“的确,据臣侦刺所得情况来看,白莲教与血鸳鸯令已勾结起来。” 这已是他最后一着棋。 “血鸳鸯令”这四个字对太子会起什么样的影响他很清楚。 果然,太子面色大变,一直很稳定的手突然哆嗦起来,颤抖着去拭额头上暴出的冷汗。 佟武的心跳顿时快了一倍不止。 现在,是芙蓉能否脱离危险的关键时刻。 她的生死,已在太子一念之间。 太子的眉头紧皱着,微微颤抖的手指在额上轻轻抚动着,锐利的目光中,似乎带着一丝恐惧。 佟武忍不住道:“千岁·…” 太子一摆手止住他,道;“也就是说,她如果不是白莲同党,就极可能是血鸳鸯令的目标…或者是仇家?” 佟武道:“是。所以,只要放了她,无论她到底是什么身份,血鸳鸯令一定会有所举动。” 太子又沉默了。 ——他到底在想什么? 佟武的心跳得更快了,后背处已变得冰凉。 他甚至能感到冷汗正一滴接着一滴自两胁慢慢滑落。 太子终于开口了,慢吞吞地道;“血鸳鸯令在江湖上仇家甚多,是不是?” 佟武怔了怔,方道:“是。” 他不明白太子为什么问出这样一句不着边际的话来。 太子看了他一眼,道:“据说,武功练到一定程度的高手,能自别人的出手看出他的武功家数,佟大人乃大内第一高手,应该有这种眼力吧?” 佟武道:“武学浩如烟海,江湖上各门各派何止数百。 而且山林之中,边险蛮荒之地也有很多奇特的武功流派,臣不敢妄言。” 太子道:“我是指一般情况而言。” 佟武道:“是。” 太子道:“你能不能由芙蓉的武功家数,推测出她的真实身份呢?” 佟武道:“臣没有看过她出手,只见过她卖艺时跳的一种剑器之舞。” 太子道:“剑器?” 佟武道:“是。” 太子沉吟着,抬了抬手,道:“你先下去吧。” 佟武叩首道:“是。” 他顿了顿,又道:“千岁…” 太子道:“我知道,放不放人犯的事,我再考虑考虑。” 佟武道:“是。” 话说到这个份上,他只能退下了。不过,能争取到太子“考虑考虑”的地步,已经远远超出他的预想之上。 ***** 已近午时,街上还是空荡荡地没什么行人。 人自然都躲在了自己家中。 如此大规模的全城戒严,自皇帝迁都北京以来,还是第一次,嗅觉一向很灵敏的京城百姓自然不会冒丢脑袋的危险跑到街上来。 搜查自然是一无所获。 上官仪淡淡地道:“这也不知是谁的主意,像这个样子,要能抓住人,那才叫怪事。” 孙游击闷声闷气地道:“管他呢,反正上面如何命令,俺们就如何执行,闲着不也是闲着嘛。” 上官仪笑道:“只是这样一搜,茶馆酒楼怕是没几家会开门了。” 孙游击看着他,嘿嘿一笑,道:“肚子饿了?不瞒老弟,俺肚子里的酒虫可是早就闹腾开了。” 上官仪道:“怎么办呢?咱们都搜过两条街了,你见过一家开着门的饭馆了吗?” 孙游击眨眨眼睛,道:“俺问你,饭馆今天为什么不开门?” 上官仪道:“当然是因为我们…·” 孙游击道:“不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