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海佛光_第一章名字与名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名字与名气 (第4/5页)

 更让他吃惊的是,来人冲他笑了笑,竟然不声不响地在他身边坐了下来。

    这是一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三绺长须一直垂到胸口,白面细眼,满脸和气。

    卜凡忍不住想问问这人是谁,到这里来干什么,但他刚要张口,中年文士就轻轻地“嘘”了一声,指着河面,压压声音道:“咬钓了!”

    果然有鱼咬钓了。

    好半天都没有动静的渔漂正一下一下抖动着,直往水里沉。

    卜凡将渔竿从石缝里拔出来,一抖手腕.就要起竿。

    中年文士忙道:“等一等,再等一等。”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把鱼吓跑了似的,卜凡看了他一眼,不禁有些好笑。

    这人可真有意思。

    中年文士却没看卜凡,他的目光紧盯着抖动的浮漂,神情紧张而兴奋。

    忽然,他叫了起来:“快,快,快起竿!”

    卜凡一挥手,漂却仍然直往水里沉。

    中年文士伸手将渔竿抢了过去,两手紧握着渔竿,使劲往上扬,一面兴奋地叫道:“嘿,是个大家伙!”

    果真是个大家伙!

    “扑刺刺”一阵水响,一条足有二尺长的大青鱼被拖出了水面。

    大青鱼在水面剧烈地扭动着,挣扎着,拍打着,力量大得惊人。

    阳光照在丰满刚健的鱼身上,鱼鳞跃起一片炫目的光芒。

    钓竿已经被它弯成了一张大弓,鱼线绷得笔直,铁紧。

    卜凡不禁也兴奋起来、大声道:“快拉呀,别让它挣脱了钩!”

    中年文士将渔竿塞回卜凡手中,说了一句:“别太用劲,慢慢往水边拉,”撩起袍襟就冲进了河里。

    他竟然连鞋袜都没有脱。

    折腾了好半天,俩人才把鱼弄到了岸上,卜凡累出了好一身大汗,中年文土的两腿已是水淋淋的了。

    卜凡笑道:“兄台对钓鱼颇有心得嘛。”

    中年文士坐在草地上,慢慢脱下鞋袜,晾在一边,也笑道:“那是。只不过像这样大的鱼,还是第一次钓到。”

    卜凡道:“这条河里的鱼一向很肥的,兄台如有兴趣,不防再钓一阵子。”

    一面说着,他一面将备用的渔竿递了过去。

    中年文士将已湿了一半的长袍脱了下来,搭在一根树枝上,道:“也好,反正衣服也湿了,干脆在这里享享清福。”

    卜凡道:“离远点下钓,别把我的鱼也搅和跑了。”

    中年文士一笑道:“好意思说这种话?要不是我,刚才那条大鱼你能钓上来?”

    这人实在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卜凡对他的印象简直好极了,好的连他的姓名都忘了问了。

    二人又一本正经地钓起了鱼,等到他们兴尽收竿时,天色已黑了下来。

    清爽的晚风拂着水面,送来了凉丝丝的水气和对岸传来的虫鸣蛙鼓声。一群流萤在草丛中上下翻飞。

    卜凡收拾好渔具,提着沉重的渔篓,准备回家去了。他看了一看中年文土,道:“天色已晚,兄台·…”

    中年文士打断了他的话,悠悠地道:“是啊,天色已晚,你的意思不请我吃顿饭?”

    卜凡忍不住又笑了,道:“当然,当然,我本来就是这个意思。”

    他晃了晃渔篓,接着道:“再说,这里面的鱼可有一半是你钓上来的。”

    中年文士瞪眼道:“什么?一半?至少一大半!”

    卜凡哈哈大笑,道:“那你该提着它才对。”

    卜凡拎着渔竿,中年文士提着渔篓,两人一前一后往石花村走去。走着走着,中年文士忽然停下来,笑道;“卜凡兄果真是个很奇怪的人。”

    卜凡一怔,道:“怎么,兄台知道在下的名字?”

    中年义士微笑道:“当然,在下今天就是专程前来拜访卜兄的。”

    卜凡又一怔,方道:“兄台为什么说我是个很奇怪的人呢?”

    中年文土道:“在下帮你钓了半天鱼,你却连在下是什么人都不问一声,还不奇怪吗?”

    卜凡这才想起自己果然不知道他是谁:“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中年文士笑眯眯地道:“在下姓解,解缙。”

    解缙和卜凡的这一段逸事,很快就在京城里传开了。

    卜凡和解绍从此成了真正的好朋友。几个月后,卜凡家门前,突然又冷清起来了。原因很简单,大才子解缙获罪下了大狱。

    卜凡的名气并没有因为解缙的下狱而受任何影响,登门拜访他的人虽说比以前少得多了,但来的人都是真正的雅士文人。

    这些人与卜凡交往,纯粹是谈文弄墨,没有其它任何目的。

    他们渐渐都成了卜凡的真正的朋友。

    每隔几个月,道衍和尚也会到石花村走一趟,每次都会在卜家呆一整天。

    谁也不知道衍和卜凡谈了些什么。问卜凡,他总是微笑不语。

    他倒不是故作莫测高深,而是怕说出来,又会给他自己添麻烦。

    因为道衍是来和他探讨佛法的精义的。

    一旦这个消息传出去,天下的和尚只怕都会找上门来,那卜家岂非成了和尚庙了。

    卜凡的生活渐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闲适。他还是像以前一样读书、采药、钓鱼,当然,时不时也要接待一些朋友。

    除了经常往来的那班文人雅士之外,卜凡还有两个极好的朋友。

    这件事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