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石窟奇遇 (第7/8页)
然后熄去火筒,放到地上,朝着石蒲团,恭恭敬敬的跪了下去,磕了八个头,正待站起,匆见石蒲团上那柄长剑底下,好像压着一张白纸! 上官平站起身,走上一步,从长剑底下拿起白纸,只见上面写着:“剑名斩云,为泰山掌门之剑,赐尔上官平,继承为本门第二十七代掌门人,今后务希恪遵本派戒律,行走江湖,仁义为先,光大本门,毋负予望。第二十六代掌门人留示。” 后面另有一行歪歪斜斜的小字,写着:“你小子内功还差得很,进入此室,须在石蒲团上练功三日,当有莫大收获,出此石室,仍须以大石封壁,切记切记。” 这一行字,笔迹口气,都和前面不同,好像另外一个人加添上去的。 上官平看到这里:心想:“不知留这张字条的二十六代掌门人是谁?他老人家好像知道自己会到这里来的,才把字条留在剑下,他会不会就是师父要自己来找的快活三呢?莫非就是教自己‘一剑小天下’的那个异人?” “哦!看来今晚酒糟鼻小老头是故意把自己引来的了,那么这后面的一行字,也是他加上去的无疑,他又是谁呢?” “这字条上要自己在石蒲团上练功三日,会有莫大收获,自己自该听从他的话才是。” 当下就退后一步,朝着石蒲团叩了几个头,伸手取起长剑,轻轻一按吞口,但听呛然龙吟,一道青光随手出鞘,映照得满堂皆青,森寒逼人,心中大喜过望,立即还剑入鞘,放到身边,就依着字柬所示,在石蒲团上盘膝坐好,既然要在这石室中练功三日,就用不着灯火了。 索性一手挥熄了烛火,依照平日练功的口诀,澄心净虑,缓缓调息,运起“紫气神功” 来。 先前他只当这石蒲团只是一块普通青石,也并不在意,但坐了一会之后,渐渐感到有一缕阳和之气,从石蒲团中间传来,由“尾龙xue”循着督脉上升,在全身周游一转,但觉周身充满了阳和之气,甚是舒服,心中顿时大悟,忖道:“字条上写的练功三日,当有莫大收获,大概就指的是这股阳和之气了,泰山号称东岳,东方甲乙木,木生火,这个石蒲团,定然是本门师祖找到了泰山所蕴山脉灵气,才凿成蒲团之状的,本门‘紫气神功’,原是先天纯阳之气,所以师父告诉自己是‘纯阳玄功’,练功之时,必须每日清晨,对面东方,吸取太阳精气,这块石蒲团,既是东岳泰山山脉灵气所在,坐在石上练功,得山脉灵气之助,自可事半功倍了。” 想到这里,自是喜不自胜,只顾行动导气,加紧练功。 那知这石蒲团中一缕阳和之气,源源不绝的从“尾龙xue”输入,上官平坐了一会,已经感到全身充满了阳和之气,如今阳和之气愈来愈盛,本来这缕阳和之气,虽是阳气,还算温和,但体内阳气积多了,就愈来愈热,热得全身大汗淋漓。 时间一长,又由燠热变成了灼热,(他坐的石蒲团当然并不会灼热,灼热的只是体内真气而已!)好像身子烤着猛火一般! 不,你如果烤着猛火,灼热的只是皮肤而已,但上官平感到灼热的却是体内真气,连五脏六腑,都被这股热气灼得炙热难耐,令人无法忍受。 上官平从小由师父扶养长大,平日听师父时常说起种种练功情形,心知自己必须坚定的忍耐下去。他咬紧牙关,澄心净虑,不去管它如何灼热,只是一心一意的按照口诀,运气行功。 石室之中,不分昼夜,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上官平渐渐已能耐得住如火灼一般的热气,在体内运行,他不敢梢停,依然不住的运气导引,周而复始,勤练如故。这样又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灼热之气居然渐渐减弱,不,从石蒲团中传来的一缕阳和之气,依然源源不绝的从“尾龙xue”输入,并未稍减,只是上官平已能逐渐的把它运化,不再聚积在体内,灼热之感自然减弱,同时体内对这种热气,也渐渐的能够适应了。 只要你能适应,就会渐渐体会出它的功效来了,上官平但觉灼热之气,收为己用之后,整个人都充满了阳和之气,循环不息,有如龙行虎奔,自己都可以感觉到元真凝结,骨髓坚凝,所谓内因茔神仪,外宣宝相的境界。他能够体会到好处,自然更不肯停止,继续练了下去。 这回他但感如醍醐灌顶,全身四肢百骸,舒畅莫可名状,渐渐就进入天人合一的忘我之境! 等他醒转,已经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睁开眼来,但觉眼前景物,丝毫可辨,心中不禁大奇,这石窟之台,暗无天日,自己又不曾打亮火筒,居然可以一目了然,难道这一番行气运功,内功会增进得如此快法。 再凝目打量,在室中的景物,确实看得清清楚楚,连两边石壁上刻着的小字,也都笔画清晰,好像就站在石壁之下观看一般。 这下真教上官平喜得怔住了,字条上要自己坐在石蒲团上练功,当有莫大收获,如今这话果然应验了! 难道自己已经练了三天三晚不成? 当下就跨下石蒲团,又朝着石壁端端正正的拜了几拜,才双手捧起双剑,挂在腰上,举步走出石室:心中暗道:“这方大石怕不有千斤以上,自己不知能不能移得动?” 一面缓缓吸了口气,功运双臂,两手捧住大石,朝窟窿中推出。 说也奇怪,这方千斤巨石,经他轻轻一推,居然毫不费事的就推了过去;心中不禁大喜,忖道:“原来自己力气也大得多了。” 当下对准石窟,缓缓推去,合上石壁,再仔细看去,竟是浑然天成,若非事先知道这方大石是可以开启的门户,很难看得出来。 原来外面这间石室,四壁粗糙,凹凸不平,巨石合上之后,石缝极细,被凹凸不平的石面饰住了,外人绝难发现,纵然发现了石缝,也无处可以着力,把巨石从石壁中挖出来。 上官平移好巨石,弯着腰举步跨出石窟,仰首看去,洞外一片黝黑,敢情这是在黑夜之中,他不知道自己在石窟中已经待过了几天?侧身走过石磴,举目一看,前晚经人践踏过之偃的青草,都已恢复原状,早已看不出有人走过的痕迹了。 上官平知道路径,就循着原来的路径走下石壁,再循着峡谷,走了一箭来路,已回到那座滑下来的大石壁之下,心想:“自己内功虽然精进甚多,但不知是否能登上这座坡度甚陡的峭壁?这道峡谷,两边峭壁插天,只有这座石壁,稍稍有些坡度,如果仍是无法上去,那就别无出路了。” 当下调匀呼吸,双足一点,但觉自己身子极轻,这一纵,差不多就纵起四丈来高,一时不敢大意,足尖才一落到石壁上,就纵身上拔,这样一起一落,提气疾掠,不过片刻工夫,居然轻而易举的登上大石壁(大石壁只是在半山腰,并非绝顶),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