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二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二十二 (第7/7页)

守到底,怎么能逃走呢?”因王辂的部队都是新附的,担心他们叛变,于是收集城中的钱财和牲畜,放于庭中,下令道“:敌人攻击稍缓时,当大大地犒劳新兵。”新兵十分高兴,齐心协力固守城池,和敌人相持十五天,敌人听说庆阳被攻下,匆忙撤走。太祖派使者用金绮犒劳兴旺等人。

    第二年,徐达进入沔州,派兴旺和张龙由凤翔进入连云栈,联合攻打兴元。敌守将投降,命兴旺镇守,兴旺被提升为大都督府佥事。蜀将吴友仁率兵三万进攻兴元,兴旺率领城中的全部兵力共计三千人御敌。他脸中流矢,拔出后又投入战斗,杀敌数百人。敌人越来越多,于是收兵进城。友仁决濠填堑,誓要攻破此城。徐达得知,命令傅友德夜袭木槽关,攻打斗山寨,每人拿十个火炬,相互连接在山上。友仁十分害怕,逃跑了。兴旺出兵攻打,敌人坠入悬崖而死的不计其数,友仁从此元气大伤。此时兴旺威震陇、蜀。而建国初诸都督中,守城功劳最大的,除兴旺外,首推费子贤。

    花茂,巢县人。最初跟从陈聎先,不久归附太祖。随大军平定江左,消灭陈友谅,平定中原、山西、陕西,累积功劳授予武昌卫副千户。征讨西蜀,攻克瞿塘关,进入重庆,攻下左、右两江和田州,晋升为神策卫指挥佥事,调任广州左卫,平定阳春、靖远、英德、翁源诸山寨的叛蛮以及东莞、龙川诸县的乱民,晋升为指挥同知;平定电白、归善的乱贼,又晋升为都指挥同知,世袭指挥使。多次围剿连州、广西、湖广诸瑶贼。曾上奏说“:广东南临大海,犯法作乱之徒出没,东莞、笋冈诸县逋逃譙户,附居于海岛,遇上官军则诡称捕鱼,遇番贼则同为寇盗,飘忽不定,难于讯诘。不如把他们征籍为兵,这样可望约束他们。”又请求设置依山傍海的广海、碣石、神电等二十四卫所,修筑城池,召集海岛隐居躲避清查科派的无籍人士据守,并在山海要害地设立城堡屯军,以防备不测,都得认可。晋升为都指挥使。很久以后去世,赐葬安德门。

    丁玉,初名国珍,河中人。曾在韩林儿帐下担任御史,时人对他的才辩颇为赞赏。吕珍攻占安丰,丁玉前来归附太祖。接着随征彭蠡,担任九江知府。大兵回到建康,彭泽山民叛乱,丁玉召集乡兵平定。太祖嘉奖他的武略,命兼任指挥,改名为玉。跟随傅友德攻克衡州,任指挥同知镇守该地,又调守永州。丁玉文武双全,安抚新归附的兵民,威望很高。

    洪武元年(1368),晋升为都指挥使,不久兼任行省参政,镇守广西。十年,召为右御史大夫。四川威茂土酋董贴里叛乱,任命丁玉为平羌将军率兵征讨。到威州,贴里投降,承制设立了威州千户所。十二年,平定松州,丁玉派指挥高显等人筑城,请求设立军卫。太祖说松州山多田少,耕种不能赡养军队,驻守不是上策。丁玉说松州是西羌的要地,军卫不可撤消,于是采纳了丁玉的建议,设置官署戍守。正遇上四川彭普贵作乱,焚掠十四州县,指挥普亮等人没能平定,朝廷命令丁玉移军讨灭。太祖手谕褒奖,转任左御史大夫。回师后,任命为大都督府左都督。十三年,因是胡惟庸的姻亲而被杀。

    郭云,南阳人。身长八尺多,相貌伟岸。元末召集义兵保卫裕州泉白寨,累官至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元主北逃,河南郡县都被明军攻下,唯郭云独自坚守。大将军徐达派指挥曹谅围攻,郭云出城迎战,被俘。大将军呵斥他下跪。郭云却立而不拜,大骂求死。兵卒用刀刺他加以恐吓,他不为所动。大将军十分欣赏他的勇敢,把他押送京师。太祖对他的印象也很好,释放了他。当时太祖正在阅读《汉书》,问他是否识字,他回答说识字。太祖就把书交给了他。郭云很熟练地朗读了《汉书》。太祖十分高兴,赏赐十分丰厚,任用他为溧水知县,政绩和声望颇佳。太祖越发认为他贤良,特晋升为南阳卫指挥佥事,要他还乡收集旧部,戍守当地。数年后去世。

    长子郭洪,年仅十三岁。太祖下谕道“:郭云出自乡间,倡义旗保卫乡里,生平坎坷,竭尽全力。王师北伐,人人响应,但郭云数战不屈服,势穷援绝,最终仍无异心。我赞赏他的气节,在有关地方试用,百姓都歌颂他的恩德,让他镇守故乡,则军民安居乐业。他虽没有汗马功劳,倒戈之功,但政绩显著,忠义凛然。他儿子郭洪可列入开国功臣行列,授予宣武将军、飞熊卫亲军指挥使司佥事,并予以世袭。”同时对降将予以世袭职位的还有王溥。

    王溥,安仁人。在陈友谅部下任平章,镇守建昌。太祖命令将领前往攻打,没有攻下。朱亮祖在饶州安仁港攻打,也失利。陈友谅的将领李明道进攻信州,王溥的弟弟汉二在军中,都被胡大海俘虏,归附行省李文忠,文忠命令他们两人招降王溥。这一年太祖占领了江州,陈友谅逃至武昌,王溥才派使者请降,仍受命镇守建昌。第二年,太祖到龙兴,他率领部下朝见,受到慰劳,并随太祖归建康,赐给官邸于聚宝门外,把他的街命名为“宰相街”,以示特别宠幸。不久,命他攻取抚州和江西未归附的郡县。又随克武昌,晋升为中书右丞。洪武元年(1368)受命兼任詹事府副詹事。跟从大将军北征,多次立功。赏赐文币,提升为河南行省平章,不掌管具体事务。年食禄和李伯升、潘元明相等。

    最初,王溥没当官时,侍奉母亲叶氏躲避战乱于贵溪,战乱中与母亲失散,一离就是十八年,他曾梦见母亲仿佛间告诉他身在何处。至此他告诉了太祖,请求回归故乡为母亲填坟。太祖准允,并命令礼官准备了祭物。王溥带领士兵回到贵溪,找不到母亲的坟墓,昼夜哭泣。当地居民吴海说夫人被贼所逼,投井自尽了。王溥找到那口井,有只老鼠从井里出来,投入他的怀中,又立即跳入井里。王溥排干井水寻找,见母亲的尸体在井中,悲痛不已。于是准备棺木殓葬,就地安葬。王溥去世,子孙世袭指挥同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