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一百零六 (第5/11页)
等九卿未能止,均有罪,乃反赉可灼。及御史安舜有言,止令养病去,罚太轻,何以慰皇考,服中外。宜如从哲请,削其官阶,为法任咎。至可灼罪不可胜诛,而文升当皇考哀感伤寒时,进大黄凉药,罪又在可灼上。法皆宜显僇,以泄公愤。”议上,可灼遣戍,文升放南京,而从哲不罪。无何,慎行引疾去。五年,魏忠贤辑“梃击”、“红丸”、“移宫”三事为《三朝要典》,以倾正人,遂免可灼戍,命文升督漕运。其党徐大化请起从哲,从哲不出。然一时请诛从哲者贬杀略尽矣。崇祯元年二月,从哲卒。赠太傅,谥文端。三月,下文升狱,戍南京。 沈纮,字铭缜,乌程人。父节甫,字以安。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礼部仪制主事,厉祠祭郎中。诏建祠禁内,令黄冠祝釐,节甫持不可。尚书高拱恚甚,遂移疾归。起光禄丞。会拱掌吏部,复移疾避之。万历初,屡迁至南京刑部右侍郎。召为工部左侍郎,摄部事。御史高举言节甫素负难进之节,不宜一岁三迁。吏部以节甫有物望,绌其议。节甫连上疏请省浮费,核虚冒,上兴作,减江、浙织造,停江西瓷器,帝为稍减织造数。中官传奉,节甫持不可,且上疏言之。又尝献治河之策,语凿凿可用。父忧归,卒。赠右副都御史。天启初,纮方柄用,得赐谥端清。 纮与弟演同登万历二年进士。纮改庶吉士,授检讨。累官南京礼部侍郎,掌部事。西洋人利玛窦入贡,因居南京,与其徒王丰肃等倡天主教,士大夫多宗之。纮奏:“陪京都会,不宜令异教处此。”识者韪其言。然纮素乏时誉。与大学士从哲同里闬,相善也。神宗末,从哲独当国,请补阁臣,诏会推。亓诗教等缘从哲意,摈何宗彦、刘一燝辈,独以纮及史继偕名上。帝遂用之。或曰由从哲荐也。疏未发,明年,神宗崩,光宗立,乃召纮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未至,光宗复崩。天启元年六月,纮始至。 故事,词臣教习内书堂,所教内竖执弟子礼。李进忠、刘朝皆纮弟子。李进忠者,魏忠贤始名也。纮既至,密结二人,乃奏言:“辽左用兵亟,臣谨于东阳、义乌诸邑及扬州、纮安募材官勇士二百余,请以勇士隶锦衣卫,而量授材官职。”进忠、朝方举内cao,得淮奏大喜。诏锦衣官训练募士,授材官王应斗等游击以下官有差。纮又奏募兵后至者复二百余人,请发辽东、四川军前。诏从之。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再进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禁中内cao日盛,驸马都尉王昺亦奉诏募兵,愿得帷幄重臣主其事。廷臣皆言纮与朝阴相结,于是给事中惠世扬、周朝瑞等劾纮阳托募兵,阴藉通内。刘朝内cao,纮使门客诱之。王昺疏,疑出纮教。阉人、戚畹、jianian辅内外弄兵,长安片土,成战场矣。纮疏辨,因请疾求罢。帝慰留之。世扬等遂尽发纮通内状,刑部尚书王纪再疏劾纮,比之蔡京。纮亦劾纪保护熊廷弼、佟卜年、刘一巘等。诏两解之。未几,纪以卜年狱削籍,议者益侧目纮。大学士叶向高言“纪、纮交攻,均失大臣体。今以谳狱斥纪,如公论何?”朱国祚至以去就争,帝皆弗听。纮不自安,乃力求去。命乘传归。逾年卒。赠太保,谥文字。 淮弟演,由工部主事历官南京刑部尚书。 赞曰:神宗之朝,于时为豫,于象为蛊。时行诸人有鸣豫之凶, 而无斡蛊之略。外畏清议,内固恩宠,依阿自守,掩饰取名,弼谐无闻,循默避事。《书》曰“股肱惰哉,万事隳哉”,此孔子所为致叹于“焉用彼相”也。 部分译文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的进士第一。授职为修撰。历任左庶子,负责翰林院的事务。 万历五年(1577),由礼部右侍郎改任吏部职。当时申时行因为文采与书法而受张居正赏识,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张居正安抚他。六年三月,张居正准备回乡安葬父亲,奏请扩充内阁大臣,他便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参与机要事务。此后,晋升为礼部尚书兼职文渊阁,升任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学士。张居正揽权很久,cao纵部下如同拧去湿水,异己之人全部驱除。等到张居正去世,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实行宽大政策。依次召收老练成熟之人,安排在各个职位,朝廷的议论大都称赞此举。然而,此时内阁的权势很重,六卿大都依从内阁大臣的指向。诸位大臣由张四维、申时行起用,大臣们对他们的宽大之举感到高兴,大都与他们很友好。 张四维服丧回乡,申时行任首辅。余有丁、许国、王锡爵、王家屏先后同居衙门之中,彼此没有猜疑。此前舆论被张居正控制,到此时才得舒缓。因为张居正一向亲近申时行,人们不能不对他有所讽刺。申时行对外显出胸怀博大,能够容人,内心却本不善良。皇帝虽然高兴言官攻击张居正的缺点,却很厌恶别人评论时事,论事的人间或遭贬官。众人因此都责备申时行,口语交相辱骂。诸位大臣又都袒护,申时行堵塞言官之口,言官更加愤怒,申时行因此损害了自己的威望。 万历十二年(1584)三月,御史张文熙曾谏言以前的内阁大臣的四件专横恣意的事,奏请皇帝永远将其禁革。申时行上奏争辩称“:张文熙称部院的百官不应该设置考成簿,送交内阁监察、考核;吏部、兵部的解职授任,不应该一一由内阁裁决;督抚巡按办事,不应该用密揭请教阁臣;内阁中的票拟,应该让同官知道。阁臣不称职应当罢黜,如果合并他们的职权将阁臣全部革职,这是因噎废食。至于票拟,没有不与同官商议的事。”皇帝也深信如此,废弃张文熙的提议不用。御史丁此吕称侍郎高启愚用试题劝张居正即王位,皇帝御批奏疏后交给申时行看。申时行回答“:丁此吕用不明不白事构陷人以斩首之罪,恐怕谗言会接踵而来,这不是清明的王朝所应该有的。”尚书杨巍于是请求将丁此吕贬出京城,皇帝依从了杨巍的谏言。而给事御史王士性、李植等人交替上奏弹劾杨巍阿谀申时行,堵塞进谏之路。皇帝不久也后悔此事,下令罢免高启愚,将丁此吕留用。申时行、杨巍请求离去。余有丁、许国称:“大臣是国体的维系,现在因为众议而留用丁此吕,恐怕不能安抚申时行、杨巍的心。”许国尤其不堪愤怒,特地上奏请求离去,并攻击那些谏官。副都御史石星、侍郎陆光祖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