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五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五十一 (第12/12页)

务。

    所有赋税徭役,每年计算寅际征收,每十年修造黄册一次,按人丁田产有所差别。

    赋税有钱粮、布帛和各种货物的税收,徭役有力役、雇役、暂时借用的不固定劳役,都依据气候的好壤,地产的丰富损耗,人力的贫困富裕,调剂而平均分配。

    年成歉收就禀告府衙或行省请求减免。

    凡是赡养孤老、祭祀神只、选举人才、宣读法令、表彰良善、抚恤穷困贫乏、稽查保甲、严格缉捕、听讼断狱,都要亲自处理,勤勉谨慎从政。

    如果山川林泽有特产,可以贡献给国家使用,就按照登记簿册纳贡。

    县丞、主簿分别掌管粮马、巡捕的事务。

    典史负责收发公文。

    如果没有县丞,或没有主簿,则分别兼管县丞、主簿的事务。

    县丞、主簿,设置革除不统一。

    如果编入户籍的平民达不到二十个里的都裁革。

    昊元年,确定县为三等:交纳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知县为从六品;交纳六万石以下为中县,知县为正七品;交纳三万石以下马下县,知县为从七品。

    不久,都为正七品。

    ,所有新任命的郡县官,发给路费。

    洪武元年,征召天下贤才任府州县官职,敕命丰厚赏赐,以此勉励他们廉洁奉公耻于贪私,又再三告谕他们。

    三十七年,规定府州县条例八条,颁布告示天下,永远遵守。

    这时,天下府州县官有廉洁贤能正直的,必定派遣行人奉敕前往慰劳,提升品级赏赐财物。

    仁宗、宣宗时期依然如此,英宗、宪宗之后日渐稀少。

    此后更是看重京城官员而轻视地方官员,这种风气就绝迹了。

    总计天下的县共一千一百七十一个。

    儒学:府,教授一人,从九品,训导四人。

    州,学正一人,训导三人。

    县,教谕一人,训导二人。

    教授、学正、教谕,掌管教诲所管辖的生员,训导辅佐他们。

    所有麇膳生员、增广生员,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 人,附学生员没有固定人数。

    儒学官每月考试生员的学业而奖励他们。

    所有学政遵守卧碑所刻条例,都要听从提学宪臣提调,府听从于府,州听从于州,县听从于县。

    政绩的好坏要根据乡试中举人数的有无多少来确定。

    明朝初年,设置儒学提举司。

    洪武二年,诏令天下府州县都设立儒学。

    十三年,改各州学正品级为未入流品。

    此前是从九品。

    二十四年,确定儒学训导位于杂职之上。

    三十一年,诏令天下学官改授旁郡州县之官。

    正统元年,开始设置提督学校官,又有都司儒学,洪武十七年设置,从辽塞开始。

    行都司儒学,洪武二十三年设置,从北平开始。

    卫{需学,洪武十七年设置,岷瞳,二十三年设置,从左宁等卫开始。

    用以教导武臣子弟。

    都设教授一人,训导二人。

    河东又设都转运司儒学,制度如同府。

    后来宣慰、安抚等土官,都设置儒学。

    巡检司,巡检、副巡检,都为从九品,主管缉捕盗贼,盘查jianian邪伪诈之徒。

    凡是在京外各府州县关隘渡口等要害处都设立,使他们率领兵士役夫警戒防备不测。

    起初,洪武二年,因为广西地理上连接瑶、僮地区,开始在关口险隘要冲之处设巡检司,以便警戒jianian人盗贼,后来就增设到各地。

    十三年二月,特别赐给敕命训谕,不久改为离职。

    驿丞掌管邮递、迎送官员的事务。

    所有车船、人力马匹、公家提供的粮食、被子床帐,根据使客的品级,仆夫的多少,而恭敬供给接待。

    向府或州县领取费用,并登记收支情况。

    巡检、驿丞,各府州县的有无多少不同。

    税课司,府称司,县称局。

    大使一人,从九品,主官税收事务。

    所有商人、屠夫、杂市,都有常规税收,按时征税上交于府或县。

    凡是民间买卖土地房屋,必须把契约拿去盖印章,纔能够遇户,就征收价钱的百分之三的税。

    明代初年,改在京的官店为宣课司,府州县官店为通课司,后来改通课司为税课司、局。

    仓,大使一人,府从九品,州县没有入流品,副使一人,库大使一人。

    州县设。

    织染杂造局设大使一人,从九品,州织染局役有入流品。

    副使一人。

    河泊所官掌管征收鱼税;闸官、坝官,掌管开启关闭闸坝、蓄水泄水。

    洪武十五年,确定天下河泊所共二百五十二个。

    每年征收税粮五千石以上至万石的,设官三人;干石以上设二人;三百石以上设一人。

    批验所,大使一人,副使一人,掌管验证茶盐销售凭照。

    递运所,大使一人,副使一人,掌管运送粮草物资。

    洪武九年开始设置。

    此前,京城以外大多派卫所戍守军士押送军因,太祖因为这样做妨碍练兵守御,于是命兵部增设各处递运所,以便押运递送。

    设大使、副使各一人,视人夫多少,设百夫长统领。

    后来汰除副使,革除百夫长。

    铁冶所,大使一人,副使一人。

    洪武七年开始设置。

    共十三个所,每所设置大使、副使各一人。

    起初,大使,正八品,副使,正九品,后来都没有入流品。

    医学:府,正科一人,从九品。

    州,典科一人。

    县,训科一人。

    洪武十七年设置,设官职不发给俸禄。

    阴阳学:府,正术一人,从九品。

    州,典术一人。

    县,训术一人。

    也是洪武十七年设置,设官,不发给俸禄。

    府僧纲司,都纲一人,从九品,副都纲一人。

    州僧正司,僧正一人。

    县僧会司,僧会一人。

    府道纪司,都纪一人,从九品,副都纪一人。

    州道正司,道正一人。

    县道会司,道会一人。

    都是洪武十五年设置,设官不发给俸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