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舂秋霸王传亡齿寒 (第3/3页)
去挑几件异宝。” 重耳此言一出,琉璃与一众人皆目瞪口呆。心中思潮起伏,各有想法。 作为将领,须有大将之风,沉稳多智,心狠手辣,但他们从没想想过以贤德著称的重耳公子心狠手辣至此。一时间,大厅丫雀无声… 见此情景,重耳干咳一声,对先轸道:“按既定计划进行,我们等待你的好消息。” 先轸倏地站起来,施礼领命而去。 虞君初闻晋欲借道,勃然大怒,命人遣送晋使王通出境,但看见千里马与夜光宝壁后却转怒为喜,立即召见王通。 那千里马浑身血红,全无一根杂毛,用以御车,快于疾风,却又温顺可爱不见半点暴戾之气。夜光壁小巧玲珑,径不过寸,置于黑暗处能发出晶亮的莹光来。 王通进入大厅时,虞君犹自把宝壁合于掌中,一边观看一边问:“如此重宝,天下罕见,重耳公子奈何惠及寡人?” “君公之贤,天下皆知,吾家公子一向仰慕,虽得重宝,不敢私藏,特献于君公,以表诚心。”王通恭敬的答道。 虞君明知故问,一副聪明绝顶的神态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但不知贵国所求为何?” 王通深施一礼,朗朗道:“吾国屡受虢人之欺,忍无可忍,今欲借道以伐之,使确再不敢轻视吾国,若幸有所获,虢君宝藏当尽数归于君公。吾国并请与君公结盟,荣辱以共,世为兄弟之国。” 虞君看了看手中宝壁,又想到了虢君经常向他炫耀的那些宫藏至宝,心头一热,正欲开口… 一旁宫之奇与百里奚齐齐上前道:“主君使不得。” 虞君不快道:“为何使不得?” 百里奚眉头深皱道:“晋乃虎狼之帮,绝不能容其借道。否则,虞将不保也。” 王通也上前一步道:“我君与君公同姓,俱为太王之后,怎么可能做出那等不义之事呢?” 宫之奇见虞君点头,急道:“主公!晋君心怀险恶,人所共之。其杀尽同族兄弟,又丧失王伦,宠信骊姬,已无丝毫仁爱之心,岂肯以同姓之人,而不亡人之国?且耿,魏,霍三国俱为晋之同姓,但仍为晋所亡,主上不可不察啊!”王通脸色一变,对着虞公施礼道:“耿,魏,霍三国之君俱为贪暴昏庸之辈,岂能拿来比贤德的虞君相比,简直…” 宫之奇狠狠的瞪了王通一眼,愤然道:“如若主上借道给晋,那么在天下人眼中,与耿,魏,霍三君有什么区别?” “大胆!”虞公怒喝道:“虢君轻视寡人,经常使寡人蒙羞,今借道与晋,正可一雪寡人之耻。况晋君对寡人甚是敬重,奉重宝于寡人,又与寡人结为兄弟,并无丝毫恶意。而你们却有意为难寡人,是何道理?” “晋示好主公,是欲亡虢耳。虞,虢国势相当,世代交好,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犹如嘴唇和牙齿一样不可分离,虢国一日不亡,晋则不敢有亡虞之心。虢国若亡,虞则明日必亡。”宫之奇力谏道。 王通连忙反驳道:“今主事者为天下贤德远扬之重耳公子也,公子本想亲来拜见主公,只恐为主君惹来麻烦,它日虢君定怀恨于主君。以重耳之德名,绝不会做恩将仇报之举。” “虞国能与虢国盟好,为何就不能与晋盟好?寡人心意已决,不可更改,尔等退下去吧,不要再烦于寡人。哼!”虞君说完拂袖而去。 宫之奇还欲争辩,却觉衣袖被人连连扯动。回首看时,却见百里奚正对着他连使眼色,让他不要劝谏。于是他再次瞪了王通一眼,神情沮丧的刚退出宫外,便开口埋怨道:“大夫素称贤者,为何不帮助我一言,反而止我劝谏?” “以大夫与主公之亲,尚不能使主公回心转意,何况我呢?”百里奚自嘲道。 宫之奇无言以对,眼望天际,只觉心头异常沉重。 他身为虞国世族,自幼寄养宫中,与虞君一起长大,极为亲善,有如亲兄弟一般。但这位兄弟掌权后只愿意与他谈论声色犬马及金宝之物,却不愿与他谈论治国之道。而百里奚出身卑微,仅是因为他的举荐,才当上大夫。如若他都不能谏止虞君的荒唐胡为,那么朝中更无他人能改变国君的决定。 想到这里,宫之奇似乎看见了虞国被灭那那天,长长的叹了口气:“哎!如此下去,虞国必亡。” “为人臣者,须尽为臣之道,撑道已尽,不必遗憾。进良言于愚者之耳,犹弃明珠于暗。夏杀龙,殷纣诛比干,都是因为臣下强谏之故。大夫与我有知遇之恩,我不忍大夫成为昔日之龙,比干,故阻大夫强谏。天道循环,有国兴,亦有国亡,非人力可以挽回。”百里奚劝慰道。 “既然是上天要亡虞国,我也无法。”宫之奇眼神异芒一闪道:“你说得不错,臣道已尽,也不必遗憾。只是我不愿背上亡国之臣的恶名,欲另投他国。你甚有才智,何必埋没至此?我等同行,也不寂寞,不知你意下如何?” 百里奚淡然道:“大夫臣道已尽,当可远行。我尚未尽臣道,自应留下。” 宫之奇知道百里奚素来不肯改变自己的想法,也不勉强,再叹一声,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了声:“保重!”便回到家中,立即召集全族人丁,连夜逃往异国。 第三章兵之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