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见面大礼 (第2/12页)
雪丹清那边也有了结果,两名侍女被连续的快剑所惑,竟忘了雪丹清那凌厉的指劲。不到四招,便xue道受制,瘫软倒地。 乌娜脸色发白,颓然道:“放了他们,我跟你们走。” 琉璃突然跑到她身边,贼兮兮的凑到她脖子处嗅了嗅,娇声道:“你身上是什么味道,嗯,有些古怪。”说着,小手伸出来,意欲翻起她的前衣。 “啊…”乌娜何尝见过如此大胆的动作,神情顿时紧张起来,一副忐忑不安的样子。 琉璃见状娇笑道:“你怕什么?怎么一副紧张的样子?没见我也是个女人吗?难道还能…”说着有意无意的朝重耳扫了一眼“不过,若是那个人有这般举动,你可得小心。” 重耳一愣,正欲驳斥,却不经意中看到乌娜眼中现出一股楚楚动人的娇羞之色,却是别有一番风味,心中一动,不由暗暗道:没想到这贫瘠之地,竟有如此美女,据说戎女极为大胆,怎么此女却显出小女儿的娇态,全然没有蛮戎之女的泼辣。 雪丹清见琉璃对那香味好奇不已,便解释道:“戎族有个传统,凡族长之女或圣女自生下来后,洗澡皆用熏叶草浸泡,据说吃上举可以为族人除病消灾,而西戎与白戎至今仍沿袭这个传统,白族的缠香圣女更是香飘数里,蚊虫远避。” “哦!”重耳不由得在心底幻起缠香那幽香袭人的美态,神情竟有些恍惚。 “哼!”琉璃皱起鼻子。 重耳很快醒悟过来,连忙转过话题道:“入谷口是谁设的障碍,累得我们马骑人,真是该死。” 雪丹清玉脸一红,声如蚊吟的道:“是妾身吩咐族人做的…” “为什么?”季槐大惑不解。 雪丹清抬头向重耳看了一眼,回答道:“因连降几场大雪,山道陡滑,没有人敢骑马通过谷中,妾身担心公子…一行,本派了族人前来谷口迎接,可最近大雪封山,不得已,才想出此招,请大家不要介意。” “怎么会介意呢,当然不,得谢谢你才是,否则那丫头定然第一个摔落悬崖。”重耳说完便招呼裘无极过来,”你记好路线,待我们进入戎族后,你再返回,接引介子推他们,记得,不可骑马入谷。” 琉璃刚鼓起眼睛,却见重耳聪明的转到正题,这让她无从反击。遂气鼓鼓的对着乌娜吼道:“把你们那个熏什么草的法子告诉我,我也去泡泡,看看能否香飘数里。” “哈哈!” 一行人包括狐射姑在内,全被她这番极为童真的话给逗得大笑起来。 甚至连乌娜也从惊惶中转过神来,一丝笑意漫上眼角。心底亦涌起思潮:“这些外族人不像族人说得那样可怕啊,而且外族的女人都那么美丽,男人也…” 想到这里,她不禁偷偷草重耳看去,谁料重耳的感应能力极强,瞬间便捕捉到她的目光。 她顿时心跳如鼓,连忙低头前行。 一行人谈笑间已踏上孤岭山腰,这里人烟渺茫,终年云雾不散的纠缠绕着孤岭山腰,像个俊美的男子腰缠一条白色的绸带,看上去分外妖娆,行走却是万分艰难。 越是靠近孤岭之顶,阳光越是明亮,但却亮而不热,似乎所有的灼热均被皑皑白雪所消散,无论日光如何猛烈,却依旧晒不化满山的白雪。 彻骨的劲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却止不住众人对孤岭奇观的赞叹。 没有人喊冷,亦没人觉得累,连身体柔弱的小凤,亦精神振奋。大家都觉得是不虚此行,能观赏到如此美景,纵是一向喜欢和重耳斗嘴的琉璃也安静下来,全身心的投入到这天地无垠的大自然中。 缓慢的行走,静静的呼吸,孤岭陷入一片沉寂。 “听说蘅狄那老头又收了个关门弟子,是你们族长之子?伏洪还是伏荒?”雪丹清注视着乌娜的背影,忍不住问道:“那老头连你的两名侍女都传了几招,怎么没传你,奇怪。” 乌娜身体顿了顿,不作回答。 重耳想问她蘅狄是怎么回事,但见乌娜也在,便又忍住,只好等下次再问。抬头仰望远处山峦,蓦地见远方灯火一闪。 “咦!白天有灯火,怪了。”重耳喃喃道。 “嗯!确有火光。”季槐快进两步,与雪丹清并肩道:“是你族的信号吧。” “槐meimei聪明。”雪丹清赞许一声道:“进入孤岭峰后,我族每隔十里便设有烽火哨,若有火光,便表示平安…” “不对啊,怎么你们这一套正与周朝相反,我们是有情况才点起狼烟,烟飘数十里。”重耳不解“若遇雨雪天或刮狂风,你们的火把还点得燃么?” 雪丹清得意的笑道:“我族所用的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火种,而且用山中一种特殊材料熏制而成的,风雨不灭,且极为耐烧,但想点燃却得花费不少的时间。因考虑到报警的速度很关键,是以才决定亮安灭险。” 重耳闻言,挑了挑眉,未置一词,但嘴角却升起一丝笑意。 “我好像看见戎族的聚居地。” 雪丹清清楚重耳的目力,自然地点了点头,指着远处朦胧的白色道:“再穿过两个烟火点,便是我族的居地,我已经遣人在为大家安排宿地,圣湖旁有块极为广阔的平原,公子意下如何。” 走在前面的乌娜却猛然止步,瞪大眼瞧向重耳,像是看一头怪兽般,一脸震惊之态。 她的目力才勉强看到第一个烟火点,而这个男人竟说自己能看见两个烟火点后的戎族居地,岂不是神眼。而雪丹清毫不怀疑的态度也使得她不由不信,这个男人像个魔鬼。 “我们族长迎接公子来了。” 雪丹清脸泛喜色,向着前方奔去。 雪道中,飞闪着六道人影,中间一位最为惹眼,不用雪丹清介绍,重耳便知他就是东戎族的族长。鹿皮缠住披散的头发,身披金黄色的虎皮长罩。左手持着一根戎族族长象征的白玉小鼎,右手握着一根人腿骨制成的人骨笛。颈下,挂着一串长及腰腹的戎珠。身高八尺,行走在雪地上却犹如小鹿般轻灵,足见高手风范。 紧跟他右侧的是东戎族的右长老,一个年约半百的戎人,雄壮而阴森之气外露,羔羊皮袍夹层露出一柄刻有虎头的砍刀。左侧疾奔的那位即是左长老,年约花甲,皮袍飞舞间却显得气定神闲。戎族的五位最具权势的人除了巫祝未到外,竟出动四位迎接重耳。 最后一位剽悍的戎族男子至今满脸不茬,只是个逃难的王子罢了,即使他拿《易天**》的上部作为大礼赠送,但也不至于族长与两大长老,甚至…圣女也亲来迎接啊。 中间是一老一少两位戎族女子。老的脸上皱纹挤成一堆,衣服本就裹得多,身体显得非常臃肿,但行走间却犹如年轻人般快捷;少女则身材修长,同色的裘皮披肩,眉目如画,有如淡雅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