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_卷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十七 (第11/11页)

放为民的奴隶,漏登册籍的民户等屯田耕种。初七,奉命出使安南国的梁曾、陈孚带着安南国的使臣陶子奇、梁文藻一起前来京师。敕令福建行省遣放前往爪哇出征的士兵回归自己的家乡。十一日,水星干犯太微西垣的上将星。十五日,赐给安西王府的断事官印信。二十一日,太阴星干犯毕宿天区。二十四日,湖广行省的大臣上奏说海南、海北有很多空地,可以建立屯田。下诏设置镇守黎蛮、海北、海南的屯田万户府以监督此事。二十五日,太阴星干犯鬼宿天区。营田提举司所管辖的屯田一百七十七顷被洪水所淹没,减免其田租四千七百七十二石。

    九月初一,圣驾从上都抵达京师。初六,敕令各路的镇守官、总管监督驿传事务。初七,明安答儿统率一万名士卒征伐土蕃,最近派人回来报告,请求领茂州先归附的寨官前来朝廷,皇帝不允。十三日,设立海北海南博易提举司,赋税依照市舶司的先例收取。十四日,遣放金齿国的人返回。十五日,太阴星干犯毕宿天区。二十一日,敕令把御史台收取的赃银、罚款五万锭钱钞赐给贫困的卫士。二十九日,登州发生蝗灾,恩州发生水灾,百姓缺吃,用义仓米五千九百余石赈济饥民。

    冬季,十月初一,任命侍卫亲军千户张邦瑞为万户,佩戴虎符,率领六盘山的士卒一千人,以及皇子西平王等人的军队共一万人进行西征。赐给冠城监督疏浚河道工程的军官们每人一套衣服。赐给安南国的陶子奇等十七人冬衣,由荆南行省安排。初六,下诏修筑汴河的堤防。初七,派遣兵部侍郎忽鲁秃花等人出使阁蓝、可儿纳答、信合纳帖音三国,并赐给信合纳帖音的酋长三珠虎符。初八,向太庙敬献祭品。彗星进入紫微垣,抵达北斗七星的斗魁,光芒一尺多长,一个月才消失。十四日,荧惑星干犯亢宿天区。十七日,太阴星干犯天关星。十九日,太阴星干犯井宿天区。二十日,敕令降低米价出售给京师的饥民,那些鳏、寡、孤、独而不能养活自己的人则赐给他们粮食。二十二日,大赦天下。二十六日,总统以下的僧官,凡是有妻室的革职。派段贞监督开河、修仓的工程,加授他为平章政事。二十八日,制造像蹄形的掌甲。二十九日,禁止江南各州郡把请求收养的良家子弟辗转进行贩卖,并禁止强行把平民抢来贩卖。平滦水灾,减免田租一万一千九百七十七石。广济署发生水灾,损害屯田一百六十五顷,减免其田租六千二百一十三石。

    十一月初一,把德安府改属于黄州路。初六,孙民献曾经阿附桑哥,帮助要束木作恶,到他担任上都留守司同知以后,又接受贿赂减损各随从官员们的粮饷,下诏抄没他的家产,妻子入官为奴婢。又因为潭州的吕泽控告他残忍肆虐,以刑具械系孙民献到湖广,按照吕泽所控告的彻底查究。设立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治所在雷州。初九,敕命中书省,凡是出征的士兵,不要用征收赋役的事去烦扰他们的家属。十四日,太阴星干犯毕宿天区。十六日,太阴星干犯井宿天区。十七日,因为金齿国的木朵甸人口增加,设立下路总管府,赐给其担任长官的人双珠虎符。真定路镇守官合散上奏说“:廉访司官员审查、责求民官过于苛刻,请派民官重新审查、核实廉访司的文卷。”皇上允从。十九日,太阴星干犯鬼宿天区。免征江南都作院的军匠出征。二十五日,荧惑星干犯钩钤星。二十七日,木星干犯亢宿天区。二十八日,河南江北行省平章政事伯颜入朝担任中书省平章政事,职位在帖哥、剌真、不忽木之上。

    十二月初六,禁令:轮流替换的汉军士兵不得贩卖武器。初十,武平路镇守官塔海上奏说“:女真的地域至今尚未确定,只要有一个贼寇入境,百姓们就流离失散,臣愿意前去安定、收聚他们。”下诏任命塔海为辽东道宣慰使。十一日,中书左丞马绍患病,以詹事丞张九思代替他。十四日,太阴星干犯井宿天区。派遣使臣督察思州、播州二州及镇远、黄平,遣发宋朝的旧军八千人随征安南。十九日,平章政事亦黑迷失、史弼、高兴等无功而返,各处以杖刑,令其自己感到羞耻,并没收他们家产的三分之一。二十二日,敕命把桑哥被没收入官的田地三百九十一顷又八十余亩,赐给阿合兀阑所管辖的匠户。二十五日,任命铁赤、脱脱木儿、咬住、拜延四人共同担任安西王的太傅。

    这一年,全国的路、府、州、县等一共二千零三十八个:其中路一百六十九个,府四十三个,州三百九十八个,县一千一百六十五个,宣抚司十五个,安抚司一个,寨十一个,镇抚所一个,堡一个,各甸部管军民的官署七十三个,长官司五十一个,录事司一百零三个,巡院三个。大小官府共二千七百三十三处,跟随朝廷的官府二百二十一个,官员总共一万六千四百二十五人,随朝的一千六百八十四人。全国的民户为一千四百万零二千七百六十户。按照每年的惯例赏赐皇后、亲王、公主。赐给大臣们的羊马钱,总计钱钞四十三万四千五百锭、绢帛五万五千四百一十匹。周济贫困的人钱钞三万七千五百二十锭。做佛事祈求福祚五十一次。真定、宁晋等地遭受水、旱、蝗、雹形成灾害的二十九处,全年判处死刑的罪囚共四十一人。

    至元三十一年(1294)春,正月初一,皇帝身体不适,免去百官的朝贺。十二日,枢密院知事从军中来到。十九日,皇帝病情严重。二十二日,皇帝在紫檀殿去世。在位三十五年,享寿八十岁。亲王和大臣们派遣使臣向皇孙报告凶信。二十四日,灵柩出发。安葬在起辇谷,和先帝们的陵墓在一起。

    夏季,四月,皇孙抵达上都。十四日,皇孙即皇帝位。十六日,中书右丞相完泽以及文武百官商议对已故皇帝敬奉尊谥。二十二日,开始在都城南面七里的地方筑坛。二十四日,派遣司徒兀都带、平章政事不忽木、左丞张九思,率领百官在南郊请求尊奉先帝谥号。

    五月初九,派遣暂摄太尉臣兀都带奉上册书敬奉尊谥为“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蒙古语尊称为“薛禅皇帝”当天,完泽等商议同时向先皇后弘吉剌氏敬奉尊谥为“昭睿顺圣皇后”

    世祖的度量宽广,知人善任,信用儒家的治国方法,运用时能够根据华夏的原则变化使用,建立经纬,陈列纪纲,因而作为一代的体制,其规范是宏大深远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