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蛇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象的 (第2/4页)
下的红人、大将,他想摘一朵花,搞个把女人,谁人干涉得了?谁又敢干涉? 于是乎,韩令坤接收了这朵残花,收为偏房,做了他的小妾。一夜云雨,果然是快意非常。从此后,韩令坤对杨氏可真是宠爱有加,言听计从。 韩令坤听了杨氏之言,转头问关在囚车中的陆孟俊,杨氏所言,是不是真的。 苦主就在眼前,陆孟俊想抵赖也不成,只得承认杨氏说的都是事实,但求速死,只是请下手痛快些,二十年后,还是一条汉子。 韩令坤转头问身边的将士们:“你们说,这件事该怎么办?” “杀了他,千刀万剐,杀了他。”将士们众口一词。 两军交战,不杀战俘,这是自古以来就约定俗成的。韩令坤此时顾不得这么多了,他是护花使者,他要为他的爱妾报灭门的血海深仇,这个战俘不能送走,他要将他就地正法,替那死去的二百余口报仇。 韩令坤命军士设下香案,香案上供着杨氏父母的牌位。烧烛焚香,命杨氏先行拜过牌位,然后命兵士打开囚车,将陆孟俊从车内提出来,剥去衣裳,露出毛茸茸的胸膛,再令兵士提来几桶冷水,将他全身上下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推到案前。 韩令坤拔出腰刀,趋步上前,左手抓住陆孟俊的头发,右手举刀刺下去,哧的一声响,剖开陆孟俊的胸膛,随手掏出他的心肝内脏,放承案上,祭奠杨家父母。再令左右将陆孟俊凌刀细剐,将全身的rou剐得个一干二净,连rou带骨头,抛到荒野之中喂野猪野狗了。 韩令坤的做法虽然有些残忍,却也解恨。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就是天理昭昭的轮回报应。对那些恶人,想必也是一个震慑。 赵匡胤得知韩令坤在扬州打了胜仗,赶紧上书周世宗,替韩令坤请功求情。周世宗准予韩令坤将功补过,不予追究。 3、赵匡胤治军 南唐元帅李景达,得知陆孟俊被周兵活捉,受了千刀万剐的酷刑,吓得胆战心惊。连忙与部下商量应敌之策。有人说,韩令坤驻守扬州太厉害了,不如放弃扬州,转攻六合。如果能攻下六合,扬州也就是囊中之物了。 不能取扬州,何能取六合。可叹南唐这些人,都是一些酒囊饭袋,他们哪里知道,在六合城,还有一个比韩令坤更厉害的角色等着他们。 李景达也是一个没脑子的人,居然听了部下之言,率领四万兵马,拔寨起兵,绕过扬州,自瓜州渡江,浩浩荡荡杀奔六合,一时间,六合城大兵压境,险象环生。 赵匡胤驻守六合城,手下只有二千人马。他来六合的主要任务是阻止扬州的周军溃退,未曾想李景达在扬州打了败仗,居然绕过扬州,转攻六合。这支原本是为执法而来的部队,突然变成要与二十倍于己的敌军进行正面交锋。赵匡胤和他的二千人马,一下子被推入了凶险万分的绝境。 二千人马对四万虎狼之师,如果正面交锋,无异于以羊搏虎,以卵击石。 赵匡胤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显得异常冷静,当探马报告,说唐军距六合尚有二十里路程时,赵匡胤便命令兵士将营帐后撤,移到靠近山脚一片树林边扎下营寨。一部分营帐扎在山脚下,一部分营帐设在树林里。树林外的营盘看得清清楚楚,树林内的营盘若隐若现,颇有一种神秘之感,让你不知道树林里到底藏了多少兵。赵匡胤又命士兵于营帐之外席地饮酒,一个个赤手空拳,敞胸露怀,狂呼滥饮,东倒西歪。一面修书一封,派快马送往扬州的韩令坤,请他派兵增援六合。 赵匡胤唱起了空城计。 李景达自瓜州渡江后,本欲直取六合,当探子来报,说周军在山脚下扎寨,不知兵力到底有多少,且士兵们在帐外饮酒作乐,似乎并不防备。李景达听到周兵如此状态,心里已经是很吃惊了,当他得知周兵主帅是赵匡胤时,急忙传令停止前进,在距六合城十里之地安营扎寨,掘壕设栅,稳住营盘。 众将纷纷前来请战。 李景达对大家说,林中扎寨,已是兵家大忌,大战在即,却纵酒狂欢,更是荒唐。赵匡胤是周军名将,他不会不懂得这些用兵的最起码常识。但他有恃无恐,一定有他不可告人的目的。素闻赵匡胤用兵诡诈,打仗时经常不按规矩出牌。这样做,明显是想诱我上钩,我能上他的当吗?当即传令,没有军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军,违者按军法处理。 李景达由攻转守,一连几天都在观望。赵匡胤也是稳坐钓鱼台,敌不动,我不动。两人打起了心理战。心理战比的是智慧,比的是耐性,谁的智谋高,谁的耐性好,谁就能获胜。两军相持了几天,谁也没有主动出击。 赵匡胤手下的将领,有些就坐不住了,纷纷向赵匡胤进言,请求出战。 赵匡胤微笑着对大家说:“敌兵二万,我兵二千,双方力量对比,相差悬殊。敌军之所以安营扎寨,不敢进攻,是因为他们没有摸清我军的底细,心存恐惧。如果主动出击,就会暴露我军的实力,那时,他以数万之众奋力进攻,胜负就很难预料了。现在我军按兵不动,等待他们前来挑战,我们再迎头痛击,兵法上叫做以逸待劳。” 众将认为赵匡胤虽然说得有理,但如果敌人不战而退,那仗又该怎么打? 赵匡胤笑了笑说:“南唐主帅李景达是南唐皇帝的亲弟弟,他受命担任兵马大元帅,既然已经到了这里,是不可能不战而退的。如果真是这样,他如何向他的哥哥交代?要不了几天,他们肯定前来挑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