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十会写诗的不如会打仗的 (第4/4页)
时间不长,李煜果然换了一身便装,与宰相汤悦等四十余人出了宫门,跟着曹彬的大队人马,同往汴梁向赵宋天子请降。 曹彬自出兵至凯旋,肃正军纪,兵士没有人敢乱来,破城之日,兵不血刃,江南十九州、三军、一百八十县的版图,收归赵宋。 开宝八年(975年)十一月,南唐正式亡国,南唐后主李煜沦为亡国奴,当他踏上宋军专门为他备下的大船,驶离金陵时,再回首这座由他们父子两代经营了几十年的故国京都,心如狼翻,双眼温润。一代亡国之君,千古风流才子,站在船头上,随口吟了一首名为《渡中江望石城泣下》的诗词: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会写诗的当了亡国奴,会打仗的得了天下。会写诗的到底不如会打仗的。 开宝九年(976年)正月,赵匡胤在明德殿接见李煜,李煜带领南唐旧僚,跪在明德殿下听候宣诏。 宣旨官宣读诏书,先是将李煜责备一通,然后是开恩赦免众人,并授李煜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傅、右千牛卫将军,封违命侯。 封违命侯,是一个带有侮辱性的封号,它发xiele赵匡胤对李煜的憎恶和鄙视。 李煜的夫人小周后,封为郑国夫人。 李煜带着家人,住进了赐给他们的宅子,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赵匡胤安排了李煜,突然想起另外两个人,那就是南唐主战派张洎和陈乔,听说陈乔在破城之日悬梁自尽,张洎随李煜来了汴梁,便厉声问道:“谁是张洎?站出来。” 张洎从降臣队中站出来道:“罪臣张洎在此!” 赵匡胤责问道:“由于你极力主战,李煜才有今日之辱,你该当何罪?” 张洎不卑不亢地说:“为臣者,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对于江南国主,臣这是尽忠。如果不是我主欲降,臣要陪主子来汴梁领罪,也不会苟且偷生至今日。如果要治抗宋之罪,请降罪于臣,与我主无关。” “知道这是什么罪吗?”赵匡胤反问道。 “死罪!”张洎脱口而出道“陛下若因此赐臣死,臣愿赴死,绝无怨言。” 赵匡胤见张洎说得义正词严,是个忠烈之士,心里颇为欣赏,不但没有再为难他,反而授予太子中允之职。 张洎没有想到自己不但没有被治罪,反而还受封,慌忙跪下磕头谢恩。此后,他将一片赤诚之心完全献给了宋朝,官至参知政事,成了一代名相。这是后话。 江南自李升篡吴,自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吴王李恪的后裔,立国号唐,称帝六年;传子李璟(后改名景),袭帝号十七年,被周世宗打败后,去帝号,自称国主有四年;李煜继位,到梦断金陵,有十五年,共经历了三世,三十九年。 6、皇帝的话也不能当真 献俘完毕散朝之后,潘美与曹彬同行。潘美见四下无人,恭维道:“南唐君臣都安顿好了,接下来就该向将军贺喜了!” “我何喜之有呀?”曹彬反问道。 潘美说道:“当日大军南下之时,皇上亲口许诺,等你消灭了李煜,收复南唐之后,要提拔你做宰相。今天李煜已成阶下囚,收复南唐,将军的功劳最大,接下来便是进入宰相政事堂,今后,你将是出将入相,这不是要祝贺你吗?” 曹彬淡然一笑道:“这次出征,上仗苍天保佑、下仰众将士之力才能凯旋。我虽然身为统帅,侥幸能奏捷,也不敢居功自傲,对于宰相这个位子,想也没有想过。” 潘美笑说:“天子无戏言,既然收复了江南,就该说话算数。” 曹彬又笑了笑说:“太原还没有拿下呢!” “太原是太原,江南是江南,怎么能将这两件事连在一起呢?”潘美不解地说。 曹彬笑了笑,并没有作过多的解释,两人分手,各自回家去了。 第二天,赵匡胤在明德殿大宴群臣,酒至半酣,赵匡胤对曹彬说:“朕本来要提拔你为宰相,但北汉刘继元还盘踞在太原,这件事以后再说吧!” 君无戏言,是说皇帝是金口玉言,说出的话就得算数。赵匡胤把亲口许诺给曹彬为宰相的话收回去,看来,君无戏言这句话并不是真理。 曹彬听赵匡胤收回了诺言,慌忙离座叩头谢恩,口里还连声说,臣无才无德,不配做宰相,陛下还是把这个指标留着吧! 潘美在一旁偷偷发笑,恰好被赵匡胤看见了,问潘美为何发笑。潘美不敢隐瞒,只得说出了原委,最后说道:“臣见曹将军料事如神,故而发笑,请陛下恕罪!” 赵匡胤听罢,大笑不已,但他还是觉得有些愧对曹彬,于是,赐曹彬二十万钱,用做对曹彬的奖赏。 曹彬拜谢而退,自嘲道:“人生何必要做宰相?当个好官,不过就是多得些钱罢了。”看来,曹彬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有些东西争是争不到的,得了一点实惠,也就知足了。 二月,赵匡胤下诏,曹彬提升为枢密使;潘美提拔为宣徽北院使。 赵匡胤收复南唐,基本上统一了南方,剩下的只有吴越和泉、漳,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也基本完成。宋朝取得了南方雄厚的人力物力,增强了对抗北方强敌契丹的力量,两强的碰撞只是时间问题,但究竟鹿死谁手还要拭目以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