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智北游 (第2/5页)
也问乎无始 ,曰:“若是,则无穷之弗知与无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无始曰 :“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于是泰清仰而叹 曰:“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无始曰:“道不 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 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无始曰:“有问道而应之者,不知道也; 虽问道者,亦未闻道。道无问,问无应。无问问之,是问穷也;无应 应之,是无内也。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 大初。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 光曜问乎无有曰:“夫子有乎?其无有乎?”光曜不得问而孰视其 状貌:窨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光 曜曰:“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及为无 有矣,何从至此哉!” 大马之捶钩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大马曰:“子巧与!有道 与?”曰:“臣有守也。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 察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长得其用,而况乎无不用者乎!物 孰不资焉! 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古犹今也 。”冉求失问而退。明日复见,曰:“昔者吾问‘未有天地可知乎? ’夫子曰:‘可。古犹今也。’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问何谓 也?”仲尼曰:“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 神者求邪!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子孙而有孙子可乎?”冉求未 对。仲尼曰:“已矣,末应矣!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 邪?皆有所一体。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 ,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圣人之爱人也终无已者,亦乃取于 是者也。” 颜渊问乎仲尼曰:“回尝闻诸夫子曰:‘无有所将,无有所迎。’ 回敢问其游。”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 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与之相靡?必与之莫多 。狶韦氏之囿,黄帝之圃,有虞氏之宫,汤武之室。君子之人,若儒 墨者师,故以是非相赍也,而况今之人乎!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 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山林与,皋壤与, 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 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夫知 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 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至言去言,至为去为。齐 知之,所知则浅矣!” 译文 这位先生姓智,名慧,外号小聪明,是土生土长的中 原人。智先生要学道,遂去北方远游,寻师访友。为什么 要选择北方?因为道是看不见的,道躲在幽暗处,而北方 正是幽暗之所在,北冥不是有半年长夜吗。对,要学道, 去北方。 智先生向北方愈走愈远。夜愈长了,北斗星愈高了。 走到一条黑河,名曰玄水,唯见墨波黯黯。玄水北岸,一 座小山,名曰隐氛山,终年隐藏在氛雾里,智先生爬上山 ,遇见无为谓先生。无为谓也就是不用说。这位先生忘言 已有多年了。 智先生问道于无为谓,说:“我有三个问题想请教你 。怎样思维,怎样考虑,才能懂道?如何处世,如何为人 ,才能合道?什么方向,什么路线,才能得道?” 无为谓不回答以上三个问题。不是不愿回答,而是忘 却言论,不能回答,啊不,不是不能回答,而是不晓得该 怎样回答才好。 智先生白问了,心头焦急,转身便走,遂去南方远游 ,继续寻师访友。看来道不在幽暗处,或许在光明处,而 南方正是光明之所在,热带不是有阳光耀眼吗。对,要学 道,去南方。 智先生向南方愈走愈远。天愈热了,棕榈树愈多了。 走到一条亮河,名曰白水,唯见银波晃晃。白水南岸,一 座大山,名曰狐阕山,峰壑看得非常清楚。心头藏有任何 狐疑,到此便会一扫而光,故名。智先生爬上山,老远老 远就望见了诳倔先生,竟看透了他的五脏六腑,真是太明 白了。诳倔也就是不实而武断,这位先生据说样样皆懂。 智先生问道于诳倔,仍提出那三个问题。 诳倔说:“嘻!我懂。听我回答你。”刚摆出传道的 架子,怎么就哑口啦,诳倔急得脸红,直拍前额。似乎已 经想好的答案,此时只剩一片空白,再也想不出来。真是 怪事! 智先生又白问了,遂去西方昆仓山的仙宫拜见黄帝, 又提出那三个问题。 黄帝回答说:“非思维,非考虑,才能懂道。不处世 ,不为人,才能合道。无方向,无路线,才能得道。” 智先生说:“你懂道,我现在也懂了。看来唯有咱俩 懂,无为谓和诳倔都不懂呢,对吗?” 黄帝说:“不对。无为谓真懂道。诳倔作懂道状。我 和你终究是门外汉哟!懂道者不谈论,谈论者不懂道。这 就是为什么圣人不重言教而重身教。道非某种思想体系, 所以谈不出,抓不住。德非某种行为标准,所以做不出, 达不到。仁有可能是装模作样的。义有可能是伤天害理的 。礼是演戏,集体的欺骗。所以说,从我起的历代君王, 失去道而提供德,失去德而提倡仁,失去仁而提倡义,失 去义而提倡礼──礼是害道的空花,捣乱的贼头。所以说 ,人要学道,就得打掉空花,天天打,进而打掉伤天害理 的义,进而打掉装模作样的仁,回到无为状态。无为,不 去制造社会问题,什么事情都好办啦。当今社会失道已久 ,道被化为意识形态的礼仪,的义方,的仁政,看得见, 讲得清,摸得着,要想找回正道,不感到困难吗?说容易 也容易,如果有伟大人物出现,扭转社会的趋势。” 黄帝又说:“生是死的后辈,死是生的前辈。倒过来 说也通,生是死的前辈,死是生的后辈。生死到底谁在前 谁在后,谁也说不清。人的生命不过是阴阳二气的结合。 结合了,我们说这是生。散离了,我们说这是死。如果死 生互为后辈,而后辈又无穷,我们面对生死循环,还怕什 么。万物的生命皆是阴阳二气的结合,这是万物的同一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