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_人间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间世 (第3/5页)

枝国、胥敖国,一位是夏禹王,讨伐有扈国。四小国惨败,国君被处斩,国民全家死绝,国都夷为废墟。就这样讨伐者还不肯封刀停战,还要尽量扩大战果,捞得更多更多。贪美名,求实利,结果竟是这样啊。这些故事你恐怕也知道吧?名利的诱惑力如此之强,圣人如尧如禹都难以抗拒呢,何况你呀。当然,你要去纠正卫国的暴君,一定有自己的想法。说给我听听吧。”

    颜回说:“为人正直而又谦虚,做事勤勉而又忠实,这样侍候卫君,行吗?”

    孔子不以为然地唔了一声,说:“这怎么行!那家伙一肚子阳刚之气,气焰高张,忽喜忽怒,脸色说变就变,常人谁敢违抗。试用好言好语去感动他,他就加以钳制,叫你闭嘴,不敢进谏善言,这样他才活得快意称心。所谓日行一善,哪怕是一小善吧,他都做不到,何况大善呀。你要引他向善,他却顽固不化,表面同意而内心不采纳。你要去纠正他,如何办得到哟!”

    颜回说:“正直谦虚,勤勉忠实,如果这样不行,我就改变策略:一是内心直耿,固守原则;二是表面屈从,顺应现实;三是援引历史教训,借古谏今。内心直耿的人,认同于自然。认同于自然的人,相信君臣都是自然之子。天生平等。既然天生平等,谁有话要说,那就说吧,何必要求他人说我说得对呢?又何必介意他人说我说得不对呢?一个人葆有这样的心态,大家叫他天真老儿童,他便做到认同于自然了。表面屈从的人,认同于社会。认同于社会的人,使自己的行为顺应现实。双手高擎笏版,两腿长跪,折腰叩头,恭行臣僚之礼,大家都这样做了,我敢不这样做吗?一个人,只做大家都在做的,谁也挑不出他的纰漏来,他便做到认同于社会了。援引历史教训的人,认同于古代。认同于古代的人,向君王进谏言,虽然满口教条,但是有的放矢,说到痛处。而且说的一切全是古人早说过的,不是我发明的,你能奈我何哉。一个人,忠心耿耿,借古谏今,直言而又不惹麻烦,他便做到认同于古代了。以上三条便是我的策略。我若这样侍候卫君,该行了吧?”

    孔子不以为然地唔了一声,说:“这也不行呀!对待卫君的这一套策略大繁琐了,太模式化,很不灵活。你的设计虽然笨,但是实践下去不会给自己惹麻烦,倒是真的。不过,不惹麻烦,也就到此罢了,哪能收到纠正的实效呢?还远得很!我看你还是个想当然哟。”

    颜回说:“我想不出更好的方法了。敢请老师指点吧,还有什么好方法。”

    孔子说:“斋!也就是大扫除,做清洁。等你清洁了,我才告诉你怎样对待卫国那个暴君。现在不行。现在你心中堆满想当然那些成见的垃圾。不扫除想当然的成见,就去纠正卫君,你以为做起来很容易吗?轻举妄动,老天爷不允许。”

    颜回说:“我家贫穷,下酒不荤几个月了,身体已经清洁。这可以当作已经斋了吧?”

    孔子说:“你这是祭神的斋,不是心斋。”

    颜回说:“敢请老师讲明,心怎样斋。”

    孔子说:“来一番心灵的大扫除。首先你要做到意念专一,停止游思浮想。然后关闭听觉器官,不用耳听,仅用心听。用心听就是用意识去知觉外界的存在。然后断绝意识活动,不用心听,仅用气听。用气听就是用灵魂去感悟道的存在。为什么不用耳听?因为耳的功能有限,只能响应声音。为什么不用心听?因为心的功能也有限,只能响应存在。气,亦即灵魂,那是一片光明的空虚,功能特异,能容纳大千世界。心灵空虚清洁,扫除了想当然的成见,妙道来集,你便悟了。我说的心斋就是使心灵空虚,保持清洁。”

    颜回受教,恭谨而退。几日之后,来见孔子,说:“进入心斋状态以前,我总想到自己,那时人间有个颜回。逐渐进入心斋状态,我便忘掉自己,这时人间没有颜回。我使心灵空虚清洁了吗?”

    孔子说:“你达到心斋的要求了。现在告诉你怎样对待卫国那个暴君。作为客卿,进入卫君的小圈子以后,不要争取名誉地位。他若听得入耳,你就鸣放;听不进去了,就闭嘴。不要立门户,不要筑堡垒。目的专一,不要三心二意。发言,行事,要让人知道你是不得已的。这样就差不多了。”

    孔子又说:“你想不留脚印,可以乘车旅行;你想脱离大地,恐怕永不可能。社会压力使人表假态,自然压力使人现真形。鸟有翅膀,飞得快活;鸟无翅膀,怎能飞啊。人有见识,懂得许多;人无见识,懂个什么。请在窗外停留,且向室内瞻望。满屋家具已经搬走,空荡荡的一间闲房,白晃晃的一片阳光,静悄悄的一派吉祥,正如心灵,打除垃圾之后,虚寂生智慧,空旷生明朗。如果拒绝扫除垃圾,一天到晚游思浮想,意识活动非常匆忙,心灵内塞得满满,照不入一线阳光,愚蠢,黑暗,有祸,不祥,所谓坐驰,就是这样。”

    孔子最后说:“一个人,关闭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隔断外界吵吵嚷嚷形形色色的干扰,求得精神上的宁静,耳向内听,目向内视,直通灵魂,同时扫除大半生积累的想当然,那些成见的垃圾,他便获得空虚清洁的心灵了。鬼神都愿与他为邻,何况人呢。岂止人,连动物也会被他驯化呢。远古的好帝王,史前的大酋长,推行心斋,亲身实践,建立了理想国。心斋既能安邦治国,作用非凡,身无官职的人用来立身处世,效果当然更显著了。”

    楚国的沈子高先生,又名诸梁,在叶县做首席长官,人称叶公。他奉楚王集合,将要出差齐国,办理外交事物。行前,他来请教孔子,说;“这次出国任务很重。齐国接待我的规格可能很高,但是在谈判过程中,对方一定会设置障碍为难我。我这个人,老师是了解的,说服一个平民都都困难,何况要去说服齐王,他是周天子下面的东方霸主,难啦!我真害怕。老师对我说过:‘办住何事,不论大事小事,都须费口舌,说得对方高兴了。才能成功。’这话真对。现在我怕的是不成功,回来要受政治处分,挨整的是我,就算成功了吧,想想谈判桌边忽喜忽怒,心中得失交战,体内阴阳失调,种下病因,受害的还是我。干这些差使,成功不成功,都要受害;不受害,除非请德才兼备的外交家去干,从接受任务的那天起,忧愁伤胃,我便简化膳食,烧烤一概罢免,厨子不再苦热。当天夜晚心头焦的,火燎燎的难受,饮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