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暑去寒来春复秋下 (第1/2页)
第一章 暑去寒来春复秋(下) 交春了。 他也来了好几个月,与弟兄们一块,同游共息,由初雪至雪齐。 孩子们都没穿过好衣服。他们身上的,原是个面口袋,染成黑色,或是深颜色,做衣服,冬天加一层棉,便是棉衣。春暖了,把棉花抽出来搁好,变成两层的夹衣。到了夏天,许是再抽下一层,便是件单衣。大的孩子不合穿,传给小一点的孩子。破得不能穿了,最后把破布用糨糊裱起来,打成“洛褙”做鞋穿。 天桥去熟了,混得不错,不过卖艺的,不能老在一个地方耍猴,也不能老是耍猴。难道吃定天桥不成? 孩子长得快,拉扯地又长高了。个个略懂所谓十八般武艺:弓,弩,枪,刀,剑,矛,盾,斧,缏。不过“唱,做,念,打”打还只是扎基础。 关师傅开始调教唱做功架。 天气暖和了,这天烧了一大锅水,给十几个孩子洗一回澡。这还是小豆子拜师入门以后,第一次洗澡,于蒸气氤瘟中,第一次,与这么多弟兄们rou锦相间,坦腹相向。去一个木勺子,你替我浇,我替你浇。不知时光荏苒。忽闻得“鞋!鞋!鞋!”的钟声穿来。 小豆子无端想起他与娘的生离。“师哥,我好怕这钟声。” “不用怕,”才长他三年,小石头懂的比他多着呢:“过是铸钟娘娘想要回她的鞋吧,你听,不是‘要鞋!要鞋!’这样喊着吗?” “你不是说,她是只鬼魂儿么?”小豆子记得牢:“她为什么要鞋?” 各人见小豆子不晓得,便七嘴巴舌地逞能,勿要把这传奇,好好说一遍。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皇帝敛尽了城里的铜钱,强迫所有铜匠为他铸一口最巨大的铜钟,一回两回都不成功,铜匠几乎被他杀光了。” “有一个老铜匠,用尽方法一样不成,便与女儿抱头痛哭,说他也快被皇帝杀头了。” “这姑娘一定要到熔炉旁边看,就在最后一炉桐汁熔成了,一跳跳进里头去。” “就像我们练旋子一样,一跳——”一个小师哥还赤身示范起来,谁知失足滑了一交。大伙笑起来,再往下说。 “老父亲急了,想救她,已经来不及,一把只抓住她一只鞋。” “铜种铸好了,就是现在鼓楼后钟楼前的那一口。晚上撞钟报更时,都听到她来要鞋的。” 小豆子很害怕。 “你怎不晓得铸钟娘娘的故事?”小石头问。“你娘没跟你说?” 小三子最看不过,撇撇嘴: “也许你娘也不晓得。” “不!”小豆子分辨,也护着娘:“她晓得。她说过了,我记不住。” “你娘根本不晓得。” “你娘才没说过呢!” 小豆子于此关头,没来由的憎恨这侮辱他娘的小师哥。 “算啦别吵啦,”小石头道:“我们不是听娘说的,是拉胡琴的丁二叔说的。” “呀——”小豆子忽地张惶起来:“丁二叔,哎!明儿得唱了。” 他心神回来了,也不跟人胡扯了,赶忙背着戏文: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 小石头木勺的水迎头浇下。 “又岔到边里去了。是‘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几个孩子架着脏兮兮的小癞子进来,把他像木偶傀儡一样扔到水里去,溅起水花。 小癞子只一壁叼叼不清,成为习惯。 “别逗了,烦死了。反正我活不长啦,我得死了。哎哟,谁踩着我啦?——” 四下喧闹不堪,只有小豆子,念着明儿的“分行”不安得很。 小石头鼓励他:“来,再背。就想着自己是个女的。” 小豆子坚决地:“好!就想着,我小豆子,是个女的。‘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 师兄弟们全没cao那份心。他们只是嘻玩着,舒服而且舒坦。又爱打量人家的“鸡鸡”“唉,你的鸡鸡怎么是弯的?” 一个也全无机心,拿自己的话儿跟人一比:“咦?你这比我小!” 一块成长,身体没有秘密。只有小豆子,他羞怯地半侧着身子,就叼念着,自己是个女的。 断指的伤口全好了。只余一个小小的疤。春梦快将无痕。 这天是“分行”的日子。 孩子们穿好衣服,束好腰带,自个伸手踢脚喊嗓,之后,一字排开。 眼前几个人呢。除开关师傅,还有上回那师大爷,拉胡琴的歪鼻子丁二叔。大人们坐好了,一壁考试一壁掂量。 就像买猪rou,挑肥拣瘦。 先看脸盘,眉目。挑好样的生。 “过来,”关师傅喊小石头:“起霸看看。” 小石头起霸,唱几句“散板”: “乌骓它竟知大事去矣,因此上在檐下,咆哮声嘶!” 轮到下一个,气有点不足,可很文,也能唱小生。又到下一个“这个长得丑。” “花脸倒是看不出。”关师傅护着。 “这个指头太粗了。” “这个瘦伶伶的,不过毯子功好,筋斗可棒呢!” “这个” 一个一个被拣去了,剩下些胖的,眼睛小的,苯的,因没有要,十分自卑难过。只在踢石子,玩弄指头儿,成王败寇的残酷,过早落在孩子身上。 到底也是自己手底下的孩子,关师傅便粗着嗓门,像责问,又似安慰:“小花脸,筋斗,武打场不都是你们吗?戏还是有得演的。别以为“龙套”容易呀,没龙套戏也开不成!” 大伙肚里吃了萤火虫。 师大爷又问:“你那个绝货呢?” 胡琴拉起了。 关师傅得意地瞅瞅他,把小豆子招来:“来一段。” 不知凭地,关师傅常挑一些需得拔尖嗓子的戏文让他练。自某一天开始—— 四和院里还住了另外两家人,他们也是穷苦人家,不是卖大碗茶,就是替人家补袜底儿,补破缕。也有一早出去干散伙的:分花生,择羊毛,搬砖头,砸核桃儿。 卖茶的寡母把小木车和大桐壶开出去,一路的吆喝:“来呀,喝大碗茶呀水开茶滚,可口生津啊,喝吧” 师父总是扯住他教训。只他一个。 “小豆子你听,王mama使的是真声,这样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