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为什么不回去 (第3/3页)
想赶到江南去留春天。 ——回去了又如何?春天又有谁能留得住? 远山的积雪仍未溶化,道路上却己泥泞满途。前面虽然已有市镇在望,天色却已很暗了。 一个看来虽不健壮却很有力气的年青人,推着辆独轮车在前面走。车上一边坐着他的妻子和女儿,一边堆着破;日的箱笼包袱,妻子看着在泥泞中艰苦推车的丈夫,眼中充满着柔情与怜惜。 这种独轮车在这里很少见,这对夫妻无疑是从远方来的,很可能就是从江南来的,想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来,用自己的劳力换取新的生活。 他们还年青,他们不怕吃苦,他们还有年青人独有的理想和抱负。 小方骑着马从后面赶过他们时,刚巧听见妻子在问丈夫:“侬阿要息一息?” “唔没关系。” 丈夫关心的并不是自己,只问他妻子:“侬格仔着了晤没?” 他们说的正是道地的江南乡白,乡音入耳,小方心里立刻充满了温暖。 他几乎忍不住要停下来,问问他们江南的消息,问问他们是不是需要帮助。 但他没有停下来。他心里忽然有一种奇怪而可怕的想法。 ——这对夫妻说不定也是吕三属下的杀手,丈夫的独轮车把里很可能藏着致命的兵刃,妻子抱着女儿的手里也很可能随时都有致命的暗器打出来,将他射杀在马蹄前。 只有疑心病最重的人才会有这种想法,无论看见什么人都要提防一着。。 小方本来绝不是这种人。但是经过那么多次可怕的事件之后,他已不能不特别小心谨慎。 所以他没有停下来,也没有回头,他只想喝一杯只能解渴却不会醉的青棵酒。 这个市镇是个极繁荣的市镇,小方到达这市镇时已经是万家灯火。 入镇的大道旁,有一家小酒铺,是他看见的第一家酒铺,也是每个要入镇的人必经之处。 两杯淡淡的青棵酒喝下去,小方忽然觉得自己刚才那种可怕的想法很可笑。 ——如果那对夫妻真是吕三派来刺杀他的人,刚才已经有很好的机会出手。 小方忽然觉得有点后悔了,在这个远离故乡千万里的地方,能遇见一个从故乡来的人绝不是件容易事。 他选择这家小酒铺,也许就因为他想在这里等他们来,纵然听不到故乡的消息,能听一听乡音也是好的。 他没有等到他们。 这条路根本没有岔路,那对夫妻明明是往这市镇来的。他们走得虽然很慢,可是小方计算脚程,他们早已该入镇了。 但是他们一直没有来。 身在异乡为异客,对故乡人总难免有种除了狼子外别人绝对无法了解的微妙感情。小方虽不认得那对夫妻,却已经在为他们担心了。 ——他们为什么还没有到?是不是有了什么意外? ——是不是因为那个已经跋涉过千山万水的丈夫终于不支倒下,还是因为那个可爱的小女儿有了急病?小方决定再等片刻,如果他们还不来,就沿着来路回去看看究竟。 他又等了半个时辰,却还是没有看见他们的影子。 路上的行人已经很少了,因为平常人在这种时候已经很难分辨路途。 小方不是平常人,他的眼力远比平常人好得多了。 他没有看见那对夫妻,却看见了一个单身的女子,骑着匹青骡迎面而来。 天色虽然已暗,他还是可以看得出这女人不但很年轻漂亮,而且风姿极美。 她看来最多也只不过十六七岁,穿着件青布短棉袄,侧着身子坐在鞍上,用一只手牵着缰绳,一只手拢住头发,看见小方时,仿佛笑了笑,又仿佛没有笑。 一匹马一条骡很快就交错而过,小方并没有看得十分清楚,却觉得这个女孩子仿佛见过,又偏偏记不清是在哪里见过。 ——她不是波娃,不是苏苏,不是“阳光”,也不是曾经在江南和小方有过一段旧情的那些女人。 ——她是谁呢? 小方没有再去想,也没有特别关心。 一个没有根的狼子,本来就时常会遇到一些似曾相识的女人。 倦鸟已入林,旅人已投宿,这条本来已经很安静的道路却忽然不安静了。 道路的前面忽然有sao动的人声传过来,其中仿佛还有孩子在啼哭。 再往前走一段路,就可以看见路旁有灯光闪动,也可以听见有人用充满惊慌恐惧与愤怒的声音说道:“谁这么狠心?是谁?” 人声嘈杂,说话的不止一个,小方并没有听清楚他们说的是什么。 但是他心里已经有了种不祥的预感,仿佛已经看到那对从江南来的青年夫妻倒在血泊中。 这对夫妻果然已经倒了下去,倒在路旁,身体四肢虽然还没有完全冷透,呼吸心跳却早已停止了。 路旁停着一辆驴车、两匹瘦马,六七个迟归的旅人围在他们的尸体旁,他们的小女儿已经被其中一个好心人抱起来,用一块冰糖止住了她的啼哭。 她哭,只不过因为受了惊吓,并不是因为悲伤的缘故。因为她还大小,还不懂得生离死别的悲痛,还不知道她的父母已经遭了毒手,所以现在只要用一块冰糖就可以让她不哭了。 可是等到若干年之后,她只要再想起这件事,半夜里都会哭醒的。 那时就算将世上所有的冰糖都堆到她面前,也没法子让她不哭服。 ——一个人如果“无知”,就没有痛苦,没有悲哀。 ——但是“无知”的本身岂非就是人类最大的痛苦与悲哀? 地上没有血,他们的尸体上也没有,谁也不知道这对年青的夫妇怎么会忽然倒毙在路旁。 直到小方分开人丛走进去,借过一个人手里提着的灯笼,才看见他们胸口衣襟上的一点血迹。 致命的伤口就在他们的心口上,是剑锋刺出的伤口,一刺就已致命。这一剑不但刺得干净利落,而且准确有效。 但是血流得并不多,伤口也不深。 ——一剑刺出,算准了必可致命,就绝不再多用一分力气。 这是多么精确的剑法,多么可怕! 小方忽然想起了传说中的两位奇人——西门吹雪和“中原一点红” “中原一点红”是楚留香那个时代的人,是那个时代最可怕的刺客,也是那时最可怕的剑客“杀人不见血,剑下一点红” 他一剑刺出也绝不肯多用一分力气,但却绝对准确有效。 西门吹雪是陆小风最尊敬的朋友,也是陆小凤最畏惧的对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