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部后人第二章兰花传奇 (第2/4页)
下处理同样一件事,他们所用的手法会有多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最重要的一点差异,也许还不是他们对这件事的想法和看法不同,而是他们自己心里所受到这件事的影响有什么分别。” 这又是一句很艰涩的话了,可是少年居然懂。 “有些人在危难时会挺身而出,从容就义,有些人却逃得比马还快。”少年说:“有些人在失意时会狂歌纵酒,有些人会振臂再战,有些人完全不在乎,有些人却会去一头撞死,” “为什么呢?” “困为他们心里的感受不同,”少年问长者“这是不是就是心态?” “是的,”长者抚掌“就是这样子的。”而且计划如此周密。 他说:“飞蛾行动虽然已投下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如果彻底失败了,别人一定会张惶失措,又恐又怒,茗至会不惜作最后的孤注一掷。” “大多数人都会这样子的。”少年说:“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在彻底失败时都会变成困兽。” “有没有例外?” “有,当然有,而且有两种。”少年说:“一种是智者,一种是泉雄。” 他说:“智者淡然,泉雄冷静,智者无欲,枭雄无情,对得失之间的把握,都是有分寸的。” “你错了。”长者说:“能例外的人不是两种,是三种。” “还有一种人是什么人?” “是愚人。” 少年想了想立刻就懂了。 “是的,是愚人。”少年说:“困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得意过,又怎么会失意?” 兰花先生当然不是愚人。 “像他这样的枭雄人物,纵然败了,也不会败得走入绝境。”长者说:“因为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一定留有后路。” 他又补充:“到了必要时,他们就会当机立断,把自己和失败的那件事其间的关系完全切断,走到他预留的另外那条路上去,去做另外一件事,甚至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那时候午夜也没有了,兰花也没有了,他这个人也就从此消失。” “是的。” “所谓壮士断腕,就是这意恩。” “是的,”长者说“膀子已经烂了,还是死抱住不放,这种事他们是绝不会做的。” “所以你认定,只要飞蛾行动一失败,这位兰花先生立刻就会消失无踪。” “不错。” “飞蛾行动已经必败无疑,香帅又怎么能把他找出来呢?” ——这就是问题的症绪所在了。 长者微笑:“我刚才已经告诉过你,这是一种心态的问题。” ——问题又口到原处,少年还是不懂。 长者再解释。 “凡是枭雄人物,如果败了,一定败得干脆利落,一定不会拖泥带水,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一定还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这种人对自己当然有信心,”少年说:“这大概也就是他们的心态。” “是的。”长者说“只不过这种人当然还是胜的时候比较多。” “当然,常败的人,怎么能称袅雄?” 长者忽然问少年:“如果他们胜了呢?他们在胜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心态?” 少年怔住。 他从未想到这一点,现在他才忽然发现,这一点才是问题的真正关键。 长者又对少年说: “你认为那次飞蛾行动一定会失败的,因为楚香帅在那次行动中已经掌握了所有的先机。” 长者问:“可是你有没有想到,如果香帅根本不想胜,那次行动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这个问题也是不必回答的。 甚至不必问。双方争胜,有一方根本不愿胜,胜的当然是另一方。 应该问的是:“这一次行动是生死之争,胜者生,负者死,所以不能不胜,香帅为什么不想胜?” 长者又否定了这个问题,他告诉少年: “问题也不该这样问的,因为答案早已有了。”长者说“你也应该想到,如果香帅彻底毁灭了那次行动,彻底击败了兰花先生,却始终不知道他击败的这位兰花先生是谁,那么他这次胜利还有什么意义?” 少年同意这一点。 “如果香帅这一生始终查不出这位兰花先生是谁,我想他恐怕连觉都睡不着。” “所以他在这次行动中,只许败,不许胜。”长者说“他简直是非败不可。” “为什么?” “因为他一定要找出这位兰花先生来。”长者说“他一定要当面和这位兰花先生一决胜负。” 少年叹息:“那楚香帅这次就错了。” “哦?”“他应该知道,有一种人是再也不能和任何人争胜负的了。” “哪种人?死人!” “是的,”少年说“他应该知道,在那次行动中,不胜就是死。” 长者笑:“在这一方面,你的想法就和香帅不一样了。” “难道他认为在那种情况下不胜也可以不死?”少年问:“难道他认为在那种情况下兰花先生还会留下他的命。” “是的。” “他怎么会这样想?” “只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