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英雄_第二十七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第3/7页)

仁住在哪里,又是一回事。至少先要把人家的住处打听出来,才能想法子搪塞。如今就请各位先去打听朱友仁,打听到了再说。”

    众人散去,独独老朱被阿狗留下来,引至僻处,有两个人要打听。

    当然,他不能冒昧开口,先得要有一番表示“老朱,”他说“跟你说实话,这桩差使绝不是办不成的;不然我怎么能在总督面前应承下来。不过,我要一个帮手,就是你老兄!”

    “小李,你太捧我了!”老朱笑道“我是早就知道你了。”

    “那不就是老朋友吗?”阿狗拍着他的肩说:“老朱,这场功劳是我们两个人的。你干不干?”

    “为什么不干?”

    “要干就是此刻!我先请教你,姓陈跟姓尤的那两个,是怎么样的人?”

    老朱一时瞠目不知所对。想了一会,想起他所指的是哪两个;可是,阿狗所说的“是怎么样的人?”他却无从回答。

    “你是指哪一方面,譬如为人啊?还是本事啊?”

    “那,我老实跟你说吧,那两个跟赵忠有没有关系?”

    “我不知道。不过,很可能的。”老朱答说“赵忠在我们这里收买了好些人做他的探子,总督还私下杀过三个人。”“为什么?”

    “那三个人的胆子也太大了,敢溜到签押房去偷机密文书;让总督撞奇,派人抓住,亲自审问,才知道他们是替谁做jianian细。只为碍着赵大人的面子,不好声张,悄悄儿拉出去砍了脑袋。”

    “那就是了!这两个人一定是。”阿狗将此两人诡秘的神情,形容了给老朱听,接下来又说:“我猜他们两个会到赵忠那里去告密,赵忠就会关照朱友仁当心。这不就有机会找到朱友仁的住处了?”

    “对!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阿狗想考验他的才干,特意反问一句:“你看呢?”

    “无非两个办法,一个是把他们俩唤了来,当面揭穿,要他将功赎罪,到赵忠那里把朱友仁的住处打听出来;再一个是盯住他,见机行事。也许,朱友仁的住处,他们就知道,只是不肯说。”

    “你说得不错!”阿狗对他更有信心了“我想就请你去盯他们;这是一盏灯笼,能把我们要走的路子照出来,你可小心!”

    “不会错!”

    老朱急急走了,怕晚了一步,会失去他们踪影。幸好,一出营门就发现姓尤的,匆匆出了辕门;他很谨慎地跟在后面,不即不离地盯住,一直盯到一处大宅门,门上一张褪色梅红笺,上写“赵寓”二字,不用说,当然就是赵忠的寓所。

    赵家斜对面是一家汤圆店,老朱便进去挑了一张朝外的桌子坐下;口中吃汤圆,眼只望着“赵寓”久候不见动静,店家来催,只好再叫一碗汤圆吃,叫到第三碗,吃完多时,依然消息沉沉,老朱可沉不住气了。

    原来姓陈的只是在门房中坐等。而且他已发现老朱在对街吃汤圆,两只眼亦瞪得汤圆般大,只望着赵家大门;心知行藏已经败露,越发不敢出门,死心塌地要等赵忠回来,一面告密,一面要求庇护。

    赵忠这时是在赵文华的书房中——赵文华等胡宗宪走后,越想越不妥,立召赵忠要听听他的意见,看自己到底做错了一些什么?

    “真是奇怪,连我自己都想不通。”他还残留着那种迷惘的神态“象鬼摸头似地,自己竟没有主张了,他说什么,我就做什么!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老爷听了胡总督什么话,做了什么事?”

    “我听他的话,亲笔下了两张条子给他。”赵文华讲了胡宗宪的议论和那两张条子的内容,又问:“赵忠,你看我做错了事没有?”

    赵忠在主人面前说话是无须顾忌的,又因为赵文华不一定听他的话,做好做坏,全凭主人自己抉择,他的责任甚轻,更可畅所欲言。此时率直答道:“老爷,照我看,老爷一件事错,一件事不错。老爷要先听哪一件?”

    “不错的那一件。”

    “不必再劳师动众去杀倭人,是不错的。当初老爷有这个意思,我就劝过,倭人已经就范了,杀他们胜之不武,皇上不见得就会当老爷有功劳。如果杀不光,逃出去捣乱,反变成自找麻烦了。老爷写那张条谕给胡总督,是件好事。”

    “这一说,那么另一件事做错了?”

    “是的!老爷倒想,有功不赏,反而要杀;以后哪个还敢替老爷卖命?”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赵文华搔着头皮,苦笑着说“无奈当时他逼得好利害,我竟招架不住!”

    赵忠忍住笑问:“那么,老爷,现在怎么补救呢?”

    “要问你啊!”“现在还不要紧。吴四藏得很严密,胡总督一时抓不到。”

    赵忠想了一下答说:“老爷,这张条谕非收回不可!”

    “能收回最好,可是怎么说呢?”

    “就说弄错了!吴四原是派出去的密探。各营派个把密探这种小事,用不着先动公文备案;所以老爷弄错了,也是不足为奇的!”

    “言之有理!”赵文华的思路忽然又畅通了“你随便关照哪一营,来一角公文为吴四报奖,我就凭这通公文跟他说话。”

    赵忠答应转身而去,就近找驻守嘉兴松江一带,来自山东的一个营,备办为吴四报奖的公文。这一下,耽搁的功夫就大了。

    守在汤圆店的老朱,可为难了!等到日已过午,不见姓陈的出来;怕阿狗焦急,只好先回去作个报告,再作道理。听得老朱的报告,阿狗忧喜各半。喜的是毕竟有了线索;忧的是经此蹉跎,吴四可能已被移到了别处,查缉更为不易。但目前除了姓陈的以外,别无可以下手之处。就像失足落水一样,抓着一块木板,只有死塌心地从它上面找生路了。

    于是,他先将老朱大大地夸奖了一番,接着便说:“这条线千万不能断,我们再翻回去,越快越好。”

    “好!”老朱响亮地答应着,精神抖擞,劲头十足,这不仅因为阿狗的鼓励,而是本来心挂两头,一筹莫展,现在既已通知了阿狗,重新翻回去时,便只要对付姓陈的一个人,肩头轻松,做事便起劲了。

    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