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第3/5页)
想法不同;酒也有酒的好处,出家人未见得不能尝。款待施主,只要是不会乱性的,也可以供酒。”王翠翘说:“酒是自己采果子酿的,不烈,很香,这是心云老师太自己享用的,我替你要了一壶来,你慢慢喝!” 由这段话可以想见,心云老师太对他颇为看重。阿狗笑道:“这倒让我受宠若惊了!原来心云老师太的戒律,另有一套。” “她是以德服人,大家守规矩,不在乎戒律严峻,只是不忍拂她老人家的意而已。” 阿狗心想,能让王翠翘佩服的人不多,对这心云老师太,真想见一见,看她如何以德服人?不过,不便冒昧请求,怕王翠翘做不到,会感到为难。 “翠翘姐,你应该饿了。” “我吃不下。” “为什么?”阿狗问道“莫非——” “是的。”王翠翘知道他要问的是什么“素芳的遭遇,我听了很难过。我不及她!” 这最后一句话,使得阿狗不能再狼吞虎咽了。“翠翘姊,” 他说“我从来没有见你服过输。” “实在是我输了!”她很快又改口“不!我不该这么说!我没有跟她赌什么。我应该敬重她、感激她!” “对了!”阿狗很快地接口“她救了二爷。” “还有你。”王翠翘说“我在这世界上最亲的两个人,都是她救的命,我怎么能不感激!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报答?” “有个最好的办法。翠翘姊,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为什么不说。难道你说错了,我还怪你?” “我倒不以为自己是错了,只怕翠翘姊明知道不对,仍旧不愿意听我的劝。” “你要劝我什么?” “把头发留起来还俗,或者先还俗,再留头发。”阿狗停了一下说:“翠翘姊,你懂我的意思吧?” “我懂!”王翠翘歉然地答说:“不过,我实在办不到!” “那就不必再说了。”阿狗拿眼望着窗外“你对素芳的感激,也是多余的。” 刚谈到这里,只见窗外有急匆匆的人影,两人不由得都中止了谈话,定睛细看,进来的是悟能。 “李施主,总督衙门派了人来,说是胡总督立等你回去。” “喔,”阿狗为防其中有诈,起身向王翠翘说:“我先看看去!” 走出大殿一看,果然是胡宗宪贴身的卫士:“总督等李爷,急如星火!”他说“快请回去吧!” 竟不容阿狗向王翠翘作别,那卫士便硬劝着将他弄走了。王翠翘不免怏怏,因为还未细问徐海的近况。不过她料定阿狗第二天还会再来,只好勉强打起精神,从经卷中去排遣寂寞情怀;期待着阿狗再来时,首先要谈徐海。 回到总督衙门,直接被引到胡宗宪的“签押房”非常意外地,发现罗龙文也在;再有一个,面目黧黑,满脸风尘,觉得十分面善,细看一看,方始想起,是陈可。 “原来陈秀才回来了!”他既惊且喜地说:“恭喜,恭喜,一路顺风。” “多谢!”陈可起身与阿狗对揖“总算未辱总督所命!” 照此说来,陈东是就擒了!阿狗便向胡宗宪长揖道贺:“恭喜大人,大功告成了。” “还不能这么说。前途多艰,全靠大家协力。你坐下来,也听听陈秀才此行的成就。” 陈可的叙述,已近尾声。不过他前面所说过的话,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悉如预期”第一批遣返的倭人,自乍浦出海以后,陈东便大肆煽动;好在陈可与辛五郎都很深沉。一到九州,正当陈东兴高采烈地与旧识纷纷周旋时,陈可已由辛五郎的安排,悄悄会见了萨摩藩主岛津,呈上胡宗宪的亲笔信函,说明陈可是他的全权密使,有许多有关彼此利益的大事,皆由陈可面述。 他的口才很好,首先表明修好的诚意;其次指出中国决心要消除倭人带来的一切纷扰;接着又引述许多例证,说倭人是受了汉jianian的利用,为虎作伥,所失者大,所得者小。如愿修好,胡宗宪将奏请朝廷,重开勘合船,恢复互市。交易所入,远比拿性命换来的劫掠之物多得多。 可是最能打动岛津的是,陈可以岛津本身的安危,提出忠告。他对东瀛之岛的情势有很深刻的了解,自“应仁之乱”以后“将军”的威令不行;“室町幕府”的实权,落于“管领”之手,而管领又为其“家臣”所抑制,以下苛上之风极盛。纪纲沦丧,豪强兼并;群雄并起,唯力是视。关东固然四分五裂,关西及其他地方,亦是变乱相寻。 陈可劝岛津,且不说相模的北条氏、越后的上杉氏、甲斐的武田氏、骏河的今川氏、三河的松平氏、尾张的织田氏、美浓的斋藤氏,以及伊势、近江等地的强藩,虎视眈眈;即以九州而论,有少贰、大友、菌池、伊东诸家,都在俟机而动。萨摩藩属下的壮丁,每年坐着挂有“八幡大菩萨”旗帜的大船,远征中国东南沿海,去多归少,好些小岛成了寡妇岛。长此以往,何能守国?少贰、大友诸氏,可以兵不血刃并吞了萨摩。 “主要的因为这一番话,岛律才乐于化干戈为玉帛。”陈可很得意地说:“原以为陈东跟岛津有特殊渊源,得要大费唇舌,才能让他勉强答应要求。谁知经此一来,毫不费力地把陈东弄到手,实在是托大人的福!” “哪里,哪里!”胡宗宪谦虚地嘉慰“你远涉风波之险,因应得宜,才能建此大功。此外小华的策画、李同的协力,都是功不可没。事定叙奖,我一定要格外力保。”紧接着他又问:“你见到汪直没有?” “设法见了一面。他在五岛列岛,有存身不住之势,加以岛津改了主意,与我和睦相处,汪直就不再是欢迎的人物。此时是招抚的良机,他本人亦颇有受抚的意思。不过,此人多疑,不容易取得他的信任。” “既存此意,一定可以劝得他回来。”罗龙文矍然而起“倘有必要,我倒不辞此一行。” “不!罗师爷,你去未见得能取得他的信任。” “那么,谁呢?总有个能使他信任的人吧?” “是的!有一个。”陈可答说:“徐海!” 听他说出这个名字,胡宗宪与阿狗都是既觉意外,又感欣喜,胡宗宪脱口说了一句:“太好了!” “还有件事,”陈可又说:“他似乎不相信他的老母、妻子、儿女,都好好地住在浙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