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英雄_第三十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第2/6页)

心。同时,我跟他始终在一起,就可以暗中监视他;如果中途一回来,他在那里另外有了布置,我怎么知道。”

    “这该我恭维你了!”王翠翘笑道:“怪不得他们非请你去不可,你果然比他们行!”

    “这是我最后一趟为公家出力,全始全终,当然要拿些本事来,办得起漂亮亮、圆圆满满。”

    “怎叫最后一趟为公家出力?将来不再管公家的事?”

    “管得还不够?”徐海拉长了声音说:“够了!”

    “那,以后呢?”

    “以后!以后回家来陪你,抱孩子。”

    “好有出息!”王翠翘故意笑他,随又正一正颜色说道:“你好象希望有一个孩子。”

    “一个?不够,不够!越多越好!”语声未终,人影出现,领头的是罗龙文,殿后的是胡元规,中间一位却是不速之客——总督胡宗宪,轻裘缓带,意态十分潇洒。

    “啊!”徐海客气地说:“不恭之至。”

    “我们来闹新房。”胡宗宪微笑着说:“嫂子呢?”

    这个称呼,使徐海与王翠翘都深感意外,但所指的人决不会错,为了遮掩,未及为胡宗宪所见的王翠翘,闪身出现,深深万福,口中说道:“总督的称呼,实在不敢当,敬谨奉璧。”

    “四海之内皆弟兄。明山是我的患难之交,他明媒而待正娶的嫡室,又是陆太婆的义女,我不叫你嫂子叫什么?”“这,这——”一向语言便络的王翠翘,竟变得口舌笨拙了。

    “这好象驳不倒是不是?”罗龙文凑趣附和:“那你就不必奉璧,笑纳了吧!”

    如果接受,却真是笑纳,不过笑中有泪。王翠翘就这电光石火的刹那之间,心中万念奔腾;在风尘中打了多年的滚,到头来竟能博得堂堂总督一声“嫂子”的尊称,真个即时毕命,亦当含笑。

    “闲语少说,我们看看屋子,就替他们暖房吧!”胡宗宪又问:“小李呢?”

    小李即是阿狗,胡宗宪最近才叫出来的。因为阿狗其名不雅,又不愿连名带姓地叫,所以用此昵称。王翠翘便即答说:“接我娘去了。”

    于是徐海与王翠翘领着,看了前后房子,仓猝之间的布置,自然有欠周到,胡宗宪却不作客套,随处指点,某处该置屏风、某处该漆画轴。徐海不大在意,王翠翘却很用心地听着。

    前后一圈兜下来“小李”已将陆太婆接了来。她事先已听王翠翘很委婉地陈述过,不能在徐海面前稍露不妥的口风与形迹,所以装得满面春风地与胡宗宪寒暄周旋。谈不多时,下人来请入席;又是谦让久久,方始来到大厅。

    大厅上红烛高烧,供着一幅五色刻丝的和合二仙图。供桌前面,设着两席盛筵:东面一席胡宗宪首席,罗龙文、胡元规并坐作陪,徐海坐主位;西面一席,自然是陆太婆上坐,阿狗居次,王翠翘坐下首作主人。

    安席敬酒已毕,随意饭啖,徐海首先谈到正事,向罗龙文问道:“船预备得怎么样了?”

    “船现成!”罗龙文答说:“今天不必谈这个。你先抛开一切,享享艳福。”

    “罚酒!”胡宗宪把自己的酒递了过去。

    “为何罚酒?”

    “你先喝了再说。”

    “不教而诛,难令人甘服。”语虽如此,罗龙文还是干了。

    “如果我说得不对,加倍自罚。”胡宗宪说:“我罚你一个措词欠妥。”

    “娶妻娶德,怎说艳福?何不说享享画眉之乐?”胡宗宪问道:“小华,你服不服?”

    “服!”罗龙文只答了一个字,却又陪了一杯酒。

    那面陆太婆听见了,便向王翠翘说:“女儿,你听胡总督,很看得起,你跟徐大婿也该去敬杯酒。”

    “是!”王翠翘一声答应,阿狗已执壶相陪,那桌徐海亦起身先走到这面向陆太婆致了意,方始陪着妻子,双双来到胡宗宪面前。

    “总督,多承台爱,让我们夫妇得有抬得起头来的一天。水酒一杯,意思是诚的。请总督干了。”

    “惶恐、惶恐!”胡宗宪毫不迟疑地干了杯。

    陪饮既罢,王翠翘转脸说道:“明山,我要一个人敬一敬胡总督。”

    “好,好!”徐海欣然让开一步。

    等阿狗将王翠翘的杯中斟了酒,她从容说道:“总督,明山一出海,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不要紧,不要紧。”胡宗宪急忙答说:“明山的一切,都在我身上。”

    “有总督这句语,我可以放心了。”说罢,王翠翘仰脸干酒,道一声:“谢谢!”

    徐海将王翠翘送回原位,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时,只听罗龙文跟胡宗宪在谈他出海的事了。

    “明山,”胡宗宪问:“应该带点什么礼去送?”

    “无非土仪。”徐海答说:“如果总督能写张字,或者写把扇子送他,那比什么都贵重。”

    “我一定写。”话一出口,胡宗宪才发觉答得失之于轻率;以自己目前的身分,对至今身分还不能确定的汪直,翰墨酬赠,是件不太妥当的事。不过话说出了,收不回来,只好这样补一句:“就是不知道怎么落款?”

    “不必落款,意思写在里头就行了。”

    不落上款,便无挂碍“好!”他完全答应了“我做首诗,自己写了送他。”

    “船呢?”徐海问说“我在想,最好悄悄儿去,不要惊动任何人。”

    “如果不想惊动人,莫如就搭毛海峰的船回去。不过,好象不够郑重。”

    “这不要紧,郑重不郑重,不在乎表面。”

    “那就坐毛海峰的船。”罗龙文说“可是毛海峰的船归心如箭,恐怕不能久等。”

    “他还能等几天?”

    “昨天他跟我说,看风向,能在这三、五天之内动身最好。”

    “三、五天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