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四章获罪下 (第2/3页)
没想到晏殊会拿这事来对付他,这罪名说大不大 也不小了,总之真要查出来,他的官途也就到此为止 方羽曾对赵祯讲述过贪污对国家,对社会的危害,站在大宋的钱就是他赵祯的钱这个角度上来讲,这些贪官们所贪掉的就是他赵祯的钱,被方羽灌输了这种观念的赵祯一听出了个贪污犯,立马来了精神,而且此事也正好是可以让众人转移方羽一事的注意力,当下一拍龙椅上的扶手,大声的道:“你也不用喊冤了,你冤不冤枉,朕自会查个水落石出的,晏爱卿听旨,这王尚书贪默军饷一事,就由你查处,朕给你一个月地时间。你可不要让朕失望,至于王尚书,从既日起,一个月之内就待在自己的家中好好休息一阵子吧。” 赵祯这般处理此事,可以说是轻率的很,刘太后想要阻止他这种的轻率行为却已是晚上。赵祯也没有经过她的同意便发下了旨意,为了皇家的威严,刘太后这个时候也不好将赵祯地旨意驳回,只能暂时的默认了,以后看情况再说了。 “且慢,吾皇万岁,王大人一贯忠心耿耿,乃我大宋的栋梁。晏大人一直以来与王大人政见不同,此番乃是挟恨诬陷王大人,臣认为,要查此事也不能由晏大人主理,臣推荐刑部的石大人来清查王大人一案,以示公允。”在这个时候,丁谓是不能不站出来说话了,这位王大人虽然与他丁谓的私交不是很好,但终是站在他这一边的,这个时候。丁谓自然得保住他,否则让晏殊占了上风的话,对自己这一个势力小团体可没有好处,想要让赵祯完全撤回旨意是不可能的,丁谓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能换一个自己这一派地人来主查此事。 赵祯年纪虽不大。但对丁谓的打算哪能不明白,他现在要的就是把方羽一事的注意力转移,同时也向众人表明,他赵祯才是皇帝,谁不听话,他就整谁,所以这会儿赵祯哪能同意了丁谓的建议,抢在刘太后表明态度前。赵祯道:“丁卿家此言差矣,王卿的忠心耿耿朕还是知道的,正因为如此,朕才要让晏爱卿清查此事。以示王卿的身家绝对清白。” 在大宋,身家绝对清白的人可没几个,便是晏殊这样名声尚好的人也没少做了那假公济私地事,真要查起这种贪污受贿的事,这满殿的朝臣能有几个可以无愧的站在这里的,刘太后对于这事那也是心知肚明的,只是大宋地制度,对这些个文人可说是宽容的很,大宋可以说是古代文人的天堂,刘太后也对贪污受贿的事没有足够的认知,对其危害并没有放在心上,原本丁谓站出来后,她也打算顺了丁谓的意思,给丁谓一个面子,没必要把这事弄大,不过赵祯抢先说了自己的意见后,她知道这是赵祯急于立威,杀鸡给猴看,一个是宰相,一个是皇帝,总的来说还是皇帝地面子重要一些,刘太后觉得今日还是早点儿结束了早朝的好,再争议下去,两派之间的口水仗还得升级,当下沉默了半天的刘太后终于发了话道:“好了,哀家看,此事今日也不会有个定论,那今日就散了,各自回去好好想想,明日再议吧。” 刘太后发了话,此时不管是谁,都没什么意见,敢再纠缠下去地,只能说他是脑袋出了问题,现在的刘太后还没有表明态度,显然是打算把这事拖下去,暂不做决定,这些人其实都不知道,刘太后是在等一个人回来,她再等方羽回来后再做决定。 又是到了冬季的时候,万物萧条的时节,汴梁城的繁华依旧,显示着在这个时代作为世界第一大都市的气派,丝毫也感觉不到将要到来的战争阴云。 方羽在离开行唐县时,将那座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简易训练营给拆除,免得让人从中看出什么训练的内容来,为了拆除这些东西,方羽他们花了二天来的时间,又将那些从辽兵手中抢回来的财物沿途散发给百姓,只留下金银珠宝打了包带走,方羽还需要这笔钱继续打造这支骑兵队伍的,如今方羽他们有军马二千六百来匹,有了这么多的马,方羽也想把这支队伍再扩大一点儿,不过这事却需要和刘太后与赵祯商量才行,私自扩建军队,在任何一个太平时代都是不行的,众人因为在路上沿途散发财物,又耽误了一点儿时间,回到汴梁时,早已进入了冬季,而朝堂上为他的事,也争议了到了这个时候。 方羽回到了汴梁后,刘太后在第一时间就把方羽招进了宫中,此时的方羽早已成了万众瞩目的中心,对于他的消息传的比什么都快,方羽一回京城,就被刘太后招入宫中的事,很快就有大半在京的官员知道了,一时之间,方羽与刘太后有暧昧的事,又被传的沸沸扬扬,升斗小民喜欢探听地是这其中香艳的画面。而那些个当官的,则是在考虑着自己从中能有什么好处或者对自己又有什么坏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