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辽国的金銮殿里上 (第2/3页)
上,起身离去。 韩让揭开盅,三粒骷 叠立的,只不过最上面一粒是一个尖角顶在下面一粒朝天的也是一个尖角,也就是说,这一次是一点也没有,韩让颓然的坐了下来,喃喃的道:“难怪他敢这样跟我赌,呜,呜,我的赛赤兔啊,我的落雪,全让这些狡猾的宋人给坑去了,呜,呜…” 众辽国的贵公子一见韩让伤心的模样,有同情的,也有幸灾乐祸的,各自带了不同的心情离去。 北风呼啸的卷着几片薄云经过辽国皇宫的上空,寒冷的气流直往晏殊的脖领处钻了进去,让晏殊的脸冷的有些紫青色。 晏殊咬牙切齿的看着眼前的辽国皇宫地金銮殿,心中暗自鄙视着这辽国地皇帝耶律隆绪也是个穷鬼,就这皇宫。就这金銮殿。比之大宋的那些气派点的和尚庙也强不到哪儿去,哼,哼。不怕你们辽国兵强马壮地,可蛮荒之地就是没有见识,连皇宫都建的这么小气。 晏殊一边腹诽着辽国的种种不是,一边跟随着辽国的武士往辽国的金銮殿上走去,与他同来的,还有方羽。展昭,徐庆,白玉堂四人,本来这四人是没有资格上金銮殿地,只不过耶律隆绪特意下了召,让晏殊带上几名武官前来,这一点倒是正中晏殊的心怀,怎么的有方羽几人在身边。这胆气儿也壮了不少。 辽国的金銮殿没有大宋的金銮殿气派,但文武百官却一样不少,加上值殿武士,挤的满满一堂。至少在晏殊的眼中该用一个挤字才能形容。 耶律隆绪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看着一名武士将晏殊等人带了进来。远远看去,为首地文官正是宋人中那种常见的名士风度,倒也没什么稀奇的,随后是并排走过来的四名宋国武官服饰地人,左首一个壮汉,如同铁塔一般,一看就知是一个勇猛之人,右首一人,长得面如冠玉,年纪不大,脸上还带着少年人的那种稚气,但龙行虎步,给人一种剽悍地感觉,左中一人,英俊的脸上带着一种温和的气质,步伐也不张扬,但在沉稳之中给人一种如山的伟岸,耶律隆绪这时忍不住暗赞一声,好一个有大将之风的英雄少年。 — 耶律隆绪将目光望向最后一人,心中不觉轻轻一震,来人的相貌固然也很英俊,但让人一眼看去,看到的不是他的相貌,而是他身上流露出来的那种气质,淡泊随意,有些懒散,仿佛这世上没有什么事可放在他的心上,这种气质,一般更多的是在那种佛法精深的高僧身上,但比之那些高僧,却更给人一种出离尘世的味道,可这一些,都不会让一个大国高高在上的皇帝,让一个也可算得上是英明神武的皇帝在心中产生震动,让耶律隆绪心中有一些震动的是他从这个人身上感觉到了一种霸气,一种含而不露的,俾视天下的霸气。 做为一个皇帝,耶律隆绪很不喜欢这个世上还有另外一个人身上有这种霸气,如果这个人是他大辽国的,那么耶律隆绪会二话不说,让手下的武士将这人扑杀了,不过这个人是宋国的人,对他耶律隆绪来说却不是什么坏事儿,在他看来,这种有霸气的人,一定是野心勃勃的人,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同样对宋国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只要有削弱宋国的机会,耶律隆绪还是很愿意看到的。 晏殊手捧着表达两国友好往来的国书上了前去,自从澶渊之盟后,大宋的使臣便经常要来辽国做一做这递交国书的任务,做为两国是平等之交的国家,同时也受了方羽不少影响的晏殊自然没有那卑躬屈膝的爱好,弯腰行了礼,将手中的国书高高举过头顶,道:“宋臣晏殊奉我皇万岁的旨意,特来向贵国递交国书,愿两国世世代代永远和睦相处。” “大胆,见了我主万岁竟敢不下跪行礼。”一名三十多岁的辽国武将跳了出来对着晏殊喝道,同时捋了袖子,似乎还要动手教训晏殊不可的模样。 徐庆在方羽手下养成了极度好战的性子,见那人一幅要动手的模样,立马来了精神,对着那人上前了一步,道:“你嚷嚷什么,只要你给俺下跪行了礼,俺也一样给你们皇帝下跪行礼,怎么样,你干不干?” 以粗人对粗人,徐庆这话虽说得傻气,可是应对的却是极聪明的,以看似傻气的方式将这种烫手的问题丢回给了那人。 “你,你这个宋猪找死。”那人被徐庆这一句话给气坏了,他本是受了耶律隆绪的指示,要给宋人一个下马威的,以前的来使宋臣都是一吓腿便软了,不想今日却出了一个楞头青,竟要自己向他下跪,这让这个辽国武将如何受得了,当下那扬起的拳头由威吓变成了真打,一拳向徐庆击了过去。 徐庆对那一拳却看都不看,也是一拳向那人身上招呼过去,砰的一声。两人同时中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