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武文世王公传 (第3/4页)
,以琅邪王子赞奉蕤后,封昌乡公。景初二年,立为饶安王。正始七年,徙封文安。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三千五百户。 东武阳怀王鉴,黄初六年立。其年薨。青龙三年赐谥。无子,国除。东海定王霖,黄初三年立为河东王。六年,改封馆陶县。明帝即位,以先帝遗意,爱宠霖异干诸国。 而霖性粗暴,闺门之内,婢妾之间,多所残害。太和六年,改封东海。嘉平元年薨。子启嗣。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六千二百户。高贵乡公髦,霖之子也,入继大宗。 元城哀王礼,黄初二年封秦公,以京兆郡为国。三年,改为京兆王。六年改封元城王。太和三年薨。五年,以任城王楷子悌嗣礼后。六年,改封梁王。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四千五百户。 邯郸怀王邕,黄初二年封淮南公,以九江郡为国。三年,进为淮南王。四年,改封陈。六年,改封邯郸。太和三年薨。五年,以任城王楷子温嗣邕后。六年,改封鲁阳。 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四千四百户。 清河悼王贡,黄初三年封。四年薨。无子。国除。 广平哀王俨,黄初三年封。四年薨。无于。国除。 评曰:魏氏王公,既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防壅隔,同于囹圄;位号靡定,大小岁易;骨rou之思乖,《常棣》之义废。为法之弊,一至于此乎! 译文 (曹冲传、曹衮传、曹幹传、曹彪传) 邓哀王曹冲传,邓哀王曹冲,字仓舒。少年时就敏于观察,十分聪慧。曹冲出生五、六年,智力心思所达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样聪明。当时孙权曾送来一只很大的象,太祖要知道象的重量,询问众部下,都不能拿出办法来。曹冲说:“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体上刻下记号,再称量物品装载在船上,那么比较以后就可以知道了。”太祖十分高兴,马上施行了这个办法。当时军队国家事务繁多,施用刑罚又严又重。太祖的马鞍在仓库里被老鼠啃啮,管理仓库的吏役害怕一定会死,琢磨想要反绑双手去自首罪过,但仍然惧怕不能免罪。曹冲对他说:“等待三天,然后你自动去自首。”曹冲于是拿刀戳穿自己的单衣,就像老鼠咬啮的一样,假装作不乐意,脸上一副发愁的样子。太祖问他,曹冲回答说:“民间风俗认为老鼠咬了衣服,主人就会不吉利。现在单衣被咬了,所以难过。”太祖说:“那是瞎说,用不着苦恼。”不久库吏把老鼠咬马鞍的事情汇报了,太祖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一点也没责备。 曹冲心地仁爱,识见通达,都像这件事情所表现的那样,本应犯罪被杀,却被曹冲暗中分辩事理而得到帮助宽宥的,前后有几十人。太祖几次对众大臣称赞曹冲,有想要把王位传给他的意思。 建安十三年(208),曹冲十三岁时,他得了病,病得很重,太祖亲自为他向天请求保全生命。到了曹冲死去时,太祖极为哀痛。文帝宽解安慰太祖,太祖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一说就流下眼泪,为曹冲聘了甄氏已经死去的女儿与他合葬,追赠给他骑都尉的官印绶带,命宛侯曹据的儿子曹琮做曹冲的后代。 建安二十二年(217),封曹琮为邓侯。黄初二年(221),追赠谥号给曹冲为邓哀侯,又追加称号为邓公。黄初三年(222),晋升曹琮的爵位,迁移封地,为冠军公。黄初四年,迁移封地为己氏公。太和五年(232),加给曹冲谥号为邓哀王。景初元年(237),曹琮因为在中尚方制作禁止的器物,犯了罪,削减他的封邑三百户,降爵为都乡侯。 景初三年(239),恢复爵位为己氏公。正始七年(246),转封为平阳公。景初(237~239)、正元(254~256)、景元期间(260~264),屡次为曹琮增加封邑,连同以前的共有一千九百户。 中山恭王曹衮传,中山恭王曹衮,建安二十一年(216)封为平乡侯。少年时喜好学习,十几岁时能写文章。每次读书,文学官和左右近侍常常恐怕他因为精力损害得病,屡次劝他停一下,但他性情喜欢读书,不能中止。 建安二十二年(217),迁移封地,为东乡侯,当年又改封为赞侯。黄初二年(221),晋升爵位为公,官员属下都向他祝贺,曹兖说:“我生长在深宫之中,不知收种庄稼的艰难,有很多骄奢逸乐的过失。各位贤者已经庆贺了我的喜庆事,也应该辅助我弥补缺陷。”每次兄弟们游玩娱乐,曹衮独自深思经典。文学防辅们互相商议说:“我们接受诏令考察赞公的举止,有了过失应当奏闻,有好事,也应当奏闻,不能隐瞒他的美好啊!”于是一同上表称赞陈述曹衮的美好。曹衮知道了,极为惊惧,责备文学官说:“自己提高修养,坚守贞cao,不过是普通人的行为罢了,但各位却报告给上面知道,这恰恰是为我增加负担和拖累。并且如果有善言善行,何必担心别人不知道,却急忙一起这样做,这对我可没有好处。”他的警戒慎重就像这事一样。 黄初三年(222)曹衮封为北海王。当年,一条黄龙出现在邺县西边的漳水中,曹衮上书就这件事表示赞颂。文帝下诏赏赐给他黄金十斤,诏书说:“过去唐叔把一株奇异的谷子送归给周公,汉东平王刘苍向光武帝献上颂文,都是对骨rou之亲的赞美,以表彰美好的亲人。北海王对三坟五典有精深的研究,深切地玩味道行的真义,文雅的气质光彩焕发,我很是赞美他。北海王应该能够慎重地表现出自己的德行,以完成你美好的名声。”黄初四年 (223),改封曹衮为赞王。黄初七年(226),迁移封地到濮阳。太和二年(228)到了封地,崇尚节约俭朴,敦促妻妾纺线织补,形成习惯,成了家属日常的事务。太和五年(231)冬天,曹衮回到京都。太和六年,改变封地为中山。当初曹衮前来朝见时,违犯了京都的禁令。 青龙元年(233),主管官员上奏书批评曹衮。明帝下诏书说:“中山王素来恭敬谨慎,偶然来到这里,还是用评议帝王亲属的规则来评判这事吧。”主管官员固执己见。明帝下诏削减曹衮两县、七百五十户的封邑。曹衮忧虑害怕,告诫命令属下官员更加谨慎。明帝赞赏他的心意,在青龙二年(234),恢复了所削减的两个县的封地。三年秋天,曹衮得了病,明帝下诏派遣太医为他看病,殿中、虎贲带着手书的诏令和赏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