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_第八章怕挨骗钩心斗角抄后路买走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怕挨骗钩心斗角抄后路买走俏 (第5/5页)

不假思索道:"当然投!那么好的地段当然要投!"

    柳大羊心里一下子宽慰了很多。他又给闵士杰打电话,问闵士杰的意见。谁知闵士杰又说外省因为民间融资闹纠纷的很多,处理起来很棘手。柳大羊就又犹豫了。思虑再三,他以个人名义给那蓝田打了电话,寻求支持。

    这种事作为那蓝田也是第一次经历,心里也没底,就说:"让我想想,两天以后回答你。"就撂了电话。

    而柳三羊此时恰巧与巴兰约好去她车库看古木家具。两人见面,就说起这个问题,柳三羊道:"如果开发市中心那块地,向老百姓融资,你投不投?"

    巴兰眨眨眼睛道:"这么明了的问题还用得着问吗?那地方寸土寸金,年年升值,傻子才不投!"就在这时,那蓝田给巴兰打电话,也说此事,巴兰立即喊起来:"当然投!你可给我留一块地啊!我卖了郊区的房子也要投!"

    那蓝田这下子心里有数了,便坚定地告诉柳大羊,向老百姓融资是可行的,因为地块可能升值,老百姓会有融资积极性。柳大羊一听,急忙报上去一个方案。那蓝田二话没说就做了批示。其实,巴兰在经商,柳三羊也有倒腾古玩的历史,因此他们都有经营意识,他们还不能代表全体老百姓。但事也凑巧,这件事就这么促成了。建委为此发了红头文件,大华公司与商谷雨的合作也紧锣密鼓进行起来。

    因为有市领导批示,反对派黎大本不敢公开反对,只能保留意见,但他在我方所占股份的多少上与柳大羊据理力争。他主张由几个房地产商联合投资,以确保我方在董事会的地位;而柳大羊则力主推荐尤二立的大华公司独家参加合资,若资金不足就采取向老百姓融资的办法。两个人各抒己见,争得不可开交。

    就在两个人的矛盾即将公开化的时候,黎大本蓦然间就什么都不说了。他想这是何必呢!他即使做反对派也不能当面锣对面鼓啊!那他不是太傻了吗?他早就看出柳大羊凡工作即围着那蓝田转,唯那蓝田马首是瞻,根本没有原则,而且整天吃吃喝喝、屁股底下也不干净。弹劾柳大羊是早早晚晚的事,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而且,出面弹劾的人也不应该是他,而应该是柳大羊对其没有防备、能击中柳大羊软肋的人。

    黎大本比柳大羊大几岁,同是威州大学毕业,说起来还是校友和师哥,但他凡事爱钻牛角尖,这样一来,廉洁是廉洁,人缘就让人不敢恭维了。于是就比柳大羊提拔得慢。而他自己却自视甚高,对柳大羊根本就没服气过。现在建委机关里跟着柳大羊跑的人不少,他却硬生生地凸现在柳大羊的对立面,这对他太不利了,弄不好每年一次的领导干部民主评议,他就不好过关。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他必须多长俩心眼,立马退避三舍,就算装好人也要装些日子,然后伺机行动。好在他这个建委副主任主管好几个处,闵士杰的处就属他管,他首先就想先把闵士杰拉过来,让闵士杰变成他的眼线。这样,他就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谅你柳大羊有三头六臂也难以掩盖猫腻。此为后话。

    大华公司的老总尤二立为确保挤上这班车,争取参与合资项目,便打发郑天友四处寻找大件元青花瓷器。但郑天友跑遍全威州市,累得快吐血了也没结果。万般无奈,他就又去找金岳武。谁知金岳武却有主意,他说:"既然威州市找不到元青花,只好去外地再看看。前几天我那长春的舅舅尹宝棣曾打来电话,让我抽空去他那儿看看东西,说最近他们又进了一些不错的瓷器和杂项。我准备去一趟,可是这两天孩子病了,沈蔚不让我出远门,只能过几天再去。你耐心听我信儿吧!"

    谁知,郑天友听到这个消息,当晚就起程奔了长春。他干古玩行最遭恨的行径——"抄后路"去了。等他到了尹宝棣家,人家自然要问"你怎么来了"、"金岳武怎么没来"之类,郑天友自有一番说辞。他说:"金岳武家里有事一时出不来,让我过来先看看有什么东西。"尹宝棣把他领到合伙人大齐的家中,说:"东西都在他这儿了,有什么话你就问吧!"

    郑天友开门见山道:"我此次来长春就为元青花而来,你们手里有吗?"

    大齐说:"有一件元青花不是前几年让你们买走了吗?那件东西是典型的元青花,难道你们不知道?如果当时我在家,这个价钱你们肯定拿不走。可尹宝棣为了照顾亲戚关系,硬是便宜地卖给你们了,心疼得我好几天睡不着觉。怎么样,东西出手了吗?"

    郑天友道:"别提了,好几年前就出手了——让我们给卖漏了,才3万块钱就给人家了!"

    大齐气得咬牙切齿,眼珠子瞪得老大,说:"你们俩呀,真是一对-棒槌-!简直漏了一裤裆!那个梅瓶别说3万,就是30万,都卖低了!"

    郑天友也无奈地叹气,便开始看屋子里的东西。瓷器大多是从内蒙古过来的,此外还有皮囊壶和大酒罐,郑天友没多大兴趣。尹宝棣说:"我们还有几件不错的文房杂项,金岳武在电话中说给他留几天,等他来看看东西就成交。"

    郑天友道:"既然是给我们留下的,那我就带回几件好了。"

    结果成交了两个黄花梨大笔筒、一个紫檀木卷筒和两块寿山石印章石料。那紫檀木卷筒不仅件头大,而且有清代著名画家"四王"之一王原祁的题款,故显得格外珍贵。此外,又买了一件带活眼的端砚,背面还有光绪八年的年款。总共花了26500块钱。他想,钱是王八蛋,我不赚你赚,既然我能赚,谁赚不是赚?至于一旦金岳武知道了会怎么样,管他那些了!这就是郑天友的做人原则。

    他从长春回来以后,倒也给金岳武打了一个电话,但没有如实告诉金岳武他去长春了,而且买来不少东西;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他去沈阳买货,顺便去了一趟长春,说尹宝棣手里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建议金岳武不用再跑长春了。心说,金岳武你愿意给长春打电话核实就核实吧,愿意继续血压升高你就升吧,商场如战场,别怪老弟不客气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