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第1/3页)
第十章 小公主因天生柔弱,断奶后一直不大肯吃饭。亏得有奶娘秀月的精心照管,天天变着法子哄公主吃东西。如此,原先进宫时说好的只留奶娘在宫里两年,可是小公主直长到四岁时,李娘娘也没有放奶娘回家。 后来,李娘娘觉得奶娘毕竟不比一般宫人,也是上有公婆、下有丈夫孩子的,也不好再久留下去了。于是赏了许多金银财物和布帛粮米,派卫士宫监用宫里的马车把奶娘秀月送回了山城老家。 那些年,周家靠着娘娘的赏赐,除了建下一座两进院子的青砖屋院外,还添置了二三十亩的田地和几头牛马驴骡,日子倒也过得平安富足。奶娘秀月迈进久违的家院,乍一见儿子翰成竟然长得一下子竟认不出来了,一把搂在怀里,一时又是哭又是笑的。 自从奶娘秀月进宫服侍公主以后,李妃专门派人交代山城郡尹,特许奶娘秀月的儿子到官学念书。奶娘秀月这次回家,凭着在宫里几年的见识,望着儿子写得端端正正的字,知道儿子出息了,泪水禁不住扑扑簌簌地滴在纸上,心内更是感念李娘娘的厚恩。虽说母子分离几年,可若不是自己服侍小公主,自家儿子恐怕饭都吃不饱,更别说念书写字了。 在宫里的几年里,秀月想儿子都快想疯了。可因娘娘为人和蔼又重情知义、体恤下人,每年都要派人到周家格外问候和赏赐一番。秀月虽思念儿子、挂牵家人,觉得只有尽心服侍小公主,才能报答娘娘恩情的一二。 这次归家,秀月虽说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持家过日子,不知何故,仍旧还是放不下心来。从见到小公主的第一眼开始,整整四年的朝夕相处,她早把小公主当成自家亲生女儿疼了。如今乍一离开,心里竟是空落得难受,白天眼前总是时不时地浮出小公主那花朵似的一张笑脸儿,夜夜几乎都梦见小公主,醒来忍不住唉声叹气地流一番泪。 十几天过去了,正要安下心来过日子,不想这天傍晚张宫监亲自带着车马卫士突然又来到家中传娘娘的旨意,要召她重回宫中。 原来,自她离开宫后,小公主醒来找不到奶娘,当即便哭闹起来。每天也不大吃饭也不肯玩耍,只是哭闹着要找奶娘。众人起初以为小孩子家的,过几天兴许就忘了,紫云殿里上上下下全都设法子哄她开心。谁知一连半个月过去了,小公主依旧黑天白日地哭闹。加上这几天又不小心着了凉,浑身发热,病中床上还是哭闹着找奶娘。李妃禀报陛下知道后,便令张宫监火速出宫来接了。 秀月望了望满头白发的婆婆和失魂落魄的丈夫,再看看偎在怀里紧紧抓着自己衣裳不松手的儿子,心都快碎了。可是,想想娘娘平素的恩情,再想想宫中正在病中的小公主,平素无论得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小小的人儿每次都要让奶娘先看一看、尝一尝。再转脸看看这些年来家里起的屋、置的地,后院那满圈的高骡子大马…一咬牙,她毅然打起包袱跟着张宫监登车回京了。 病中的小公主一见奶娘,一下子扑到怀里,紧紧地搂着奶娘的脖子怎么也不肯松开了。李娘娘笑道:“连我都疑惑,莫非你们娘儿俩前世果然有母女缘分?怎么她一天也离不开你呢?”又交代说“你这次进宫自然不同往日了。我已和内史、宫监都交代下了:以后你虽依旧在宫中服侍,可是每年清明和夏秋两季收庄稼,你都可以回家照顾一下,和家人团聚几天。”奶娘秀月忙谢了娘娘隆恩,从此越发一心一意地照顾起小公主来。 奶娘秀月只没有料到:这次进宫之后,后宫突然失却了往日的宁静,连着发生了好几桩对李妃不利的事。首先在后宫传得沸沸扬扬的是:武帝决计,无论如何,今年也一定要迎回大周皇后、突厥汗国的阿史那公主… 突厥之变,对武帝来说,不仅是他作为一个男人的屈辱,更是大周朝廷的耻辱。论说,武帝并非一定要娶一位胡番之地的突厥女子来替自己掌管六宫不可。胸怀大志的武帝十分清楚:无论是北齐还是大周,谁与突厥的联姻成功,谁便无疑会以强势压倒对方。 这些年来,北方各游牧部落不时侵扰中夏,牙璋飞翰往来穿梭于东西两都。大周国两代国主的励精图治、拓疆开边,从一州之地而渐与北齐呈相峙局面,胸怀天下的武帝一定要实现一统大业。因此,无论突厥多么无理,大周使者仍旧连着三年长途跋涉于突厥和中夏之间,反复恳请突厥履行当年婚约,同时设法阻止突厥与齐国的联姻。 今年开春,四位王公奉命第四次千里迢迢北上突厥。在大可汗牙帐内,反复昭述大周国主的功勋圣德,论数伪齐的悖天不义和齐主高氏父子的荒yin无道,请求大汗同意大周迎娶皇后。 孰知,突厥可汗此番不仅不肯允婚,反倒当众羞辱起大周众位王公了一番,并威胁说“诸公若不即刻返国,出了什么变故概与本国无关”的话。 众位王公愤懑羞愧地退出了突厥大可汗的牙帐。 北方胡地的春天是最易变脸的季节。这里常常会突然刮起一种暴风,这种风骤发无常、来去无定。说来也巧,正当众公为无法回复王命而相顾悲怆之时,突然,好端端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