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也是中流砥柱_怜香惜玉壮士许诺命途多舛佳人背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怜香惜玉壮士许诺命途多舛佳人背约 (第2/3页)

与那个县长的如夫人相比,就有如星星皓月,或是茉莉牡丹,差距不是一个可以比拟的层级。不但是她大凤不能与那个县长的如夫人相比,就算是她的妹子来也不是人家的那个档次。小娘们有的不仅是五官与身条美丽,之外还有一股说不出味道的高雅气质。在关键的问题上可不能犯糊涂,大凤早就晓得丈夫喜欢枣花,为此也没少呕酸吃醋。现在家道富足,丈夫实在是想要娶个二房,那还是娶枣花比较实在。枣花人善,长的结实,会做买卖,彼此又是相知相识。再说枣花还有和孔三少爷那段不为外人知道的短处捏在大凤手里,如果丈夫娶了枣花,作为大房的地位至少能分得到半个丈夫。若是娶了那个嫩豆芽葱白似的小妖精回家,还不得旱死她?

    谁也没料到,大个李此行省城的买卖竟然迟迟不归。往日去省城进货来回至多不过十一二天,而今一个月都过去了,仍然见不着大个李的人影回来。同去的有十来辆车,别的人车早就都结伴回来了。唯独大个李这一趟做的不知道是什么鬼鬼祟祟的买卖,是问谁都不知道他的去向。

    枣花打听不到大个李的消息心里着急,偏偏在这个时候从西山传来一个单身客商被土匪劫财杀害的小道消息。虽然后来证实了那个被杀的单身客商不是卫县人,可是为大个李担惊受怕的枣花,已经流了好几回眼泪,精神紧张到几乎崩溃。

    刘家看出媳妇不是个能守寡的女人,心已经不在刘家,也就不再指望招来个郎婿传宗接代。而今有了干女儿和孙子心满意足,准枣花收拾自己的衣物嫁妆,回娘家也好,去县城就大个李那儿也行。若是大个李不娶她,可以自往娘家去。倘若娘家不肯收留,还可以再回刘家,依然会拿她当作亲生女儿看待。

    乔杏丫农活一点儿也不会干,依柜卖酒,又被几个村痞动手动脚的调戏。刘土山不得己只好自己上柜,仍然依照枣花以往的模式经营。可是刘土山哪里比得枣花大方,讲故事的人得不到添酒加菜的打赏,就改辙说家长里短的闲话。豆腐坊里抬杠吵架还算小事,弄不好还会有打架斗殴的事情发生。再加上剿匪捐负担沉重,使得有闲钱的客人越来越少,买卖就有点儿维持不下去了。

    孔三少爷的家道被官吏敲诈之后,又遭到棒槌崮的土匪劫掠。父亲连气带病,不久就一命乌乎。三少爷的娘懊悔自己溺子不教惹下祸端,又唯恐终日只会之乎者也的老爷阴间无人伺侯,居然以一匹白绫悬梁自尽殉葬。三少爷的娘自尽殉葬这件事若是发生在前朝,官府少不了再为孔家立一处贞德牌坊。

    孔繁星死后,孔家再也找不出有孔繁星那么忠诚能干的管家,家道收入己是大不如前。就连孔三少爷那个进士之后的媳妇孙氏,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休了丈夫回娘家去住。

    水蛇腰是本族没有改嫁的寡妇,因而受到举人老爷田租减半的特别恩惠。在众人质疑孔三少爷是否真是太监的关头仗义执言,水蛇腰以亲身感受证明,孔三少爷啥物件都与前同样完整无缺。再就是有人见着孔三少爷仍然是站着撒尿,被土匪阉割的闲话在马镇渐渐消散。

    去势之后的孔三少爷性情变化不小,每日研读父亲注释的论语三省吾身,直到有个同学来请他去烟台府官办的中学里当老师。孔三少爷教了半年的书,寒假都将过了一半,才在一个夜晚焉里巴叽的回到马镇。先上祖宗与父母的坟上祭奠过后,才敢迈进家门。担负看守大宅内院的是孔繁星大儿子孔祥诚,禀报说家中安然无事。再就是告诉老爷:水蛇腰对外人辟谣,说三老爷啥物件都不缺,行床上的事与从前同样的威猛,这使抬不起头来的孔三少爷对水蛇腰颇为感激。从烟台府买的两块花布料本来是要送给枣花,以示感激羝住大个李救他一命,以及为自己的失德赔罪。分出小块着孔祥诚送给水蛇腰,感谢她保全面子。亲自到刘家赔罪,才知道枣花离开了婆家一个多月了。刘家喜得儿子继承香火,干女儿是前任县长的妾,不但人长的漂亮,还写得一手好字。

    孔三少爷在刘家得知枣花离开婆家之后并未回娘家,而是去了落籍在县城的大个李那儿。心里酸溜溜的在寻思,不晓得那赶大车的家伙前世是个啥精怪下凡投的胎?就凭这么个下九流的角色,这边一个美人在等着她纳为二房,那边另一个擅长于做买卖的枣花也要争着做小,其造化真是了得。孔三少爷听不太懂河南话,在山东话里夹杂几句显示学问的英语与之乔杏丫进行卖弄。却想不到人家的山东话讲不好,却能够以流利的英语回答他。孔三少爷惊诧,就算是国外留洋回来,在省城大学教过他的老师,英语也不如乔杏丫说的这般顺溜。问过才知道,乔杏丫正经是基督教会女子学校毕业的学生。孔三少爷告诉乔杏丫说:烟台府的官办中学尚缺一名英文教师,问她愿不愿意去执教中学一年级的新生班?试用期的月薪就有十二块大洋,两个月试用期过后的薪水是二十五块大洋。

    刘家人烦透了以货郎猴为首的几个鳏夫纠缠,癞蛤蟆想娶天鹅。却又认为大个李两个多月还不来娶她,其中必是生了变故。再说刘家人也巴不得干女儿能有个出息。

    枣花离开马镇之后并没有回到娘家去居住,乔杏丫听说是进县城住在大个李的家中。乡亲们都说大个李的元配夫人已经答应收枣花为夫君的二房。乔杏丫提心吊胆的日子过得是度日如年,整天为大个李迟迟不来兑现承诺胡思乱想。揣测大个李之所以躲在外面不回来,原因无非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家中的元配不肯依从他的意愿,二是后悔在一时的冲动之下萌生娶她这个拖油瓶寡妇的念头。听了孔三少爷说烟台府官办的中学尚缺一名英文教师,真是喜不自胜。儿子过继给刘家,再也无啥牵挂。又过了十几天,到了官办学堂将要开课的日子,刘土山专门去了一趟卫县打听,就连大凤也同样是没有大个李的任何消息。乔杏丫是走还是留,在犹犹豫豫之中来回动摇过几次。有道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到了孔三少爷动身的日子,依然没有大个李的任何消息,只好横下心搭乘孔家的大车上路。谁会想得到途中先是被自称来剿匪,却从来没剿过匪的乱兵抢掠了一回。除了没扒他们穿在身上的衣服,所有的东西都抢光了。

    刚翻过两界岭,又遭遇上尉迟老妖一伙从外县劫掠归山。这伙土匪是不抢穷光蛋的,只是要用他们的大车载运赃物回山寨。

    陪过魏二槐盗窃裤衩的尉迟老妖见到过乔杏丫,留下的印象颇为深刻。一眼就认出cao河南话口音的乔杏丫是前任县太爷的妾,正是官府与土匪的冤家对头。再则就是不想被假瞎子咒成断子绝孙,自然是要强抢她去充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