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容童子_第17章ldquo;自己的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ldquo;自己的树 (第2/5页)

没能成为‘童子’的人。尽管如此,之所以还要活下去,是相信何时一切全都改变的那一天必定到来…

    ①何时,在日语中“何时开始”(itukara)与“何时”(ituka)的发音相近——译注。与古义别离的回忆,连细部都色泽浓厚地存留了下来。另一方面,有时也认为那只是一个梦。不过,确信自己的生涯中镌刻着转折点这一信念,却是从不曾动摇丝毫。正因为拥有这个信念,无论在战争期间的国民学校,还是在战争结束后的新制中学,自己都能抗拒教师们明目张胆的侮辱。来自村外的那些教师们曾说,如此偏僻之地的孩子是不可能与都市里的人共同工作的。惟有母亲,敢于反过来蔑视说这些话的外地教师以及本地出身的那些懦弱的教师。

    少年时代的古义人,倘若使用其后学会的语言进行表述的话,就是切身体会到了森林中的山谷是“周边”尽管如此,少年仍在考虑,自己终究要离开这里,一直前往世界的彼岸。这个抱负与鼓励他掌握学问的母亲的想法——她希望古义人读完大学后,还回到这块土地上来——可是大相径庭。

    进入东京大学后不久,不知什么缘故,在法国文学研究室书架上新到的文化人类学的薄书中,古义人读了——根据当时的语言能力,不如说他看了——部落的年轻人为成为合格成员需要通过的一种礼仪。这本书收入了热带雨林的部落仪式的照片。第一张拍摄了一个年岁尚幼的年轻人,虽然越发临近的仪式使他感到紧张,可一旦转向照相机,他便忍不住要笑出来。接下来的照片,清晰现出仪式之后对灵魂总体进行苦行考验时,rou体被打翻在地后留下的痕迹。在圆圆的大眼睛周围,闪现出光泽的皮肤上沾着白色的尘土…

    二十岁的古义人颤抖着,他在想,此人即便完成了这个仪式却仍然残存着孩子的成分,可这种理应在幼小时完成的仪式,自己却还没有办完。而古义则早已在森林中完成了这个仪式。

    在战争末期,因有悖于国民总动员的精神而遭废止的地方独特的祭祀活动,除了盂兰盆舞蹈外,战争结束之后也未能恢复。就是“御灵”大游行,也是在很久以后,在外来之人的斡旋之下才得以进行的。

    在十岁到十五六岁的那个时期,古义人常为自己未能经历在森林高处举行的那种仪式而感到缺失。尤其让古义人感到不安的,是始终没有恢复从山谷里往“自己的树”的树根处奉送灵魂的传统活动。那时候,孩子们两人一对,在深夜里点着蜡烛向山上攀去。古义人只在小说里再现过那种“童子之萤”

    虽然古义人对罗兹的提案没有很大兴趣,但内心里的热切渴望却是逐渐高涨起来。这次野游将要去的那株连香树,自己的灵魂或许果真就寄宿在那树的根部?这个尝试即或只是罗兹策划的戏剧,只要能够坐在那株连香树之下,咱就认真地说上一番吧。

    细说起来,自己只把讲述梦境或故事作为“人生的习惯”在如此步入老境之前,不就一直这么生活过来的吗?

    三

    罗兹制定了一个具体方案:经过“涌出的水”后一直攀上巨大的连香树所在地,在那里一直讲述到黄昏时分再往回返。最近这段时期每天都有雷阵雨,如果提前下雨就支起帐篷躲避,不过,估计会在下午六时至七时、晴和而寂静的林子里薄暮初降时分下雨吧。倘若从一大早就下雨,那就干脆因下雨而放弃计划。罗兹兴冲冲地说,那是美国的中学里惯常的做法。至于帐篷,早在罗兹驾驶蓝色塞当车来到真木町时,就堆放在平展的车顶棚上了,阿动承担了将这帐篷背进森林的任务。

    ①reluctant,意为“不情愿”——译注。古义人刚刚表示也想请真木彦同去野游,罗兹就回答说“我自己,reluctant①”他制定了一个老年人座谈会开幕的计划,要包租大客车把听众送至奥濑。为此,他正作为古义人和罗兹的代理人,不时出门前往道后。

    但是,罗兹却对邀请真木彦参加野游没有热情。在她的表情中,没有显露出任何东西来。最近这一阵子,前来十铺席时,罗兹全然没有提到过真木彦,倒像刚来这个地方的那个时期,只是记录中学生们所做调查的结果,对于每天的行动计划中的细微之处,则委托阿动帮助处理。

    古义人对阿纱说,罗兹和真木彦之间的进展似乎并不顺利,是否可以并不直接地委婉询问一下?可是,阿纱的性格及其因罗兹性格而引发的个性因素之中,都有难以说得清楚的地方,事情也就办成了以下这个模样。在挂给罗兹的电话里,阿纱大致叙说了古义人对罗兹和真木彦可能产生矛盾而感到的担心。罗兹回答阿纱说,那么明天就向古义人解释不邀请真木彦参加这次森林之游的原因。然后她继续说,不过在现阶段,还不想对古义人细说自己和真木彦的共同生活。

    第二天,罗兹一如前约地说了起来:

    “真木彦对‘童子’的传说具有非同寻常的兴趣。把连香树作为舞台,让少年们那样疯闹,也是真木彦就‘童子’的传说进行调查,并参考常见的文献资料后而安排的。只是他无法预料,当地孩子们开始演出这样的戏剧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反映?

    “没有出现很多偏离。我认为真木彦的研究方向是准确的,对我的研究论文也是有效的。

    “但是,真木彦还在关注着另一件事,借用古义人对我们谈及该话题时的说法,就是那事。五十年前,古义人和吾良乘坐占领军的汽车,前往曾是古义人父亲之弟子的那些国家主义者所在的修练道场。在那里,古义人和吾良都遭了殃,就是刚才提到的那事。其实,古义人也好,吾良也罢,后来一直都不知道当时还很年轻的语言学军官皮特究竟怎样了。我相信古义人所说的‘不知道皮特后来的情况’。我也知道,正是这个不明之事本身,才是古义人的苦恼之所在。我还知道,吾良的自杀与此相关联,使得古义人增加了新的苦恼。

    “…真木彦对那事具有兴趣。而且,这兴趣异乎寻常地强烈。让古义人受到惊吓而导致重伤的那个美国兵‘御灵’之事也是如此,你因此而明白了吗?

    “真木彦的调查进展顺利,他收集到的事例表明,在这座大森林的两侧,也就是在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