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折我要我们在一起 (第2/3页)
得不可想像。嘉树虽然出身辽国贵家,仍然为之惊叹。他记得初遇夜来时,她所穿的罗衣柔软如淡紫云霞,现在才知她已是尽量朴素。 夜来的伤稍有好转,便不肯整天躺着,翻出父亲遗下的衣服,定要嘉树换上。“哥哥,你穿那样的衣服要热死的,换这件舒服一点。”踮起脚在他身上比来比去,他任她摆布。“正好,你跟爹的身量差不多。”看出他脸色不大好,赶紧补充:“爹没穿过的,是新衣服。” “你刚才叫我什么?”他不是计较衣服的新旧。 “很早就想这样称呼你了。我没有兄弟姐妹,连堂兄弟表兄弟都没有,我做梦都想有一个哥哥呢。你不喜欢就算了。”她眼圈顿时就红了。 他不要她难过,违心地道:“我也想有观音奴这样的meimei。” “真的?”她眼波流动“哥哥,哥哥,哥哥。” 一声一声宛转叫来,叫得嘉树心中三分醉意七分惘然。对着天真的夜来,无论如何说不出真心所求,而聪敏如她,偏偏对他无法克制的爱意反应迟钝。 长啸一声,挽着她飞掠过广阔的庭院。夏夜的暖风贴在脸上,他的衣衫飘扬,而她的长发拂过他的鼻端。是夜来喜欢的游戏,他也可以借此发泄心中郁闷。 “哥哥,我们去那边。”她遥指荷塘对岸的小楼。 他在疾行中转身,飞越荷叶田田、暗香浮动的池塘,落在小楼的回廊上。 “要是我会轻功就好了,可以跟哥哥并肩而行,不用哥哥拉着我这么麻烦。我也想学刀,这样就可以对那些欺负我的人还以颜色。” 嘉树想:“做你的哥哥已经很痛苦,又何必想出师父这种吓人名目来折磨我。我会保护你周全,哪里需要你跟人动手?”他淡淡道:“学武功不好玩,又艰苦。” “我觉得好玩,我也不怕吃苦。哥哥,答应我嘛,哥哥。”她在他耳边软软叫着“不过,我好不容易有一个哥,不想叫你师父。” 嘉树招架不住地叹气。“神刀门武功的传承,本来就没有规矩,只讲缘法,你……做我的小师妹吧,师父会答允的。”他感觉得到她潜藏的烈烈刀气,刚强不屈,宁折不弯,略一思忖“观音奴可以练弯刀。” “为什么?” “你表面比谁都柔和,其实脾气倔得很,容易走极端,一旦招式用过了反而会伤到自己,练弯刀比较有转圜的余地。” 夜来的父亲也曾这样品评她的性格,所以她服气之余禁不住说:“哥哥太可怕了,我在你面前已经无所遁形了。”瞧她笑吟吟的,哪里有半分怕的样子。 他转身打量屋子,问:“这是什么地方?”他接不了她的话,因为忽然想起了为她换药时的旖旎光景。 “哦,是藏书楼。幸亏那些女真人不抢书。” 他推门进去。月色下满璧满架的书,比当日父亲府中所藏还多。 “哥哥喜欢什么样的书?” “《庄子》缥缈奇变,意气放旷。《史记》高古简妙,描摹入神。汉人的书里面,这两部最好。” “怪不得,哥哥的刀法是道家风格呢。” 他不知道她如何看出来这点,但她确实说出了神刀门武功的精髓。 “观音奴爱看什么样的书呢?” “《世说》啦,大晏小晏啦……我喜欢的书杂得很,乱七八糟的,” 嘉树想,观音奴喜欢的是魏晋风度、承平气象,可知她虽然遭遇战祸,却仍是长于富贵安乐,不懂人间疾苦的。他忍不住借小晏的词来浇自己块垒:“相逢欲话相思苦,浅情肯信相思否?还恐漫相思,浅情人不知。”对他而言,也就只能讲到这种程度了。 夜来感觉不出他的深意,自得其乐地续下去:“忆曾携手处,月满窗前路。长到月明时,不眠犹待伊。”续完了还要取笑他“哥哥是契丹的英雄,怎么也读这种缠缠绵绵的词啊?” 是铁打的铮铮汉子,却被这小姑娘笑得耳廓发热。他想,你啊,也不是不解情事,为何对着我时一脸懵懂?又可爱,又可气,让我不知如何是好。他压住心底的情潮,若无其事地问她:“这些书,观音奴都看过?” “那怎么可能。商人之家,读书不能做官,不求显达,不过是喜欢而已。喜欢才会读,只读喜欢的。”在官本位和重农轻商的社会里,商人的地位很低,思想反而更开放,所以养出夜来这样的女儿。 4 夜来完全康复时,秋意已浓。池里的荷花大半衰败,脉脉的香气却越发勾连不去。与她在这荒凉宅院里消磨光阴,他已忘却人间事。 “哥哥在想什么呢,这样专心。” “没有。”嘉树把信函纳入袖中。“练完功了?出了汗怎么还站在风口上。” 夜来吐吐舌头,倚到他身侧。“那哥哥替我挡一挡。” 嘉树抬手抚摸她头发,心中一缕柔情摇曳难定。“九十九种变化都记得了?” “当然。”她拔刀演示,姿态轻盈,宛若夏日晨风中的秀逸荷花。刀光日光交相辉映,衬着她容颜,端的明艳无双。他意动神摇,但见人而不见刀,只得闭上眼感觉。气流变化中听她的劈、刺、挑、削,果然有练刀的天赋,但裙裾飞扬中一股不平之气冲天而起,失之于躁。 “观音奴练刀时一定想着那些让你愤恨的事吧?这样你永远都不会懂得‘一江春愁’的精髓。刀客必须心如赤子,不恨不怒,无畏无惧,这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