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 (第6/8页)
令尚书选择日期以封拜官职,还没有就位,因召见赐宴中暑,病逝。赐棺材,帝亲往吊唁,派遣使者送丧修筑墓室。 ◆侯霸传 侯霸字君房,河南郡密县人。族父侯渊,以作官有才辩,在元帝时任职,佐石显等领中书,称大常侍。成帝时,任侯霸为太子舍人。侯霸矜持严肃而有威容,家累千金,不事产业。笃志好学,以九江太守房元为师,治《谷梁春秋》,为房元都讲。王莽初,五威司命陈崇荐举侯霸德行,迁随县宰。县界旷远,滨带江湖,而亡命之徒多为寇盗。侯霸到,立即立案诛杀豪猾,分捕山贼,县中清清静静。再迁为执法刺jianian,检举揭发有权势的人,无所疑惧。后来为淮平大尹,政治治理有能干之名。到王莽失败,侯霸保固自守,使一郡得到安全。 更始元年(23),派使者征召侯霸,百姓老弱相携号哭,遮拦使者车辆,或当道而卧。都说“:愿乞留侯君再任一年。”百姓甚至互相告诫年青妇女不要生孩子,侯君如走,将来孩子必难保全。使者害怕侯霸应征走了,临淮必乱,不敢将玺书授予侯霸,就将情况写成奏状以报朝廷。恰逢更始失败,道路不通。 建武四年(28),光武征召侯霸与他在寿春相会,拜他为尚书令。当时没有故典,朝廷又少旧臣,侯霸明习以前朝廷的事务,收录遗文,将前世善政法度有益于当时的都条奏上去,都得到施行。每年春所下宽大的诏书,奉四时的政令,都是侯霸一手建立的。第二年,代伏湛为大司徒,封关内侯。在位明察守正,奉公无私。 建武十三年(37),侯霸去世,光武帝深感伤惜,亲自临吊。下诏书说:“侯霸积善清洁,在朝视事九年,汉家旧制,封拜丞相之日,同时封为列侯。朕常年因军旅暴露于外,功臣还没有封赏,忠臣之义,是不想逾越的,但还没有来得及封爵,侯霸就离开了人世。呜呼哀哉!”于是追封谥侯霸为则乡哀侯,食邑二千六百户。子侯昱嗣位。临淮官吏民众共同为其立祠,四时祭祀。 ◆宋弘传 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父宋尚,成帝时官至少府;哀帝立,因不附董贤,违命抵罪。宋弘年少而温顺,哀帝平帝时作侍中,王莽时为共工。赤眉入长安,派遣使者征召宋弘,逼迫不得已,行到渭桥时,自投于水,家人将他救起,他装死获免。光武即位,征拜为太中大夫。 建武二年(26),代王梁为大司空,封。。邑侯。所得租俸分养九族,家里没有资产,以清廉著称。徙封为宣平侯。帝曾经问宋弘谁为通博之士,宋弘于是荐举沛国桓谭才学丰富见闻广博,差不多能与扬雄、刘向父子相比。于是召桓谭拜为议郎,给事中。帝每次宴会,就令他鼓琴,喜爱其繁声。宋弘听到不高兴,后悔荐举了他,等桓谭从内出来,宋弘穿着整齐的朝服坐在府上,派人召桓谭。桓谭到,没等他就席就批评说:“我之所以荐举你,是想你辅国家以道德哩,现在你几次进郑声以乱《雅》、《颂》,这不是忠正的表现。能自己改正吗?抑或是要以法相举呢?”桓谭顿首辞谢,好久才让他走。后大会群臣,帝让桓谭鼓琴,桓谭见到宋弘,失其常态。帝奇怪而问。宋弘就离席脱帽而谢道“:臣所以荐举桓谭,是希望他能以忠心正直来引导陛下,而现在朝廷沉醉于郑声,这是臣的过错啊。”帝正色改容感谢,使反服,其后不再令桓谭为给事中。宋弘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多人,有的继任为公卿。宋弘宴见,御坐新屏风,图画女人像,帝多次顾视。宋弘正色说:“没见到好德如好色一样的人。”帝即令撤去图像。笑着对宋弘说:“听到义就服从,可以了吗?”宋弘答道:“陛下能进德,臣不胜欣喜。”当时帝的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她一起评论朝臣,悄悄地观察她的心向。公主说:“宋弘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说“:我将找他。”后宋弘被引见,帝令公主坐在屏风后面,对宋弘说:“俗话说,贵了便改变朋友,富了便再娶新妇,这是人之常情吗?”宋弘说“:臣听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哩。”帝回头对公主说“:事情不成了。”宋弘在位五年,因考查上党太守无罪可据,免归府第。数年后去世,无子,封国废除。 史官评论说:中兴以后居宰相台辅握国家大权的人很多啊。那些因任职就得功名的,难道不是先讲德礼,后重名法吗?所以惠公在仓卒之际,首讲乡射之礼;君房入朝,先奏宽大之令。大凡器识情大的没有近用,道长的,功出就远大,这大抵是志士仁人用心的根本。君子行道义而得,谓之得;行道义而失,也可说是得。宋弘禁止繁声,戒yin色,有《关睢》进贤之意哩。 ◆蔡茂传 蔡茂字子礼,河内怀人。哀帝平帝年间以儒学闻名,征召试为博士,对策陈述灾异,以优异被擢拜为议郎,迁侍中。逢王莽居摄,蔡茂以有病自动免职,不肯在王莽下面做官。恰逢天下扰乱,蔡茂素来与窦融友善,因而避难到窦融处,窦融想以他为张掖太守,蔡茂固辞不就职;每次的饷给,取足口粮而已。后来与窦融都被征召,再拜议郎,又迁广汉太守,有良好政绩。当时阴氏宾客在郡界多犯官禁,蔡茂每次审理纠纷案件,无所回避。恰逢洛阳令董宣举纠湖阳公主,帝开始发怒逮捕了董宣,后来赦免了。蔡茂喜董宣刚正,想让朝廷禁止制约贵戚的非法行为,就上书说“:臣闻兴化致教,必由进善开始;康国宁人,最重要的是处理恶人。陛下圣德隆兴,再承大命,即位以来,四海晏然。应当早起迟睡,该休息时也不休息。然而近来贵戚妃后之家,多次倚仗恩势,干犯吏禁,杀了人不处死刑,伤了人不予论处。臣恐法律章程弃而不用,刑戮废而不举。最近湖阳公主奴仆在西市杀了人,而与公主共乘马车,出入宫闱,逃罪多日,冤魂不报。洛阳令董宣,按正道办案不顾权贵,向公主讨伐杀人犯。陛下不先调查,而欲加鞭笞。当董宣受怒于陛下时,京师为之侧耳;等到陛下赦宥了他,天下人都拭目以望。现在外戚骄逸,宾客泛滥,应命令有司案理jianian罪,使公正之吏永远得到信用,以抑制远近非法之行。”光武采纳了。 建武二十年(44),代戴涉为司徒,在职清明俭朴毫无懈怠。二十三年(47)在职位上去世,时年七十二岁。赐东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