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_隗嚣公孙述列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隗嚣公孙述列传 (第9/9页)

尊郑兴等为章句之师,与方望等处士结为宾友,偃武事息干戈,以自卑之辞事汉,喟然自以为是文王再世。这样就使汉帝消除了关陇之忧,得以专门精心策划东伐事宜,四分天下而有其三;使西州的豪杰们都存心于山东,派来歙,马援等为使者,说服王遵、郑兴、杜林、牛邯等相次归顺了光武,那么天下五分而汉有其四了;如果在天水举兵反汉,必遭溃败,天水既定,则天下九分而汉有其八了。陛下以梁州之地,内部要奉万乘之尊,外部要给三军以给养,担子压在百姓身上,百姓愁困,不堪承受上面的命令,将有像王莽一样从内部崩溃的危险。我的愚计,以为应当趁天下还没有完全绝望,豪杰还可以招诱的时机,发国内精兵,命令田戎据江陵,临江南人、物会集之地,倚仗巫山的牢固,筑垒坚守,传檄文到、楚,长沙以南必随风而披靡。命令延岑出汉中,定三辅,天水、陇西拱手自服。这样,海内震摇,对我们大为有利。”公孙述问群臣。博士吴柱说“:以前周武王伐殷,先在孟津检阅部队,八百诸侯异口同声拥护,而武王认为时机还不成熟,还是还师以等待天命。没有听到过无左右之助,而要出师千里之外,以扩大地盘的。”荆邯说“:现在的汉帝原来并无尺土的权柄,驱乌合之众,跨马杀敌,所向披靡。不赶快趁现时与他争夺天下,而坐谈什么武王的说教,这是仿效隗嚣想为西伯罢了。”公孙述同意荆邯意见,准备将北军屯士及山东客兵都发动起来,使延岑、田戎分兵两道,与汉中各将领把兵马势力合并起来。蜀人和他弟弟公孙况以为不应当空国千里之外,决成败于一举,坚决争持,公孙述于是停止。延岑、田戎也多次请兵出战立功,公孙述终于疑惑不听。公孙述喜苛求细枝末节,斤斤计较小事。敢诛杀而不识大体,喜欢更改郡县的官名。然而年青时做过郎,学着汉家制度,出入仿效汉天子法驾,銮旗旄骑,陈置陛戟,然后车驾才出房闼。又立他的二子为王,食犍为、广汉各数县。群臣多规谏,以为成败还不可知,军队暴露在外,又急于封儿子为王,表现出没有大志,挫伤战士的心。公孙述不听。只有他公孙一家一姓的能够当官掌权,由此大臣们都埋怨不迭。

    八年,帝使诸将进攻隗嚣,公孙述派遣李育率领万余人救隗嚣。隗嚣失败,李育也全军覆没。蜀地听到消息惊恐震动。公孙述害怕,想安定众心。成都郭外有秦时旧仓,述改名为白帝仓,自王莽以来常常空着。公孙述便使人诈称白帝仓出谷如山陵一般,百姓倾城空市前往观看。述于是大会群臣,问道:“白帝仓竟然出了谷吗?”群臣都说:“没有。”述道“:讹言不可信,传言隗嚣已破灭也是一样。”不久嚣将王元降蜀,述以王元为将军。明年,使王元与领军环安拒守河池,又遣田戎及大司徒任满、南郡太守程汛率军下江关,攻破汉威虏将军冯骏等,攻占巫及夷陵、夷道,因而据守荆门。

    十一年,征南大将军岑彭发起进攻,任满等大败,述将王政斩任满首级向岑彭投降。田戎走保江州。各城邑都开门向岑彭投降,岑彭就长驱到达武阳。光武帝就写信给公孙述,陈述祸福,以表明君无戏言。公孙述看信省悟叹息,给亲信太常常少、光禄勋张隆看。隆、少都劝公孙述投降。公孙述说“:兴与废都是命运。哪里有投降的天子呢!”左右的人就不敢再讲话了。汉中郎将来歙急攻王元、环安,环安派刺客杀了来歙;公孙述又命令刺杀岑彭。

    十二年,公孙述的弟弟公孙恢和子婿史兴都被大司马吴汉、辅威将军臧宫所攻破,战死。从此将帅恐惧,日夜离叛,公孙述虽然杀其全家,还是不能禁止。光武帝必欲公孙述投降,就下诏书晓喻公孙述道:“往年诏书频下,开导并示以恩信,不要以来歙、岑彭受害而自疑。现在只要如期归降,就可保证家族完全;假使迷惑不悟,那等于把rou送进虎口,可痛又有什么办法呢!你的将帅疲倦,吏士们都想回家,不愿意继续屯守下去,诏书手记,不可数得,我是不食言的。”公孙述终无降意。九月,吴汉又破斩其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汉兵进驻成都。公孙述对延岑说“:现在怎么办呢?”岑说“:男儿应当在死中求生,怎能坐着等死呢!财物是容易聚敛的,不应当吝惜。”公孙述就将金帛全数拿出来,募得敢死队五千多人,在市桥以配合延岑,假装建立旗帜,鸣鼓挑战,暗地里却派遣奇兵绕到吴汉军后面,袭击攻破吴汉军。吴汉坠落水中,抓着马尾巴得以出水。十一月,臧宫军到咸门。公孙述看到占卦上说“虏死城下”大喜,认为吴汉等当死城下。于是亲自率领数万人攻吴汉,使延岑拒臧宫。大战,延岑三合三胜。从清晨到日中,军士吃不到粮食,都很疲乏,吴汉命令壮士突击,公孙述兵士大乱,公孙述胸部中枪坠落马下。左右以车将公孙述救入城内。公孙述把兵交延岑,晚上就死了。次日晨,延岑向吴汉投降。吴汉就杀了公孙述妻子,把公孙氏全都杀尽,并把延岑全族都杀了。又纵兵大掠,焚烧公孙述宫室。

    光武听到发怒,谴责吴汉。又责让吴汉副将刘尚说“:城降三日,吏人都服从,孩儿老母,有万数人口,一旦纵兵放火,听到了都叫人酸鼻!你刘尚的宗室子孙,也曾经历过吏职,怎么忍心做这种事?仰视天,俯视地,看看秦西巴放鞧归其母与乐羊啜子之羹,哪一个更仁呢?很是失去斩将而吊其民人的道义了。”初,常少、张隆劝公孙述降汉,述不从,常少与张隆都忧郁而死。光武下诏书追赠常少为太常,张隆为少禄勋,以太常和光禄勋的仪礼改葬他俩。凡是忠节志义的人士,都受到了表彰和显扬。程乌、李育因有才干,都提拔使用。于是西土都感到高兴,没有不归心的。

    史家评论道:以前赵佗因汉初天下未定自立为南越王,公孙述也窃取帝位于蜀汉,推想他没有别的功能,而到最后才灭亡,难道是由于地处边远,因得以苟安于一隅吗?公孙述虽为汉吏,并没有什么大的凭借资本,徒以文俗自喜,就能实现他的志愿和计谋。道不足而意有余,不能乘隙立功,以观时变,而是坐守边缘,以高深自安,这就和以前魏侯欣喜于河山之固,吴起对他说,国家巩固在德不在险一样的啊。等到他谢臣属,坚持兴废是命运而不肯投降,与孙皓泥首面缚降王氵睿、许男面缚衔璧见楚子,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