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尘缘 (第2/3页)
是不知道此经为何物的,…而身上的伤势因此奇迹般得好了。 两个月前,张舒恒上山后,从魔教手中救下方若飞夫妇,紧接着就来到这里当店小二了。 那少年听得惊异万分,待张舒恒讲完,少年心想: “这少年可善良!看来好人真有好报,听爹说心脉震伤是很严重的内伤,受伤者很难毫无异状的活下来,而他为了救人跌落山崖,竟治好了自己的病,难道不是天意吗!”对张舒恒好感顿生,觉得他是一个可交的朋友。 那少年想到此,笑道:“这位大哥,你说了那么多,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叫张舒恒,你呢!”张舒恒问。 “我叫林秋竹,‘秋天’的‘秋’、‘竹子’的‘竹’。” 少年话音刚落,邻坐的人便大笑起来,其中一人斜着眼睛看着林秋竹笑道: “好娘娘腔的名字!你们瞧那公子真像女子,我看他换上妇装,定然是美貌如花,比那掌柜俏女儿还要美十分!”林秋竹一听顿时脸红了,十分不安。 张舒恒连忙道: “林公子,你不用伤心,名字不过是人区别人的代号,不用太在意,是吧?” 林秋竹点点头静下心来,故意提高嗓门道: “我的名字的确像女孩的,那是因为我出生时,娘因难产死了,娘的小名叫竹儿,爹很怀念她,便给我也取名叫竹,而我又出生在秋天,故曰‘秋竹’。至于我像女孩,那是因太秀气,我可没办法!” 张舒恒十分同意,点头道:“其实你这样挺好看的。” 林秋竹一怔,脸上微微泛出红晕,突然似想到什么,从口袋掏出二两银子道: “大哥,这钱还你。” “你、你不是没带钱吗!”张舒恒吃了一惊,他那知这分明是少年贪玩,看看谁会帮他解围,自己搞的闹剧罢了!其实这少年也不是什么读书人,身世倒还颇有些趣味。 林秋竹笑道:“我会变钱,一变就变很多!” “嗯?好奇怪?!”张舒恒摇摇头,甚为不解,不过他没有再追问下去。 这二个人谈天讲地、说古论今,如遇知已一般,甚为投机,不多时,便称兄道弟起来。 可那掌柜见状非常不高兴,喝道: “白吃白喝的还不快走?我家小二还有事要做,不能同你闲谈!” 说罢,便拉起张舒恒就走,林秋竹一拍桌子道: “本大…爷今日就要让他陪我聊!”他在说完大字后,脸上一阵红,待话一说完,拿出五两银子放在桌上,一言不发地望着掌柜。 那掌柜一见钱,顿时满脸堆笑“好,聊、聊…”然后笑眯眯靠近桌子,一把抓住五两银子,放在袖中点头哈腰地走了。 张舒恒惊讶地嘴巴张得老大,愣愣地看着林秋竹,林秋竹“哧哧”一笑道: “这全是我变的!”张舒恒佩服地道: “你也教我啊!”“这…好,以后再说。”林秋竹忙道: “大哥,坐下来谈啊!”说罢立即拉张舒恒坐下,二人又谈了好一会儿。 林秋竹谈到江南,顿时兴奋起来“江南好,江南这个地方真是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里景色也很美,像西湖,湖面清似明镜,风光十分秀丽,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门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谈着,谈着林秋竹吟起了苏轼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完全自我陶醉于其中。 “张大哥,你知道吗?沿湖四周山峦连绵,沟壑清泉,繁花似锦,茂林修竹;环湖一带,花园相连,绿草成茵,真可谓‘山山水水,春夏秋冬各具特色;睛睛好好,风雨雪雾皆成胜景’。” 林秋竹显出十分向往的样子,而张舒恒却听得似懂非懂,不得不仔细捕捉林秋竹话中好理解的句子。 “张大哥,庐山也很好的,苏轼在“题西林壁”写到庐山‘横看成峰测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景点有几十处呢!什么王家坡双景、小天地、望江亭、日照松林、花径锦绣谷、天桥、仙人洞、碑亭、大天池、龙首崖、铁船锋、黄龙潭、三宝树、阳峰、节林湖、含都口、五老峰、三泉等等等。” 林秋竹一连串说了一大堆,而后喝口茶顿了顿又道: “张大哥,你知不知道有个平湖秋月,皓月当空的秋夜,睛空万里,湖天一碧,平湖秋月平台前的湖面,就像镜子那样明净,高空的明月,清晰地倒映湖中,置身其中仿佛天上仙镜…” 张舒恒听得惊异万分,不由联想到五年前自己掉下崖后的所见所闻。还记得,当张舒恒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置身于鸟语花香的世界…身下是软绵绵、绿油油的青草,草坪上姹紫嫣红的花朵竟相开放,散发出迷人的清香。抬头望去,一道艳丽的彩虹悬挂在峭壁上空,洒下五颜六色的彩带。 峭壁上垂下的瀑布,宛如一条玉龙,倾泻于巨石间,岩上的棱角使得瀑布飞花碎玉般地飞溅起来,散珠细雾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发出七彩的光辉,那时张舒恒不觉惊呆了,喃喃地道: “莫不是我已死,来到仙境了吧?” 现在张舒恒听林秋竹把江南描绘的如此绚丽多姿,方才叹道,景色美好的地方并不只有他呆了五年的峡谷,大千世界,美好的东西真的太多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