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1/2页)
第二章 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扬州是烟花之地,市面繁华,夜夜笙歌。若有人问这个烟花城市最热闹的地方在那里,那必定是怡红院莫属了。 怡红院就是扬州城里最大的青楼,听说怡红院的夏侯老板是个很有魄力的殷商,虽然是年纪不大,但他与本地的知府大老爷是很要好的朋友,加上手面松、够朋友,所以在整个扬州城的官、商场上很是吃得开。 听说怡红院的姑娘们每个都是国色天香,千中挑、万中选、天仙般的人物,其中有个叫楚楚的尤其甚者。据说楚楚是前朝某将军的后人,琴棋书画皆精善,祗因落难而被卖身到怡红院而已,在这里可祗是卖艺不卖身的。然而,扬州城里愿意拜在楚楚石榴裙下的公子哥儿,却多如天上繁星。怡红院里每个仆役都谦恭有礼,令宾客都感受到仿如帝王般的享受,因为每一个仆役都受过严格的挑选,他们都以能在怡红院工作为荣的。 听说怡红院的装璜富丽堂皇,有如身处皇室之家,当年建设怡红院的工匠们,都曾在皇宫的建设中出过力的。怡红院的收费非也常惊人,若不是挥金如土的公子哥儿或是江湖大豪,跟本不能进门,其它人也不敢进门! 但怡红院开业三年以来的生意却从没少过。 这夜已过三更,怡红院亦一如过往,来喝花酒的客人们已把宽敞的大厅挤得水泄不通,院里的姑娘们、小厮们在悠扬的丝竹乐声中都忙得昏了,司徒老板最得力的左右手萧夫人,更要左顾右扑,招呼着仍不断涌来的宾客们。 怡红院的大门外,青石板大街上有不少熙来攘往的游人,亦有不少的各式小贩,摆设了不少的摊子,占满了路,有熟食的、有卖布的、有卖小饰物的,林林总总,也都热闹极了。 忽然,远处的夜空,传来了一阵急速而杂乱的马蹄声,街上的游人、小贩们不禁一呆,众论纷纭。 “发生了甚幺事?” “莫非是城外的马贼?” “不不会吧?” “听!马蹄声从知府老爷府上那个方向传出的!” “你听清楚没有?别别胡乱猜测,这这造谣的罪是要杀头的!” “扬州城内除了“三英镖局”,就祗有府衙的捕快老爷们有这幺多的马匹。” 正在众百姓议论纷纷间,马蹄声渐渐趋近,街上人们开始出现混乱,小贩们已准备收拾家当,要让出信道。正在这时,长街的一端已出现数匹良驹,向大街这方向驰骋而来。马上乘客身穿公家服饰,身手矫捷,面上却出现惊惶神色;头领的捕快头儿四十多岁年纪,一脸沉着精明。 “果然果然是衙门的爷们” 但见捕快们挥舞马鞭,驱赶马匹汹涌前来,掠过街上的人群,向西城门急驰而去。街上一阵混乱,来不及收拾的摊子都被奔马冲得东倒西歪。小贩们和行人们都匆忙避在一旁,也有不禁唠叨的,却也不敢公然指责。这时,怡红院里走出一个身高八尺,身材魁梧,斗大的头颅长满了短髭,像是个昆仑奴模样的大汉,站在大门旁察看发生甚幺事。 人群忙乱地收拾,谁都没有留意到,在怡红院斜对面的一条小黑巷中,传出轻微的一声冷笑。 笑得也真的很冷! 一双清澈明亮、黑白分明的目光中充满了复仇的快意! 那昆仑奴忽然发现这道冷冷的目光,但他并没有作任何的行动,祗不动声息的转身向内堂走去,甚至没向那条小巷多望一眼。 那道目光朝着快马去处良久良久等到街上再回复热闹,黑暗中那黑白分明的目光已不知所踪。 过了小半个时辰,城西再次传来马蹄声,却是慢慢的。祗见刚才策马扬鞭的捕快们都下了马,牵着马儿垂头丧气的踱着步回来,显然刚才们所追捕的人已经脱网。 捕快头儿沉着脸,一双浓眉紧紧皱着,似在沉思。 街上刚再次热闹的气氛又一下子走得不知去向。 当捕快们走到怡红院大门前的时后,长街的另一端快步走来了另一个捕快。这捕快走到那捕快头儿身前停下来,低声在捕快头儿的耳边说了几句话。 那捕快头儿点了点头,准备带领手下回府的时后,忽听怡红院内传出了一阵豪迈的笑声,叫道:“怎幺十三爷路过敝号,也不进来喝杯水酒呀!”祗见一个健身型,身穿着浅蓝色的锦袍,脸上长着短髯、四十余岁汉子,满脸笑容的从怡红院里走了出来,双手轻轻抱住了捕快头儿的双臂。 这个捕快头儿叫姚傲云,人家却称他作十三爷,但姚傲云并不排行第十三。据说姚傲云曾经在京城当过差,那时六扇门的总捕头儿曾经为他的手下们的技艺作过考察。公门的技艺不单只是手底下的功夫,也还包括他们的侦查技俩和处事的方法。 而姚傲云就被总捕头儿评于第十三位,所以从此别人都尊称他为十三爷。 所以他也很自豪地拥有这个称号。 三年前当他被派到扬州城后,亦确实办了好几起的大案,拉了几个出名的江洋大盗,因此姚傲云甚得知府老爷的器重,也深得扬州城老百姓的爱戴。 姚傲云干笑了一声,说道:“多谢夏侯老板的盛意相邀,傲云本应奉命与夏侯老板喝上一两杯,祗是在下还有紧急的公事在身,必须马上回衙复命,也免得宋大人在府中等候。” 那个夏侯老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