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干宝_卷十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十八 (第1/4页)

    卷十八

    细腰

    【原文】

    魏郡张奋者,家本巨富,忽衰老,财散,遂卖宅与程应。应入居,举家病疾,转卖邻人何文。文先独持大刀,暮入北堂中梁上,至三更竟,忽有一人长丈余,高冠,黄衣,升堂,呼曰:“细腰!”细腰应诺。曰:“舍中何以有生人气也?”答曰:“无之。”便去。须臾,有一高冠,青衣者。次之,又有高冠,白衣者。问答并如前。

    及将曙,文乃下堂中,如向法呼之,问曰:“黄衣者为谁?”曰:“金也。在堂西壁下。”“青衣者为谁?”曰:“钱也。在堂前井边五步。”“白衣者为谁?”曰:“银也。在墙东北角柱下。”“汝复为谁?”曰:“我,杵也。今在灶下。”

    及晓,文按次掘之:得金银五百斤,钱千万贯。仍取杵焚之。由此大富。宅遂清宁。

    【译文】

    张奋是东汉魏郡人,家里原先非常富裕,后来忽然家道衰败,财产散失。于是,就把住宅卖给了程应。程应一搬进去居住,全家人都生了病,于是,程应又把住宅卖给邻居何文。买下住宅后,何文先独自一人手持大刀,在傍晚时分来到北面的堂屋,爬到屋梁上隐藏起来。夜里三更将尽,忽然出现了一个身长一丈有余,戴着高帽子,穿着黄色衣服的人,这人一进入堂屋就大声喊叫:“细腰。”细腰应声作答。黄衣人问:“怎么屋里有生人的气味呢?”当细腰回答说没有生人后,黄衣人随即就离开了。不一会儿,又来了一个戴着高帽子,身穿青色衣服的人;接着,一个戴着高帽子,身穿白色衣服的人又来到了堂屋,他们同细腰的问话,同先来的黄衣人完全一样。

    天要亮的时候,何文从屋梁下到堂屋,他照搬先前那些人的方法来呼唤细腰。他问细腰:“刚才穿黄衣服的人是谁?”细腰回答:“那个人是黄金,就住在堂屋西边的墙壁下。”“穿青衣服的人又是谁呢?”细腰回答:“那是铜钱,住在堂屋前面距离井边五里远的地方。”“穿白衣服的人又是谁呢?”“那是白银,就住在墙壁东北角的柱子下面。”“你又是谁?”“我是木杵,现住在灶台下面。”

    天一亮,何文依照次序去挖掘,得到了五百斤黄金,五百斤白银,铜钱千万贯。然后,将木杵用火烧掉。从此,何文变得非常富裕,住宅也终于变得清静安宁了。

    树神黄祖

    【原文】

    庐江龙舒县陆亭流水边,有一大树,高数十丈,常有黄鸟数千枚巢其上,时久旱,长老共相谓曰:“彼树常有黄气,或有神灵,可以祈雨。”因以酒脯往亭中。有寡妇李宪者,夜起,室中忽见一妇人,着绣衣,自称曰:“我,树神黄祖也。能兴云雨,以汝性洁,佐汝为生。朝来父老皆欲祈雨,吾已求之于帝,明日日中,大雨。”至期,果雨。遂为立祠。宪曰:“诸卿在此,吾居近水,当致少鲤鱼。”言讫,有鲤鱼数十头,飞集堂下,坐者莫不惊悚。如此岁余,神曰:“将有大兵,今辞汝去。”留一玉环曰:“持此可以避难。”后刘表、袁术相攻,龙舒之民皆徙去,唯宪里不被兵。

    【译文】

    庐江郡龙舒县有个地方叫陆亭。有一棵大树长在陆亭旁的流水边,这棵大树有数十丈高,几千只黄鸟常在树上筑巢做窝。当时,庐江已大旱多日,当地长老聚在一起商量说:“这棵树常年都流露着一种黄色的气氛,也许它有神灵,我们何不向它祈祷求雨。”于是,这些人便带着饭菜酒rou去向大树祈祷。陆亭有一个寡妇名叫李宪,她晚上起床,忽然在房间里看见一个身穿绣花衣的妇人,这个妇人对李宪说:“我是树神黄祖,能够兴云作狼、呼风唤雨,因为你品行高洁,所以我来帮助你。早上,那些长老们来祈祷求雨,我已经请示了天帝,明天中午就降大雨。”果然,第二天中午,大雨倾盆而下。当地人为树神黄祖建了一个祠庙。李宪说:“各位父老乡亲都在这里,我居住在水边,应当送一些鲤鱼来。”话刚完,就有几十条鲤鱼飞来落在堂屋里,在座的人无不感到惊奇。一年之后,黄祖对李宪说:“这里将发生一场大的战祸,今天,我是来向你告辞的。”黄祖还拿出一只玉环送给李宪,说:“拿着这只玉环可以消灾避祸。”后来,刘表、袁术争夺地盘,相互攻杀,龙舒县的百姓全都迁走了,只有李宪所在乡里没有遭受战祸之害。

    陆敬叔烹怪

    【原文】

    吴先主时,陆敬叔为建安太守,使人伐大樟树,下数斧,忽有血出,树断,有物,人面,狗身,从树中出。敬叔曰:“此名‘彭侯’。”乃烹食之。其味如狗。《白泽图》曰:“木之精名‘彭侯’,状如黑狗,无尾,可烹食之。”

    【译文】

    吴国先帝当政时期,建安太守陆敬叔派人去砍伐一棵大樟树。刚砍了几斧头,就看见血从树里往外涌出。当把树砍断的时候,一个人面狗身的怪物从树里冲了出来。陆敬叔指着这个怪物说:“这个东西叫‘彭侯’。”然后,陆敬叔就把这个怪物烹来吃了,其味道与狗rou差不多。古书《白泽图》记载:“以树成精的怪物叫‘彭侯’,它的形状就像一条黑狗,只是没有尾巴,烹煮后可以食rou。”

    老狸诣董仲舒

    【原文】

    董仲舒下帷讲诵,有客来诣,舒知其非常客。又云:“欲雨。”舒戏之曰:“巢居知风,xue居知雨。卿非狐狸,则是鼷鼠。”客遂化为老狸。

    【译文】

    董仲舒闭门读书,有一个客人前来拜访。董仲舒知道,客人不是一个普通人。客人说:“天要下雨了。”董仲舒开玩笑地说:“久住巢中可以知风,久住洞xue可以知雨,你如果不是狐狸,就是鼷鼠。”话刚说完,客人就变成了一只老狐狸。

    张华智擒狐魅

    【原文】

    张华,字茂先,晋惠帝时为司空。于时燕昭王墓前,有一斑狐,积年,能为变幻,乃变作一书生,欲诣张公。过问墓前华表曰:“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华表曰:“子之妙解,无为不可。但张公智度,恐难笼络。出必遇辱,殆不得返。非但丧子千岁之质,亦当深误老表。”狐不从,乃持刺谒华。

    华见其总角风流,洁白如玉,举动容止,顾盼生姿,雅重之。于是论及文章,辨校声实,华未尝闻。比复商略三史,探颐百家,谈《老》《庄》之奥区,披《风》《雅》之绝旨,包十圣,贯三才,箴八儒,擿五礼,华无不应声屈滞①。乃叹曰:“天下岂有此少年!若非鬼魅则是狐狸。”

    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此生乃曰:“明公当尊贤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奈何憎人学问?墨子兼爱,其若是耶?”言卒,便求退。华已使人防门,不得出。既而又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