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绿林的辉煌时代 (第15/18页)
住同一间屋子,并一起被巡捕捉走过,绝对是可靠的。 至于赵声,他曾和志士吴樾共同谋炸出洋五大臣,吴樾身死,而赵声无一日不在九九藏书网等待时机,现在时机终于来了。 刘思裕听罢大喜,当即归顺,等着与郭人漳、赵声合兵一处,共同推翻清朝。 说时迟,那时快,郭人漳和赵声已经统兵冲了上来,刘思裕正要上前热烈拥抱,当头却是一排冒着硝烟的枪子。打得刘思裕身边的兄弟死伤一片,刘思裕大惊,急命兄弟抵抗,却又如何抵抗得住?但见那郭人漳与赵声配合默契,杀伐果断,顷刻间将刘思裕的四千人马击得大败而溃。 这孙文,说谎话不眨眼,差一点骗死刘思裕。 刘思裕悲愤莫名,星夜调集大队人马,竟有万人之众,人人黑衣长刀,卷土重来,是夜风寒霜冷,杀声震天,郭人漳与赵声不慌不忙,分兵拒之,及至天明,郭、赵二人抖擞精神,驱清兵大进,刘思裕一介草莽,如何是这二人之对手?只能是且战且走,狼狈而逃。 郭人漳由小路攻下米仔村。 赵声由大路攻下木兰塘。 两路并进,双向夹击。刘思裕泪流满面,退守那彭,据险而守,郭人漳、赵声督促士兵继续猛攻,将三那墟尽皆摧毁。郁闷的刘思裕死于乱军之中,其侄刘显明带残余人马,死守于那桑之狭地。 大败刘思裕,赵声缴获了刘思裕发布的告示,拿过来一看,只见题头上一行大字: 总统汉军大元帅黄! 却是怪哉!赵声惊叫了起来:这个告示好像是我们家的。 郭人漳也看到了这张告示,他拿在手上,回了营帐。 有一个熟悉的人正等待在他的营帐里。 革命党! 黄兴! 第24节模棱两可的回答 为什么孙文要欺骗老实厚道的刘思裕呢? 其实孙文并没有骗他,孙文说的都是大实话。 只不过这里边出了岔子,孙文派出与刘思裕接洽的人到位了,可是派出与郭人漳、赵声接洽的人,却未能到位。 孙文是派了一个叫陈油的人,让他去给郭人漳及赵声送信,可是这位陈油,人如其名,既滑又油,拿着孙文的亲笔信就开溜了。 所以刘思裕这边兴高采烈地准备与郭赵二人合兵,可是郭人漳赵声哪知道他发什么神经?只管驱兵大进,举重若轻地摧毁了三那墟的团民,连带着刘思裕也送了命。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孙文马上派出两员上将,赶来弥补这个纰漏。 黄兴与王和顺。 黄兴我们都晓得,这王和顺,又是何许人也? 说起那王和顺,有一首诗,单道他的好处: 回天霸业大成难, 异国秋风落月寒。 半夜高楼愁不寐, 一声胡笛夜漫漫。 此诗,便是日本黑龙会兄弟池享吉写给王和顺的——瞧这日本人,写的诗硬是比大多数中国人写得好,难怪让他总是弄不清楚自己是哪国人。 ——这首诗单道昔年黑旗军刘永福帐下有一名哨官,后弃职加入三合会,未几名声大振,朝廷出十万两雪花银要王和顺的脑袋,王和顺逃入香港。此后王和顺复返广西,几番与清军血战,直杀得清兵人人胆寒,个个心惊,听到他的名字,都吓得不敢入睡。 这就是会党英雄王和顺。 此番孙文收得此一员大将,如获至宝,一刻也不耽误地将他派往前线。 黄兴来到了郭人漳的大营,郭人漳倒屣相迎。 黄兴问郭人漳:你是否还记得当年入同盟会时的誓言? 郭人漳回答:假如是革命军堂堂正正地起事,我肯定会配合。 这实际上是个模棱两可的回答,但对于黄兴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此后就和郭人漳卧则同榻,寝则同床,牢牢地盯住了郭人漳。 而王和顺,则进入了赵声的新军大营,赵声对王和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颁发委任状一张,任命一个叫张德兴的人出任自己的“军事委员”这个张德兴,自然就是王和顺现在的化名。 王和顺在赵声的营中住了十几天后,他步行到了藏书网钦州,独自一人穿越封锁线,抵达了由刘显明死守的那桑墟:兄弟辛苦了,我是上级派来的… 刘显明这边的万人会,此时被郭人漳和赵声打得连兵带将,剩下几百人。这时候又有王和顺的旧部几百人,居然自己也找来了,大家合兵一处,直奔王和顺的老家广西,准备攻打南宁。 王和顺带革命军在前面跑,赵声紧跟在后面一步不舍,说他们是两支队伍吧,明明就是一支,说他们是一支队伍吧,明明还是两支…跑着跑着,刘显明就腻了,不想再九九藏书网跟在王和顺屁股后面瞎起哄了。 王和顺要去广西,因为那儿是他的老家,地形他熟。刘显明不乐意离开广东,是因为这边才是他的老家,他熟悉,所以两人友好地分道扬镳,以后就各干各的了。 分手之后,王和顺却也没能去得了广西,那缺德的官兵硬是不让。害得王和顺只好天天在钦州一带逛来逛去,一逛就是几个月。 王和顺在闲逛什么呢?他正在傻等孙文运武器来。 可是王和顺哪里知道,此时在东京,又因为武器的事件,同盟会中又打成了一团… 第25节借钱好去当和尚 返回东京购买武器的,是萱野长知,萱野长知回来后只找宫崎寅藏——这是黑龙会中的挺孙派,但是倒孙派的平山周、北一辉及和田三郎却天天盯着他们呢。 萱野长知和宫崎寅藏买了村田式快枪两千支,每支带弹六百发,计划运至白龙港起岸,孙文那边再派人接应。 萱野长知和宫崎寅藏之所以办事这么利索,是因为这种村田式快枪在日本已经淘汰了,过时了,基本上是给钱就卖。但比较起来,这种怪枪再落伍,比之于三合会兄弟们自己造的火铳,还算是先进的。 章炳麟第一个看不过去了,率先发难: 这种式子在日本老早不用了,用到中国去不是使同志们白白丢了性命吗?可见得孙某实在不是道理,我们要破坏他。 于是张继立即打电报给已经去了奉天,正忽悠徐世昌的宋教仁,宋教仁飞快赶回,联络同盟会本部人马,再组倒孙联盟,故意用明码打电报给香港《中国日报》,说是“械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